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殊时间点为学生筑牢“心防”

发布时间:2024-10-16 15:51  浏览量:14

“成绩不是唯一,亲子关系、稳定的情绪才决定孩子的未来。”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频繁出现肚子痛,尤其在校期间发作特别多的学生皓皓如此诊断,医生认为孩子肚子痛很可能是由情绪焦虑引起的。

其实,许多教师都遇到过皓皓这样的学生,有人认为这只是学生不想学习的借口。但不可否认,有些学生确实会因为精神压力而出现躯体反应。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求助信号,就会错过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的最佳时机。

心理健康,身体才能更健康。在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举行,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要求,强调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逐步形成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为基本力量的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做好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既是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答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在专业师资未能到位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家长如何有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呢?不妨关注几个特殊时间点。

一是关注开学前后的时间点。开学第一天或第一周,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快速从居家放松状态转变到学习者的角色。比如春季学期开学时,有的孩子可能沉浸在春节的祥和氛围中,一下回到校园又要上课又要写作业,难免跟不上节奏;有的孩子则要面对家长再次外出务工的情况,情绪低落。如果是秋季学期开学,有的孩子可能还沉浸在暑假的旅游生活中,心思没有回到学校。

种种反差和不适都会导致孩子内心产生波动。而不同的孩子适应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在开学前,家长要配合学校,让孩子提前做好准备,无论作息时间还是行为习惯都要及时调整。学校则应该关注有特殊情况的家庭,为个别出现异常的孩子及时提供服务,帮助孩子完成角色转变。

二是关注考试前后的时间点。考试前后学生的心理起伏总是难以平静,这一点中学生尤为明显,因为他们面临中高考,每一次考试都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成绩。这是中学生心理波动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比较、家长对成绩的过度关注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因此,一场考试结束后,教师在客观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要因人施策,既要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现状,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鼓励和指导,避免学生长时间陷入不良情绪之中。

三是关注身处特殊阶段的学生。班级中,一些学生家庭难免会出现变故,处于特殊阶段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关心。对此,学校可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进行信息摸底,做到一生一档,并做好保密工作。同时,安排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在适当时机与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在随班就读的政策下,学校中也会有一些特殊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不善与人交流和表达自己,在与同伴交往中可能会承受异样的目光,内心也会产生波动。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要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融入校园生活。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导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很难找到有力的抓手。学校和教师不妨关注以上3个特殊时间点,从小处着手、从学生成长规律入手,既能高效运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又能帮助学生渡过一个个难关,养成积极的心态,走向精彩未来。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