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或许也有着伤痛

发布时间:2024-11-19 20:26  浏览量:2

学生时代,小A非常优秀,且考入了名牌大学。从小Ta在城区上学,平常是奶奶带,妈妈一般周末回来。还在二年级时,小A就相当关心妈妈,觉得妈妈上班辛苦,在家也很少看电视,作业完成得漂漂亮亮。一句话,小A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光学习特别好,还相当体贴妈妈。

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小A突然之间发生了改变,吃饭时不与父母同桌,也很少说话。小A由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妈妈心中永远的痛。

对于小A的“优秀”,我不赞成父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羡慕,我认为二年级的孩子如此关心妈妈,不符合这个年龄的认知发展,但是我不清楚怎么回事。听了谈老师的课程,我重新审视对孩子的教育,找到了小A的症结所在。

小A是个空核人,Ta披着华美的衣服,里面却空空如也。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内在自我核,Ta的内在自我核是在与他人的交互中形成的。内在自我核的发展往往发生在,当他人尤其是父母对其进行评价时,Ta有没有感受到Ta的感受且可以适当地表达出来。

当父母所有的安排都是贴心的,即那些安排不是指令式,基本上是建议式,比如假期一个人在家多无聊,不如报一个羽毛球班,孩子听了父母的话,发现父母是对的,Ta会忘记或者说忽略自己当初的感受。很可能父母提出建议的一剎那间,孩子不同意父母的安排,可是服从父母安排后,发现父母是对的。

既然父母对我很贴心,好到他们说的都对,好到我不用去想,听他们的就是了。好到了,我直接用父母的感受代替了自己的感受。

好到了,我主动被父母pua,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就心甘情愿地卷自己。

但是,我的感受呢?

意义感属于自我意识的领域,我连自己的感受都不知道,我的自我意识在哪里?

我的人生意义在哪里?

我只有一件华美的衣服,也许是别人开心,我才开心。

可是,华美的衣服终归有破旧的时刻。

标签: 羽毛球 pua 华美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