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至高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发布时间:2024-10-29 17:35 浏览量:1
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只有读懂孩子的心理密码,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孩子的心理会随着成长而变化,但无论如何请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成人的关心和爱,让孩子知道面临挑战时你会在他身边。我们梳理了孩子各个时期会呈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帮助家长们更好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一时难以适应;
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
特别信任老师,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方法
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愉快地学习。
家长可以从时间安排、自主管理、激发兴趣等方面入手,恰当使用鼓励的话语,引导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二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由可塑性强向逐渐定型过渡。他们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多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学习上,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小学三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的方向发展。
但他们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
还会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沟通方法
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的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重要时刻,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他们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难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学习的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逐渐开始出现,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
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他们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
小学五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
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
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
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沟通方法
多鼓励孩子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学习中,如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观察问题,孩子没有对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准确理解其中内涵。带孩子多接触自然、社会,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迎接更复杂的挑战,都将拥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
孩子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家长、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厌烦。
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增强,注意力集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
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灰心。
沟通方法
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还需关注孩子的心理、情绪。
逐步为升学做准备,对心仪的学校提前多做了解。
初中一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
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是逐渐过渡的,初一阶段的孩子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
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
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不愿让大人管,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新鲜感和紧张感的统一: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和新学科感到新鲜。
但不久后,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不同,使其感到紧张。
年级特点
从小学进入到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面临着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对于“新”的适应速度将会对初一阶段的孩子来说产生很大的影响,新年级的初一新生,对一切既陌生又好奇,心态比较放松。
科目增多了,知识难度也比小学有了较大提高,已经不能再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一定要及时调整,学习时间分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沟通方法
关注适应性——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教学的方法、生活的节奏都需要适应,适应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初一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成绩,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尽快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生活。
新的习惯养成——初一是打基础的年级,不仅要打好知识的基础,更要打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重视“养成教育”——孩子尽快养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重视基础知识——课程难度是渐进的,通常刚开始的时候,孩子都会觉得比较简单,初一不要追求“难度”和“进度”,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剖析和应用,只有基础牢固,才有可能在整个中学阶段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这个阶段,还要注意心理辅导、自我意识的教育,情绪辅导和青春期教育。注意不要放任不管不问,也不要严管却不解决问题。
初中二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此阶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
部分家长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很容易致使孩子产生青春期烦恼。
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
于是,有的孩子会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就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
孩子的独立性有较大的发展,自尊心增强。
沟通方法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需要正确引导。
孩子进入到了青春期,比较逆反,和家长的交流逐渐变少,对一味地说教非常抵制。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导和正确观念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轨道上发展。
不仅初二,连同高二也是一样,都处于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一般重点校都会把初三或高三的知识加到初二和高二下学期进行。初二和高二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都很大,孩子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科内容加大加深,孩子此阶段学习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层,需引起高度重视并提前做准备,鼓励孩子提前预习,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初二要树立提前中考的概念,因为初三系统复习的时间很有限,并且复习压力很大,所以在初二年级应强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需协调好时间,辅导和增加薄弱学科补习频次。
初中三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独立性获得较大发展,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喜欢同老师平等讨论问题,喜欢自己独立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初三孩子的“成人感”更加明显,自尊心大大增强,他们比初 一、初二的孩子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尊重与理解。
学习成绩相对稳定,初三孩子心理发展迅速,开始趋向定型。
观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思维活动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学习兴趣基本稳定,学习成绩亦开始相对稳定。
沟通方法
家长需充分利用此阶段孩子的特点,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中考做准备,与孩子一起了解当下学习情况和状态,设定目标,协商方法。
初三关键词“中考” ,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中考是对孩子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初三既有新课的学习,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孩子经常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手忙脚乱、效果欠佳。这时,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不放弃、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三最重要的事
学好化学——初三新增化学学科,化学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一册书,不管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如何,化学启蒙得好的话,很容易学得很好。新课程学好了,孩子的自信心就提高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起到一个积极促进的作用。
反之,如果一开始不着急、不重视,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花双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去补,大大降低了复习效率,影响总体成绩。
紧追不舍——初三为中考复习留出更多的时间,学校老师会赶进度,课程讲得比较快,稍有懈怠就会比较吃力,很多孩子出现“旧账还没补上,又欠了新账”的情况,整体忙于应付,无法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到了下学期综合复习的时候,就会是一锅粥。所以,一定要紧追不舍、及时复习,化解疑难问题。
查缺补漏——初中的课程已经学完了2/3,自己要有计划地开始针对自己的弱科和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堆积到中考前夕。
利用开学初还不是最紧张的阶段,要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识点在脑海中过一遍,把以前没有掌握的挑选出来,查缺补漏,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压力调节——随着中考的临近,孩子和家长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压力不全是坏事,但是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也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能够观察到孩子的变化和不安,可以请这方面专业的人给孩子帮助。
初三和高三考前冲刺期,整体知识框架的综合性梳理和灵活运用,同时提高应试能力,集中力量抓紧一切时间查漏补缺,扬长避短。
高中一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
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沟通方法
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很多孩子都是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结果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孩子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
这时,家长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实症结就在于孩子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
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在高中阶段孩子有问题不能拖,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完全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高中各科学习都是知识的延伸,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
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应该趁月考之后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有效解决。
高一关键词——“难”,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
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
重视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抓住高一,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占据领先位置,对孩子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关系,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从高一抓起基础。
提前动手,从容应对——刚刚经历了中考,很多孩子沉浸在紧张后的轻松里,但是学习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稍一放松,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抓住高一伊始,让自己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
发现漏洞,及时弥补——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漏洞不补,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并且积累得太多,会觉得无从下手,只好放弃,给高考造成很大的损失。
成绩波动,正确看待——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
因为成绩的暂时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是得不偿失的。
高中二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此阶段由于很多孩子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
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孩子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孩子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
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偏科现象严重
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年级特点
高二关键词——“分化”,高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级,一方面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三还没有来临,所以心理上比较轻松;
同时,高二还要面对多个科目的会考,会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
另外,很多家长理解上有误区:高二先轻松一下,要不高三就没有轻松的时候了。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结果就是高二轻松了,到高三也紧张不起来。
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严重的分化,一些孩子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
学习方面
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导致不同心理状态。
高一一年下来,孩子们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
对一部分孩子来说,他们的积极心理得到一步步发展,如兴趣上升为乐趣,好奇转化为求知欲和探索欲,充满自信,学习已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能够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另一部分孩子在一年学习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态已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学习成绩进一步下跌,自信心进一步被冲击,造成恶性循环。
人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前进的,学习成败归因心理,影响着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行为。
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更多地寄希望于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过程,如学习态度的端正、方法的改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时间利用率的提高、学习毅力的增强等,而不是客观条件的改变,如学习环境的改善,老师的教学水平等。
家长可帮助孩子抓住学习活动中的矛盾主要方面,重视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则会使孩子更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调整行为模式。
对高考的期待与恐惧。高二,要说离高考很远吗?不是,高三的一毕业就到自己了!很近?也不是,还有高三的没毕业呢!这时很多孩子就出一种期待和恐惧的心理现象。
他们具体表现在上课和学习的时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易受干扰、经常幻想将来等,常感到很紧张。有的孩子恨不得现在就高考,不用再这样担惊受怕,这种期待容易出现焦虑心理。
他们的过分紧张影响着学习状态,恶性循环下去,又导致了各种负面的心理行为出现。
对集体适应性增强,“恋爱”现象剧增,择友有较高原则性。恋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性心理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营养也不断提高,身体发育加快。另一方面,高二的孩子熟悉环境、老师和同学,又还不用高考,他们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多,需要理解和关心。
很多时候,家庭、学校、教师对孩子的成绩过于关心,对孩子的心理需要关注较少,他们只能从外界获得关爱。
他们想恋爱,但是“大人们”不同意他们有这样的行为,所以很多已经恋爱和准备恋爱的孩子感到压力。
这种由于在成长中出现的性机能成熟和性心理觉醒,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高二的孩子在选择朋友时的盲目性逐渐减少,不再为了需求归属感而刻意交朋友。
他们更愿意与那些和自己性格相近,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深层次的友谊,分享心中的秘密,友谊的建立逐渐由泛化向固定化、深层次发展。
高二最重要的事
均衡发展——高考可录取依据是总成绩,只要没有严重偏科,即便谁各科都成绩平平,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如果在高三冲刺中,还能够部分学科有所突破,就会考得非常理想,帮助孩子做好均衡发展规划是取得高考好成绩的基础。
提前备考——高考考的是整个高中三年的知识,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识。
不要认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实每个阶段都是在备考,都是在为高考打基础,高二尤其如此。
强化基础——高一的很多知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要用到的基础知识,如果发现高一的部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千万不能等到高三复习的时候再去解决,要尽快补上,使自己高二高三的学习更加顺畅。
高中三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此阶段孩子的社会意识已经接近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现实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随着备考时间的减少,在思想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出现信心型、迷茫型、放弃型三种形式的分化。
信心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学习能力强,各科平衡发展,历次考试成绩稳定,对高考充满信心。
迷茫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渴望考入理想大学,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成绩经常被动,从而导致思想不稳。当成绩不进步或下降时,比较消极。考试进步时,又充满斗志,自感考大学有难度,对前途感到迷茫。
放弃型的孩子:基础太差,或者经过努力,但成绩没有进步;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思想进入“考大学没指望”的误区,以致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最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
沟通方法
通过与老师和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当下情况。
家长在调整自己心态的同时,多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切勿因自己的焦虑影响到孩子。
给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重视孩子的营养健康。
最后,家长们要有感知孩子情绪变化的能力,如果遇到困难,应及时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出现以下感受或状况,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持续的睡眠质量差。
较长时间感觉惊恐不安,失去安全感。
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感觉无助、感觉空虚、情绪持续低落。
感觉自己变得迟钝及麻木。
不想和他人交流,变得内向,感觉非常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