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隐婚二胎,46岁天后突然“心酸”退圈?细节曝光妈妈们秒懂了
发布时间:2024-09-03 16:04 浏览量:18
#头条文玩茶酒季#好久没露面的孙燕姿,最近因为一段视频上了热搜。
起因是,粉丝一直在等她的演唱会,生怕她隐身太久直接退圈……
谁知天后本人,直接视频回应:再等等吧,最近实在没空,因为孩子在准备小升初的考试
作为二胎妈妈(老大 12 岁,老二 6 岁了),她还很无奈地说:当妈妈好难哦,感觉是妈妈在考试,父母的心酸大家会懂的。
网友:怎么连女明星都要这么努力陪读?
再一看定位,新加坡,大家瞬间就懂了。
这个被认为「盛产精英」的国家,教育成就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备受瞩目,成为留学热门地——
拥有 2所世界排名前 30 的顶级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在全球首次对 15岁学生创造力思维测评中,新加坡学生平均分遥遥领先,排名第 1 。
(新加坡华裔周受资,就曾火遍鸡娃圈)
但抽丝剥茧之下,又有很多和中国相似的教育困境——
父母们卷不动,又躺不平;官方数据显示,新加坡约 16% 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或焦虑症状,小学 6 年级学生近视率更是高达 65% 。
这个华裔占比约 75% 的国家,到底怎样定义精英、培养精英?
恰逢周轶君《他乡的童年 2 》播出,第一集讲的就是新加坡。
开学前,咱就一起来看看:无论你是对教育保持慎思开放、还是对新加坡留学有所观望,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从 5 岁补到 18 岁
我们常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但在新加坡,这句话行不通。
他们把分水岭提前到了小学,若在此基础上再谈起跑线,那还要再往前推一推。
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你可以看到:
书店里放满了补习书,细分到各个年级段,甚至包括幼儿园。
年仅 5 岁的孩子,在补习班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程。
他不是个例,有些孩子从 5 岁开始补课,一直补到 18 岁。
每天下午 2 点放学的小学生,没有时间放松,起码有 3 个以上的补习班在等待他们光临。
这些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笨鸟先飞”,很大程度是因为新加坡主张的“ Meritocracy ”,翻译成中文就是“精英主义”。
是想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精英吗?
主持人周轶君对此也抱有疑惑,特地去采访了南洋理工大学的陈英泰教授,他表示:
“ Meritocracy ”在新加坡是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中,机会和奖励的分配,都以“才能”为基础。”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唯才是用”。
如何证明自己有才能,考试是一个相对公平,且高效的方法。
在新加坡,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人才筛选”。
这一点,在新加坡的升学制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从小学 3 年级就开始分流,招募智力出众的孩子去天才班。
紧接着,6 年级的离校考(简称 PSLE)是极为关键的一步,意味着孩子以后将以哪种方式进入大学、会做什么工作。
现在大家能理解,为什么孙燕姿为了孩子考试焦虑,甚至需要停掉工作,全身心投入辅导了吧?
冠侨,就是“精英主义”下,典型的新加坡小学生。
目前就读于精英学校之一的南洋小学,6 年级的他,马上要参加“一考定终身”的小六会考。
但竞争往往在考试之前,就开始了。
父母是移民到新加坡的华人,为了让他上精英小学,费劲时间和心力抽签选学区房。
抽中的那一刻,比中了彩票还开心!
家里放满了他平时参加竞赛的奖状、奖杯,但这对即将参加小六考试的他来说,帮不上忙。
他还是需要补习,需要补课老师“紧急”对他进行应式教育。
比如说,结构化的作文模版,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能通过考试。
“怕输”,刻在 DNA 里
为什么新加坡人要这么拼命地读书?
因为怕输。
“怕输”是刻在新加坡人 DNA 里的。
这要从它的历史说起,1965 年新加坡被赶出马来西亚联邦,被迫独立成国。
从那时开始,生存的危机感就笼罩着这个国家。
因为国土面积小、极度缺乏自然资源,所以他们只能投资于人,抓住人才等于抓住最大的财富。
即使今天它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但“怕输”的文化氛围随处可见,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孩子。
它有时候是小学礼堂的标语:
新加坡是我们的家,没有人欠新加坡一个生存。
我们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廉政。
这一句句在孩子心里敲响了警钟,警醒自己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有时候是热销的《怕输先生》。
这部创作于 90 年代的漫画,直到现在都很受欢迎,因为怕输先生身上有着大部分人“努力”的影子。
有时候还会变成藤条。
“落后就要挨打”,他们认为与其孩子长大了遭受社会的“毒打”,不如先自己鞭策他们。
而从人变成人才,读书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理所应当地觉得:只有读好书,才能不怕输。
这样的教育理念,一代一代地传承到今天。
躲在另一面背后的包容
现在非常流行做“ MBTI ”测试,如果国家也有,那新加坡绝对是顶级“ J ”人。
就像主持人周轶君说的那样:
“这个国家所有的成功和舒适,都是通过一种精密的计划、严格的执行来完成的。”
孩子的教育上更是如此,从出生前就已经开始规划了。
先是父母,选一个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学区房,再为孩子挑选一个合适的学校。
到了学校,处处可见的行为规范标语、注重讲课效率的老师,甚至在饭后的食堂,也有老师进行教导。
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循规蹈矩的学习氛围像在军训,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新加坡留学过的薛珏也说,她的新加坡同学优等生很多,但是好玩的人很少,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正如硬币都有正反面,在激烈竞争、高度固化的背后,也有很多开放的包容。
那就是新加坡教育的另一面——
教育局会给小学生拨款,让他们通过旅行去了解世界、开拓视野;食堂会准备非油炸的健康食物,就连汽水也要进行糖度选择,注重孩子的饮食健康;设立牙科诊所免费帮小学生看牙,教他们如何照顾自己的牙齿。还有全纳幼儿园。
全纳,就是全部接纳。在全纳幼儿园里,特殊的孩子与健康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虽然教给他们的东西会简单一些,但感受到的学习氛围是一样的。
特殊孩子的需求也能被考虑到:能够容纳轮椅的骑车、有纹理的地板,以及为了语言不同的孩子,所有人都学了手语。
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幼儿园,但老师们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好像看到了未来社会更加包容的希望。
在这个“成绩好,就代表人生成功”的教育体系下,能有这么一块柔软的角落,包容所有人、接纳所有人,身边很多妈妈看完都落泪了。
而充斥着整部纪录片的核心疑问,其实在于: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呢?
教授学者们自有答案——
“光有书本上的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你必须真正学会如何互动、如何应用。”
“我们把'成功'的定义得太狭小了,高薪工作并不代表成功。”
“精英主义非常注重个人成就,认为成功全靠自己,但事实并非如此,生命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他人的帮助。”
虽然长期处于“怕输”的社会文化下,但他们也看到了其中的弊端:社会需要精英,但不用处处都是精英。
教育的初衷是让人变得越好越好,但并不是让所有人达成同等标准的好。
孩子就像苗圃里的花一样,一刀切地裁剪、沃肥,美得统一却没有灵魂;留足空间自由生长,才能有百花齐放的美好。
那么你们觉得呢,“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到底什么是成功?你对孩子的教育有哪些规划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