她一个快乐小狗,哭成这样?

发布时间:2024-09-27 01:55  浏览量:3

编辑:fifi

她们是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

因为不服输,

平日里没少互相较劲、

攀比⬇️

恨不得时时刻刻盯着对方的动态⬇️

但在另一方被眼前的难题绊住时,

不懂得表达欣赏和关心的两个人,

以激将的方式的方式刺激对方接收自己的善意⬇️

她们是互相较劲的死对头,

但看向彼此的眼神里从未有过敌意。

她们是大山里“待嫁的新娘”,

十三、四岁的年纪,

就面临着辍学、嫁人、换取彩礼补贴家用、不断生育的固定流程,

认定这就是人生的标准模板。

误以为山的外面还是山,

想象过最遥远的地方是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的距离,

给自己最好的期许是能够从山里嫁到镇里。

对十四岁就有人上门提亲、

辍学给哥哥和弟弟让渡上学机会、

母亲的难产对出生的女孩来说是背负着一条人命的谴责,

对出生的男孩却无人责怪、

父亲的酗酒家暴、

周遭重男轻女的环境下爷爷把自己当男孩养…这类现象习以为常,

她们误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常态,是本该如此。

没钱,没前途,没人关心,没有希望。

每一个出口都已经被堵死,但她们几乎从来不知道出口曾经存在过。

直到有人把种种不公在她们面前摊开,

告诉她们人生不仅仅是重复着妈妈的路:一生被困在大山里,围着暴力的丈夫、生不完的孩子、数不清的家务打转,

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面。

一语道破女孩辍学的真正受益者是谁,

女性的真实处境,

在就业上面临的歧视,

而这类不公平的现象未必有人不清楚。

她要在大山里办一所女校,

把错过的机会还给女孩们。

告诉她们:哪怕是深陷在淤泥里,女孩也应该闪闪发光。

告诉她们:没有人能规定女孩应该如何。

她怒斥无视辍学女孩在洗脚城遭遇到性骚扰的男警察:

“摸了就是摸了,那咋是碰着了。”

在男警察以为劝说辍学的女孩好好读书不要跑到洗脚城乱搅和是一种善意的劝诫时,

一针见血地指出男性上位者的伪善:“在洗脚城上班是她的自由,不是她被欺负的理由。”

真实又无力的大山困境,

隐藏在日常中的性别歧视,

只有女性察觉到的不公与微妙,

都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台词体现了出来,

呈现了一个被认为更接近于“张桂梅和她的女孩们”全貌的故事。

没有不合逻辑的改编,没有背刺观众的戏码,

尊重人物的真实经历,

捕捉到其中平凡质朴的闪光点,

让观众们自发成为了《山花烂漫时》的宣传委员。

饰演张桂梅的宋佳,在剧中的一段哭戏也被封神。

等候女高100个娃娃的高考成绩,

从最初的不安与期待,

到得知全员上岸的眼角噙泪,

再到喜极而泣的情感释放,

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的情绪。

“好有层次感的一段戏

“鸡皮疙瘩都出来了,为了这个片段要去追剧”

“姐你可是快乐小狗诶你永远可以相信宋女士的演技!”

昨天豆瓣开分9.0,实时榜单第一,目前是2024年国产剧的最高评分。

观众们由衷地佩服张桂梅本人、赞叹演员们的演技以及对剧情高度认可的同时,

还因为一些微妙的细节,关注到了《山花烂漫时》的编剧。

譬如女校招聘老师时对男老师的敏感⬇️

教会从小被当成男孩子养的女学生认识月经,无需羞耻⬇️

告诉女孩要学会接纳自己⬇️

更重要的是,看到了长久以来期待的女性关系。

女性与女性之间的竞争,没有敌视、贬低和嫉妒心作祟,

而是被一条真挚的情感纽带连接着,

彼此竞争但也彼此成就;

女性与女性之间的情谊,

可以是一个人为争取女性群体共同的权益倾家荡产,

两位好友数十年里的互相支撑,

一群人舍弃城市里优越的条件去为陌生的山区女孩们“移山”。

也可以是素不相识的女记者,

听闻女孩们被牺牲的故事后的动容,赶忙将这个故事公之于众;

陌生的豆花摊老板娘,听闻一位女士在改变大山女孩读书困境的途中遇到了财政难题,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零零散散的30块。

而后又生怕被拒绝,默默推着小推车离开。

不为女性之间的情谊刻意制造撕扯和矛盾,

不去弱化她们的自强,

忽略其中那份质朴的感情。

而是捕捉到了平凡女性天性中的悲悯与共情,知道天平不会向她们的性别倾斜,即便自己的生活偶尔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时刻,还是会为这份感同身受让步,无不为之动容。

得知《山花烂漫时》的编剧是袁子弹、丁涵、黄诗洋、李玺威四位女编剧后,

有一种意料之中的安慰。

观众们发出“只有女性才能刻画出如此丰满生动的女性人物”的感慨,相信最动人的女性故事一定是由女性亲自书写。

自发地把对女编剧们的称赞铺满了社交网络,

这份善意,也被精准传递到四位女编剧手中。

看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细节被观众看到且引起共鸣,女编剧们也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幕后的创作故事。

观众捕捉到的让女性感同身受的细节,恰恰是她们的创作初心。

拒绝雌竞、拒绝男性凝视、拒绝月经羞耻,

相信女性之间存在着最真挚朴实的感情,女性同盟自有千钧之力。

令人动容的不仅仅是女高的成功,灵魂人物们的伟岸,而是剧中的每个角色都不完美,有着平凡的一面。

张桂梅对女高、对学生的严厉和付出人尽皆知,

但同时她也会使坏,为了给女高筹钱、招老师耍小聪明玩心眼,甚至会“道德绑架”一些富商老板给女高捐款。

正是因为这些狡黠的时刻,人物形象除了严厉之外,还有着生动、可爱、温情的一面,恰恰更接近真实的张桂梅。

老师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和难以忍受女高的环境中途离场,也在情理之中,这份真实剧里剧外都得到了理解。

而为了赚钱辍学去洗脚城打工的谷雨、因为父亲患病犹豫要不要继续念书的蔡桂芝,

即使读了免费女高,还是会因为生活的困顿犹豫挣扎,在认清内心真正的需求选择重返校园,在一片潮湿中努力扎根,反而突显了她们如同野草般的生命力。

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彼此帮扶,懵懂但质朴的时刻,都在剧里体现了出来。

因为太难得,一些情谊和感受又过于精准,用一个个小人物撑起这庞大的叙事,让观众忍不住高呼:国产剧不能没有女性编剧。

让人如此感同身受,来源于大多数作品在这一方面长久以来的欠缺,很难看到其中真正的女性表达。

更不用说还存在着剥夺原本属于女性角色的人物弧光和成就的现象,

忽略她们自身的经历与感受、

无视周遭的环境会带来何种困境、

所有动机离不开一个情字的俗套情节。

感受不到其中的微妙和真实的处境,作品反而会失真。

不去体察真正的女性经历、女性困境,局限的创作视角往往偏离了女性本身。

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

要么是手起刀落无情无义的大女主,

要么是在虐女镜头下诞生的悲情人物,

只能靠耸人听闻的情节来挑起情绪推动剧情,

却无法发现女性本身的复杂性。

一部剧的成功,当然不仅仅是编剧的功劳,也离不开导演、演员、幕后工作人员们的共同努力。

但近几年观众越发意识到剧本才是一剧之本,牵动着剧集的方方面面,

也越发重视作品中的女性表达,对披着羊皮的女性视角嗤之以鼻。

今年的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和近期上映的影片《出走的决心》,讲述的都不是如何“伟大”的女性,被吸引的点恰恰是她们的“平凡”。

平凡到小卖部可以是一个人的江湖;

一块不曾被买回来的洗衣板就让人知道会是何种崩坏;

人生的盼头可以是朴素的学车、买车、驾车,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没有太多振臂高呼空喊口号的时刻,

也无需在关键时刻开金手指,

更无需性缘先行。

轻盈地道出人生每一次出乎意料的转折,但你知道其中流淌过何种阵痛。

也许最后仍是小人物的叙事,没有太多风光的时刻。

但只要迈出“被看见”的这一步,这份力量就得以传递。

这或许也是这两部作品的女导演、女编剧想要表达的。

脱口秀女演员echo,在最新一期节目里讲述了关于她二姐出走的故事。

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承受了过多辱骂与拳脚的二姐,在14岁的年纪选择离家出走,无奈又决绝地离开。

年龄小、学历低、没有家人作为支撑,步入社会无疑是地狱开局。

echo很想听从其他脱口秀演员的建议,开金手指为二姐的经历和结局增色,背负着泣血的希望离去的人,仿佛要衣锦还乡才能对得起曾经的磨难。

但echo没有,她如实交代了二姐的情况,拥有宏大叙事的不是二姐,在平庸中反复与原生家庭对抗的才是。

结局没有风光满面,没有跌宕起伏,甚至表演结束后没有获得太多掌声。

只是被认为过于沉重而笑不出来的脱口秀表演,是二姐真实的人生,是所有出走的女性中的一个注脚。

被看见、被传递,从中积聚力量,是echo和节目编剧之一鸟鸟,明知这段表演会得到何种评价,也要坚持输出的鼓励对方表达的理由。

相信女孩和女孩之间互相帮扶,又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能够为进入新的人生阶段注入力量和勇气。

未必所有女编剧和女性创作者都能拥有统一的视角,但她们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体察到其中的微妙,让女角色回归到女性本身,以真实的女性视角去创作女性视角的故事。

平凡的、普通的、没有特权的,

也能走到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一句

好莱坞报道曾制作过一期女演员圆桌会谈,

女演员们聊到自己曾经接触过的剧本时,

对大多数剧本中女性角色塑造方式的鄙夷达成了共鸣———对演绎“broken beauty”的抗拒。

难以忍受女性角色的全部动机仅仅来源于自己曾经的情感创伤,聚焦于强奸这一个创作理念。

她们不甘于此,努力让女性来掌舵。

herstory,当然需要更多的女性创作者来书写。

※ 最近公众号又又改版啦,橘子君发布的文章可能会被淹没在推送页面的大海里…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