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踹伤3岁男孩, 只因他不肯好好学习:鸡娃的隐患即将爆发…
发布时间:2024-11-19 10:32 浏览量:2
有人说,中国孩子正在进行一场“劣币驱逐”,鸡娃的隐患将在十年后爆发。功利主义的教育,正在制造大批量焦虑的家长,空心病的孩子,还有爆满的精神科。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
近期,社会学家项飙的一段采访,在我的朋友圈刷屏了。
他说:“学校和教育系统不是在供给知识,而是好像在吸收一个什么东西。我想这个就是生命力。学生来学校提供生命力的消耗,去生产分数、生产成绩。”(来源:《教育系统正批量生产炮灰》,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
许多学生说,他们被无力感淹没、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感受到生命的枯萎……对学校来说,抓人比教人更重要。整个教育体系主要就是一个把人分等的机械,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培育过程。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功利化教育横行,
困在牢笼里的孩子
提出“空心病”一词的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徐凯文医生,曾发出过一个灵魂拷问——
“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你知道吗?我做心理咨询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同学这样的价值观扭回来,你周围的同学是你的敌人吗,他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啊!我们的课堂怎么会这样?为了好的成绩,可以不惜生命,这是在不断暗示孩子自杀啊!”
作为精神科的主治医生,近些年他见过数以万计的年轻病患,让他惊讶的是,当整个国家自杀率在大幅度下降时,中小学的自杀率却在上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
中国青年是抑郁症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
这一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严峻境地。
所以,徐凯文医生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演讲中无不痛心地抨击——
“学校的任务是困住这些孩子,逼着他们考上大学,然后成为我的病人。”
为什么现在心理咨询的需求成倍地增长,危机干预发生频率也是迅速地增长?
因为孩子走出学校之前他们就已经绝望了!
一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就吹响了鸡娃的号角。
耳朵尚未发育完善,耳边就开始旋绕莫扎特的音乐,视力尚且模糊,黑白卡就开始上阵,手脚还没灵活运用,各种绘本已经登场,牙牙学语还没能吐字清晰,唐诗宋词、英语启蒙的音频就已经开始磨耳朵,刚学会掰手指,加减乘除的学习就排入日程表。
更别提上学后,白天学习,放学上培训班,晚上写作业,周末兴趣班,996,007都不足以形容这一代孩子堪比牛马的生活。
童年看似衣食无忧,身在福中不知福,实则困在一方书桌下,内心空荡荡如也。
“你只管好好读书,其他的都不用管。”是这一代孩子从小听到大的话。除了学习,他们的人生似乎再无他物。
正如《小舍得》里被妈妈从小鸡到大的学霸颜子悠,怒气回怼的那句话——
“考上重点初中,还要考重点高中,然后还有重点大学,这样的人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人生拼完一场还有一场,为了所谓的“读好书,考好大学”,只能不停地过五关斩六将,为了学习,可以牺牲掉运动、牺牲社交、牺牲睡眠、牺牲健康,甚至牺牲掉人情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指出——
“我们常说‘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但实际上很多家长的做法却与之背道而驰。在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下,家长们却把天赋优势曲解成了适者生存的工具,好像只有和学习相关的才能算作天赋,其他一概不算。”
“一切为了学习”,已经成了引领这代孩子成长的唯一关键词。
可是,背负了家人太多的期盼,背负了对未来无尽的焦虑,在反复的挫败感、焦虑感、无力感的蹂躏下,扛不住的孩子要么如同泄了气的气球,摆出消极、逆反、破罐子破摔的摆烂姿态,躺平、厌学、对抗,要么咬紧牙关死撑、内耗,发展到抑郁、走极端的方式。
北京安定医院梁月竹医生说:自己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中,最小只有6岁,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
6岁本应该是初升的太阳,对人生饱含热情和期待,但这个孩子却觉得:“活着没意思,别给爸爸妈妈带去麻烦了。”
“没意思”、“没用的”、“没意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嘴里蹦出来的话越来越丧,心理门诊里看病的孩子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
作为一个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医生,徐凯文医生不断发出呼吁:
“救救孩子!别让他们带着严重的问题进入高校,被掐着脖子的教育摧残了创造力。”
可是,太多困在牢笼里的孩子,还没等长大,就先拒绝期待明日的曙光了。
生病的是孩子,
该看病的是家长
《儿科医生》的纪录片里,有一集记录过一个泌尿科的病人。
3岁多的小孩,阴茎裂伤、包皮系带撕裂,情况紧急。而造成伤害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他妈妈的一脚“猛踹”。
最初,医生以为是误伤,谁知道家长却大言不惭地表示这是“有意为之”:“我直接踹的,我就是这个打算。”
让人大跌眼镜的暴力行为背后,原因更是骇人听闻——
因为儿子不愿意好好学习!
而妈妈口中的学习,是指让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每天在5个课外班中连轴转。早教、英语、美术、平衡班、钢琴,因为孩子不配合,就换来了妈妈的拳打脚踢。
对此,妈妈甚至振振有词:“我今天就是想治他一下!”
即便是在医院里见多了人间百态的医生,在此刻都忍不住质疑这位“丧心病狂”的妈妈——“你是不是亲妈妈?”
当代心理诊所最矛盾的现象是:父母忙着鸡娃,孩子忙着抑郁。
孩子生病,家长火急火燎带去看病,但看病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病情,而是“明天能上学吗?”
孩子已经游走在身心崩溃的边沿,但父母为了优异的成绩、好看的简历、各类竞赛的奖项,不惜牺牲孩子的睡眠、娱乐、身体健康、性格培养……
父母嘴上说着“一切为了孩子”,倒不如说“一切为了成绩”。
可是,当评判人生成败的标准只剩下学习,孩子的心中就只剩下“死不了就只能继续学”的绝望。
难怪急诊科的徐医生忍不住在微博上吐槽——“孩子心理有问题,大人一定要去看精神科。”
正如《儿科医生》这一集的结尾所说——也许该补课的,不是孩子。
焦虑的家长,
空心的孩子
《十三邀》最近一期广为传播的对谈视频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直言——评价标准单一,是教育越来越卷的首要原因。
因为这个时代对优绩主义的盲目吹捧,“使社会褒奖了很多只有单一特点的人”。
升学式教育,让“唯分数论”,以好大学来论成败,变成了评判人生价值的片面评价体系。而深陷其中的学生们,就像待价而沽的商品,价值被单一化,个体的意志不复存在,唯有在社会共识的价值上(分数、学历、工作)形成差异了。
为了确认自己正将身边的竞争者甩在身后,只能使尽卷,盲目卷。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吃饭时间只有 5 分钟。他们过度地自我监控、自我算计,不敢休息。”
为了卷赢别人,这带孩子已经无暇关注其他。
有人说,中国人太心急了,急着长大,急着出成绩。
如今,孩子的学业成绩已经直接捆绑着一个家庭的成败。父母心里也苦,在这个“分数为王”的时代,内卷无可避免。当众人都咬紧牙关向前冲时,谁敢停下来慢悠悠地欣赏路边鸟语花香?
功利的时代,大家都只能被裹挟着往前走。
所以鸡娃路上,家长不遗余力地狂奔。被“别人家的孩子”鞭策着不敢松懈,眼看一山还有一山高,像极了背后有着追赶猎物的猎豹,只能像拧紧发条的时钟,不断向前,一刻不停。
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仅仅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
林小英教授的那句——“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
“如果有个镜头把高一到高三的生活,浓缩在一个小时里面,就能看到(孩子的)生命力是怎么慢慢萎缩的。”
太过单一化的教育体系,过分追求成绩和升学结果,不仅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还造成了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味追求学业成就的功利心,使得家长和老师都忽视了孩子的其他成长需求。忘记了我们培养的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模糊了个性的产品。
张朝阳在《星空下的对话》节目中,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成长很慢,一生浪费太多时间。”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无数人的心,因为很多人的“一生”从未为自己而活。
不敢折腾的中国人,从小习惯“按部就班”,读书、考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人,按照既定程序,一生都走在父母安排好的路线,追寻单一的“标准答案”,最后到年纪很大,依然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最想要干什么,只能“迷迷糊糊”地过完一生。
十年苦读不一定能换来笑逐颜开,似锦前程。也可能花还没开先枯萎了,曙光还没出现就先坠入深渊了。
《没有起跑线?》的纪录片里,有段话特别有道理——
“不是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适合一开始就用尽全力去跑。就像每只马的特性都不一样。
有些马的特性是在开始时领头,但是有些马留在后边发力,开始时守在后面,去到直路才冲出来。
如果孩子的特性是留后,在一开始就催迫他去跑,很可能跑到一半就溃败,随时死在跑道上。
赢在起跑线的那一刻,未必赢在终点线。”
挣脱开功利主义的牢笼,父母应该认识道:鸡娃只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但学习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