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对过去的耿耿于怀和懊恼?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发布时间:2024-10-23 08:00  浏览量:15

摆脱负面情绪与内耗枷锁,从放下过去开始!案例分享:一位30 岁女性因自身不细心失误导致不可挽回的事就总想倾诉,怕让身边人烦又不想自己耿耿于怀,还提到妈妈和外婆也有类似反复抱怨的情况,希望找到解决办法。

01固有模式与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固有模式,并将这些模式带入各种人际关系中。比如,你可能注意到自己在遇到未完成好的事情时,特别倾向于向周围的人倾诉。同时,你也发现妈妈和外婆也有类似的反复抱怨的模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

1. 首先,倾诉是一种让情绪流动的有效方式。

倾诉的价值不在于能否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案,而在于为情绪提供了一个释放的出口。当我们把内心的焦虑说出来的那一刻,情绪似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途径,不再那么压抑和沉重。

当情绪开始流动的那一刻,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只有当情绪不再封闭、不再孤独时,我们才能真正从焦虑中获得一丝解脱。

你担心身边的人会对你的倾诉感到厌烦,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需要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那种愿意向对方展示自己脆弱的真诚。因此,关系的亲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彼此了解的深度。

02倾诉的价值与禁忌

当然,倾诉也有其禁忌区域:

(1)遵循“交浅不言深”的原则。

如果无法获得共情,处于悲伤中的人可能会关闭自己表达的通道,与外界产生隔阂。因为倾诉是基于渴望得到安慰、理解和接纳的期待。

(2)倾诉不是无节制的宣泄。

我们要学会客观地描述自己的困境,化解所处的境遇,而不是一味地发泄情绪。最重要的是,倾诉之后要及时调整状态,重新找回曾经的活力,这也是对倾听者最好的回报和感激。

03抱怨与自我改变

2.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在觉察中实现自我改变。

先来看抱怨,它指的是一个人内心不满时,会将责任推给他人或环境。这里有两个重点:心怀不满和推卸责任。人们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未曾拥有的事物上,而忽视了已经拥有的东西。

当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已经拥有的事物上时,他们就会表达感恩,这样的人是快乐的、乐观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未拥有的事物上,他们就可能会抱怨。当一个人总是抱怨时,不仅会失去更多,甚至可能会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抱怨的、悲观的模式。

再来看自责与负责。自责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而感到痛苦。过去的事情对当下的自己产生的影响,焦点在于过去。

当一个人自责时,就像走进了一个黑洞,难以自拔。正如你所说,对于没做好的事情,你会多次倾诉、会耿耿于怀。因为自责的本质是无法接受当下的事实,是一种与现实的对抗,现在的“应该是”(过去的“如是”)会让你痛苦不堪,消耗能量。

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渴望拥有朋友,当我们还能够找到人倾诉,有人愿意倾听时,这也表明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我认为,关系是相互的。

当你考虑到时间久了,身边的人可能会感到厌烦时,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 例如,通过书写、提问或发布社交媒体动态,还可以进行社群分享。

- 例如,通过学习自我对话、自我觉察、绘画或其他方式来排解压力。

- 例如,可以向不同的人倾诉,体验不同的感受。

倾诉不仅能让我们在情绪上得到释放,最关键的是想要获得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安慰,包括对自己的理解。

04家庭影响与自我觉察

你也提到了妈妈和外婆喜欢不停地抱怨同一件事情,年复一年:虽然女性普遍喜欢倾诉和分享,但我认为外婆和妈妈每天需要与人交流,说很多话,一部分是女性的需求,还有可能是她们尚未找到更好的方法。

这些都是未知的。也许妈妈和外婆的方式让你有所觉察,发现自己的某些方式可能是代际传递?在家庭中,每个人都会相互影响,外婆和妈妈身上的优点肯定也会影响到你。

如果我们理解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只要自己接纳自己,并慢慢思考,阻碍我们自身的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每次类似的感觉出现时,可以提醒自己:我熟悉的习惯感觉又来临了,这次我能够好好拥抱这样的感受,去理解它,感谢自己能够觉察到。

05网友热议

一次次地肯定自己,告诉自己受经验影响,可以继续被影响,也能够慢慢学习课题分离,学习边界,最终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06总结与展望

我们一次次地肯定自己,告诉自己受经验影响,可以继续被影响,也能够慢慢学习课题分离,学习边界,最终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