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了,都要回农村吗?
发布时间:2024-10-15 00:16 浏览量:2
偶然听妈妈提起,以后老了就和爸爸回农村住着。有些感慨,终其一生,最后又回到了原来出生的地方。
我在农村出生,父母也都是农村人。以前的时候,父母还在家里种地,从我开始上学,妈妈就外出打工了。
如果不上学,我会不会也在村里待着,嫁给村附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离开农村,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村里人。
可能妈妈不希望我重走她的路,上到初中就没钱读书了,又或者是时代的步伐走得太快了,当村里人的孩子都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我的父母也不甘于人后,也想方设法想让我上学。
人总是被时代裹胁着,大家都是如此,那我也这样,总是没错的。
教育好像是个无底洞,一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二十多年,对于农村人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但我的父母还是支持着我读书,其实读完大学就应该出去找工作了,我问过妈妈,还要不要读研,我妈只是说,考上了就去读。
读书的这些年,父母都没有攒到什么钱,后来结婚还帮忙出了首付。可能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儿,所以父母才没有亏待过我,总是给我他们力所能及里最好的。
父母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没有什么回报。
所以,我时常感觉读书无用,可能是因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吧。
我的工作最近才在小县城稳定下来。这些年来,从刚开始参加工作,到后来结婚生娃,都没有存下什么钱。
妈妈在无偿帮我带小孩,在没有退休金的情况下。我总想给妈妈点钱,虽然不多,但妈妈只收下平时买菜的钱,多出来的钱怎么劝也不收。
她只是依赖着爸爸,觉得爸爸还在挣钱。但其实爸爸的生意也不好做,也没挣到什么钱,可能现在线下的生意都越来越不好做了。
妈妈只是不想让我有压力,因为我们的小家也过得很艰难,既有房贷又要养娃,都是不小的开支。
只能说,熬着熬着就过去了吧。只要活着,家人不生病,其他的就无所谓了。
每个人的生活不都是这么过下去的吗?或许有的人过得好些,但终究不是自己的生活。
我记得大学老师说,等到了五六十岁,只要努力,就会发现该有的都会有,年轻的时候不用那么焦虑。
以前,我也想过把父母接到大城市住,但后来发现,我自己都没有能力留在大城市。
大城市的竞争太激烈了,外地人想留下来还是挺难的。并且现在大环境也不好,我自己也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
除了经济原因,还有别的原因。
以前经常和队友吵架,吵着吵着父母就知道了,后来,父母也不愿意跟着我们住,甚至我爸爸都不愿意来我们家。
有时候父母来我们家了,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觉得很无聊。
大概这就是代沟。在他们那一代,都是在农村长大的,习惯了农村的环境,没事就要去地里、山上转一下,还可以去河边捕鱼。而在城里待着,什么都干不了,只能玩手机、发呆。
就像鱼儿本该在水里,而不得不放在陆地上。
尽管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城市待着,但好像还是习惯不了。在城市里,一定要找份事做才安心。
后来,我就不再想把父母接到身边住了,除非他们没办法照顾自己的时候。
以前,父母也想过在县城买房子。那时候大家都在买,并且亲戚很多都在县城买了房子。
听妈妈说,他们其实也去看了的,但是没定下来。当时一个亲戚想卖房子,妈妈想买,爸爸又觉得不想欠人人情,就搁置了。
再后来,他们也想过在武汉付个首付。那个时候,房价还是比较便宜的,后面才涨得很快,虽然现在又降下来了。但一想到以后的房贷压力,也没有决定下来。
其实妈妈说过,爸爸是因为我才没有买房,考虑到以后我可能要买房,得留一点钱给我。
顾得了我,就顾不了他们自己。大概这就是我的父母吧,做决定之前总是先考虑到我。
后来,在村里集体建房的时候,父母就在原来的地基上重新建了房。
有时候,我也会感慨。
人这一辈子从哪里来,都要回哪里去吗?会不会有不甘心。
可能最开始都是不甘心的,但随着时间流逝,也就不得不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