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重回职场的妈妈们

发布时间:2024-09-17 05:00  浏览量:16

电视剧《凡人歌》里,做了五年的全职妈妈沈琳,决定重返职场。

当初,沈琳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每天操持家务、辅导女儿作业、准备饭菜等待丈夫那伟回家。

但她并不想一直待在家里,陆续投过上千份简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份可以兼顾家庭的工作。

在生了二胎一年后,她投出去的简历仍旧没有音信,丈夫的公司却出了问题。

无奈之下,她接受了以前的下属提供的人力专员岗位,工资是税后六千。

要知道,她之前担任人力资源总监时,工资已是税后两万,可如今,却直接打了三折。

可惜的是,这份工作她并没做多久,就被辞退了。

第二份工作,是老同学介绍,让她在自己的公司做行政。

但在工作过程中,遭到他人嘲笑,还不小心得罪了女上司。

最后,她只能选择主动辞职。

为了生活,沈琳决定放下身段去做月嫂。

然而第一个客户,竟然是曾经和她有过矛盾的前同事。

工作期间,她不仅要面对同事的婆媳矛盾,还要忍受同事丈夫的咸猪手。

终于,她忍无可忍,设法录下了与同事丈夫的对话,然后拿着录音找同事,要求结清一个月的工资,然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经历了这三次重返职场的经历,沈琳深切地体会到了职场妈妈回归职场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生活中,全职妈妈里,有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重新上路。

有的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渴望回归职场。

但是,被称为“工断女”(因生育等原因中断工作的女性)的她们,当再次面对职场时,却发现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被家庭所困,又被职场为难

对于全职妈妈来说,过去有多辉煌,重返职场后的落差就有多大。

她们在家的时间越长,回归职场面临的困境越多。

四年前,一位朋友怀孕后,辞去了律所的工作。

当时她觉得自己硕士学历,有工作经验、年龄也不大、老公家境殷实,就算生了孩子也不用担心生计的问题。

即便想重返职场,也不是问题。

生了老大以后,她的确没有感觉到有多大的影响。

但是有了二胎以后,她发现才几年的工夫,自己在职场就不吃香了。

她接连投了许多份简历,却连一个面试机会都没有,于是只能将预期一降再降,从律师到前台、接线员,再到书店分拣员……

最后,她在煎熬中等来了第一份工作,只是还没入职,就被迫以不友好的方式离职。

接下来的面试也不乐观,用人单位大多嫌她年纪大,不能随时加班。

更不幸的是她接连遭遇了两次骗局,工资也没拿到。

现在,她放宽要求到离家10公里,单休、加班的工作,也可以接受。

但想去试试时,又被老公“三连”追问吓退:

“为了那么一点钱值得吗?”

“谁来接送孩子?”

“加班怎么办?”

不得不承认,社会中确实存在对女性的职场歧视现象。

很多女性连工作都难以找到,更不必说薪资待遇。

此外,女性往往承担了更多的养育任务,工作时容易为孩子的事情而分心,导致她们难以完全投入到事业当中。

女性既要操持家务,又要拼搏工作,常常心力交瘁。

法国电影《全职》里,单亲妈妈朱莉,也曾因为一边工作,一边又着急回家照顾孩子而疲于奔命。

她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担任保洁员领班,每天都得应对形形色色的奇葩客人,还要面对刁难她的上司和算计她的同事。

由于离家太远,每天只能早起把孩子托付给邻居老奶奶,再匆匆忙忙去上班。

她从赶上即将关门的城际高铁,坐摆渡车,到市内轻轨,再到最后一刻赶上打卡。

下班后,她还得原路返回。

由于巴黎闹罢工,经过一番周折,到邻居老奶奶家接上孩子时已是深夜。

她把孩子哄睡后,自己累得在浴缸里睡着。

第二天又要想办法回去上班,却常常因为迟到被上司批评。

从全职妈妈到职场妈妈,“朱莉”们常常受困于家庭,被职场为难。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无奈:

“我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我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

女性被赋予了两种角色,既要照顾孩子,又要自力更生。

全职妈妈尤其如此,她们承受着双重压力。

所谓“为母则刚”,很多时候不过是硬撑罢了。

困境重重,原因种种

在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 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里,除了显性的职场不公平对待之外,妈妈们还遭受了隐形的歧视。

其中,有28.5%的人劝妈妈们“多把精力放在家庭上”。

当然,全职妈妈重返职场之所以困难重重,有很多因素造成,比如学历失效、技能贬值、年龄劣势、与社会脱节……

全职妈妈回归职场时,即便拥有学历,但很多用人单位还是更倾向于应届毕业生。

毕竟,在这个社会,学历并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才。

对于企业来说,全职妈妈的性价比,显然不如白纸一张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而即使全职妈妈成功返回职场,她们的日子也不轻松。

职场类节目《上班啦!妈妈》中的高学历女强人褚晨,曾经是大型传媒集团的董事长秘书,在事业上升期因为怀孕选择辞职。

经历了五年的空白期后,她决定重返职场,然而,由于家中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她每天必须六点准时下班。

只要一提到加班,她的丈夫就会很不高兴,更别提出差了。

因为没有人带孩子,丈夫也不愿让他人帮忙,只是临时帮她带一下,所以时常催她回家。

一位有过全职妈妈经历的职场女性,有时候会变得格外卑微。

虽然社会在进步,提倡男女平等,但是从家庭到职场,横亘在她们面前的,仍然是重重阻碍。

重拾自我,打破困境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曾说过:

“整个时代的需求,从‘活着’时代转向了‘活法’时代。”

他认为,我们的思考,塑造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也许我们都被困在如同“套娃”的茧房之中。

对于全职妈妈来说,生育所带来的困境,使得她们觉得,活着已经是最低的要求了。

要想从“活着”迈向“活法”,关键在于突破自我,走出禁锢自己的茧房。

作为全职妈妈,不妨从这几方面入手,希望你能找到最好的自己。

(1)调整心态,提升实力

有些妈妈在辞职前可谓风光无限,然而成为全职妈妈后,却突然有了低人一等的感觉,心理落差很大。

但实际上,这只是人生阶段里的一个选择而已。

虽说职业生涯中断,自身能力无处施展,伴侣的态度或许也会有所转变。

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就越要稳住内心,给自己留好后路。

一旦决定重返职场,那就必须调整好心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位全职妈妈,在丈夫被裁员后,果断地选择重新回到职场。

面对阔别多年的职场,仅仅是一台打印机就让她大开眼界,她惊讶感叹:

“现在打印机都变成这样了。”

然而,她通过不断学习,从学会如何操作打印机开始,一步一步适应职场的节奏。

最终,她在职场中成功站稳脚跟,获得了他人的认可。

所以,越想获得稳定的内核,越需要强大自己,找到让自己在竞争中立足的底气。

这些底气,会让自己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去迎接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2)转换思路,学会转弯

一条视频采访了几位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其中的辛酸只有她们自己才能体会。

现实是残酷的,并非没有完美契合全职妈妈期望的工作,只是这样的工作实在太少了。

有一位妈妈,最终选择去一家初创的医疗公司做行政,工资不高,只有2800元。

但其它方面的条件她挺满意:

离家近、朝九晚五、能够按时下班,而且一个月有4个休息日。

她说:

“全职在家,我相当于在吃老本,每个月能有2800元,也比坐吃山空好。如果不出去,连这点钱都没有。”

大多重返职场的妈妈都希望回到原岗位或老本行,但那些岗位上早已有人。

有些宝妈们在原单位曾是受到重视的角色,然而到了新单位,并不会因为之前的履历就得到重用,办公环境也从独立办公室变成了多人共用的格子间,原来的高薪更是极度缩水。

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及时转变心态,正如《进退之间》一书中所提到的:

转换赛道、修正跑道、卷土重来。

先就业再择业,抓住挣钱的机会,在得到认可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毕竟,有时候机会是一环扣一环的,新技能也是一步一步解锁的。

(3)家庭支撑,社会助力

女性能否安心回归职场,家庭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场妈妈不下班》一书里,艾德丽安也为了照顾双胞胎孩子,申请了杜克大学人类学系第一个终身“半职教授”。

也就是工作时间减半,薪水只拿一半。

而丈夫迈克尔,从事科研工作。

在“科研内卷”的大环境下,他主动放弃了晋升机会,承担起一部分照顾家庭的责任。

这是较为理想的家庭模式,有了家庭作为后盾,全职妈妈在找工作时便少了许多后顾之忧,选择范围会更广,找到工作以后,也会更加专注。

除此之外,社会的包容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

用人单位若能给全职妈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善于发现她们身上的优势,那么全职妈妈才有可能在职场上展现自己的价值。

广东东莞就有这样一家特殊的“宝妈工厂”,30人的员工团队里,有27人都是宝妈。

妈妈们工作的时候,孩子们就在一旁休息或者玩耍。到了夏天,孩子们还能待在装有空调的儿童房里。

这家工厂的老板,是一位退伍军人,经过 8 年的打拼,已经见证了两届孩子毕业。

如今,不少城市开始探索并关注全职妈妈这一群体,为此提供了许多“妈妈岗”。

实际上,即便不是“妈妈岗”,用人单位在遇到适合宝妈能力的岗位时,不妨给予她们一个考察期。

全职妈妈们也许少了年轻人一往无前的冲劲,却不会轻易动摇和退缩。

也许没有年轻人头脑灵活、反应灵敏,但不会放弃努力和成长。

她们的忠诚度更高,稳定性更强,她们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以更坚韧的毅力克服工作中的挑战。

写在最后

《玫瑰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

“有欲望就有动力。”

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犹如在进退两难之中的抉择,在自己的期待与现实的残酷中苦苦拉扯。

希望家庭和社会能够共同努力,少一些苛刻的质疑,多一些理解与尊重。

让陷入困境中的她们,华丽转身,完成蜕变。

标签: 妈妈 职场 沈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