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脱口秀演员自曝曾患抽动症,超过20%的自闭症也受其困扰
发布时间:2024-10-24 20:23 浏览量:16
2024年10月23日,综艺《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总决赛落下帷幕,来自大连的脱口秀演员毛豆以174票的成绩获得了年度季军。
在总决赛的舞台上,毛豆用诙谐、自嘲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童年时期患抽动症的故事。
“我是抽动症,我妈是‘抽抽动症’。”
“吃完这个药,我不仅不想眨眼,都不想活了。”
“当时老有人欺负我,可能就是因为我在人群中多眨了他一眼。”
小时候,他频繁眨眼、转头,而毛豆妈妈只用最简单的“治疗方式”:一眨眼就给一个嘴巴子。他调侃自己是抽动症,妈妈是“抽抽动症”。
确诊了抽动症后,妈妈换了好几个医院,给他开了一堆药。吃完这个药后,毛豆觉得自己不仅不想眨眼,都不想活了。
毛豆原名毛健,1992年出生在大连。这不是他第一次在脱口秀舞台上讲“抽动症”经历,在这季节目第一期他的第一场表演中,他就讲了自己有“抽动症”,妈妈带他上网测智商发现是“良性智力低下”。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讲过自己小时候的处境:学习成绩差、脑子转得慢、跑得不快,各方面都不太优秀,是被老师揪着耳朵长大的。
毛豆一直觉得自己的抽动症是被妈妈打好的,直到他长大后在网上搜索发现,患抽动症的大部分人长大后都会自然痊愈。
抽动症也是自闭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个研究结果显示,自闭症共患抽动障碍的比例在22%-34%之间。
但是,由于自闭症诊断的核心指标之一的“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RRB),在某些方面和抽动障碍的表现形式类似,可能存在不少严重自闭症人士的抽动症状被当成RRB的情况。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妥瑞氏综合症(Tourette Syndrome)、慢性(持续性)抽动障碍和短暂性抽动障碍。其中,妥瑞氏综合症属于抽动障碍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
针对我国1992年至2010年的13项流行病学研究荟萃分析显示,中国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妥瑞氏综合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7%、1.2%和0.3%。据估算我国有近1000万儿童和青少年患抽动障碍,其中患妥瑞氏综合症者高达200万。
抽动是指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按抽动的肌群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按起病时间分为短暂性抽动(<1 年)和慢性抽动(≥1 年)。
抽动听起来很陌生,实际上在青少年中很常见,有时甚至在成人中也能够发现。仔细观察一下,你可能便会发现身边有人患有运动性抽动(突然的、不可控的动作,如夸张的眨眼、咧嘴、甩手)或发声抽动(如清嗓子、咕噜声或哼哼声)的人。
抽动症的症状通常在儿童5到10岁时开始出现。最初的症状通常是出现在头部和颈部区域的肌肉抽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抽动的形式和频率都可发生变化。
原本只有1种抽动症状的,隔一段时间可能出现另1个症状。但通常在特定时间段内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刻板印象,并且常常在生病或者情绪紧张时加重。
抽动症表现之眨眼
抽动症表现之翻白眼或斜眼
抽动症表现之摇头
打骂的方式纠正抽动症有用吗?
抽动障碍科普书籍《爱是最好的良方》一书的作者——海夫人,在一部关于抽动障碍的纪录片《妥妥的幸福》中形容到:
如果不让抽动障碍的患儿抽动或发声,他们就无法释放身体上的不适,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焦虑,这就好比把他们按在水中不让他们呼吸一样难受。
40%~55%的抽动症孩子会在抽动前出现先兆症状,主要为身体局部的不适感,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不适感。
抽动症孩子可能通过抽动和发声来试图缓解这些身体的不适感,如果强制不让他们动,往往适得其反,越制止越让他们更难受,抽动行为也会越频繁、严重,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这些抽动和发声可能令人不悦,对于抽动症孩子来说,容易招致嘲笑和霸凌,研究表明,患有妥瑞氏综合症的儿童面临更多的欺凌、受害和学校挑战,包括留级。
抽动症能自动痊愈吗?
抽动症的总体预后是良好的。抽动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大部分抽动症患儿成年后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抽动症状迁延或因共患病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抽动症会在青春期或成年期前会完全缓解;另有30%儿童虽然会延续,但是抽动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缓解,这些症状通常不会对孩子的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长大后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高达20%的抽动症患儿的抽动症状会迁延到成年期或终生。5%~10%的抽动症在成年后不仅抽搐加重,而且发展为严重抽动症形式,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共患病的儿童。
如果孩子是抽动症,父母要怎么做?
抽动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轻微的,所以不需要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观察等待。有些在压力下或“紧张”的暂时性抽搐,不到一年就会自行消失。
抽动症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暂时抑制,但抑制会导致紧张和不适感。
家长应该尽量避免一些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过度关注,或者总去制止的负性强化)、伴发感染等。
而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和保持良好睡眠、体育运动等通常可以减轻抽动。
如果抽搐达到中度到重度,可能需要神经内科及心理科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干预,还要关注一些共患疾病。
对于影响日常生活、学校和社会活动的中重度抽动症儿童,当心理教育和行为治疗无效或无法控制时,需要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是减轻抽动症状及其共患病、改善社会功能的有效手段。最常用的是抽动综合行为干预(CBIT),它能够训练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抽动,并教他们具体的行为策略来减少抽动。
美国图雷特病协会《图雷特综合症和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P2.
如果抽动症孩子遭霸凌该如何应对?
根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妥瑞氏综合症儿童中,56.1%的儿童经历过欺凌受害,与没有妥瑞氏综合症的儿童相比,患有妥瑞氏综合症的儿童总体上经历了更多的欺凌受害和犯罪。
Tourett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美国图雷特综合症协会)认为,人们会因为抽搐而遭受欺凌是因为很多人不明白抽动症是什么。沟通能够有效地阻止和减少这种霸凌。
例如,父母可以和学校商量,向孩子的同学和朋友介绍抽动症。或让孩子向全班同学演讲,传递信息,甚至播放一部相关的电影,这些都有助于在学校里向他人传播相关知识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同学们书写时,其他同学可以和抽动症孩子一起“抽搐”,比如每当老师发出一次声音时,大家就拍手。这会帮助其他同学了解抽搐是什么感觉。
抽动症会影响智商吗?
许多研究认为,抽动症患儿的语言智商与操作智商之间差异较大。
Khalifa等针对25例抽动症患儿检查了认知功能和自我感知,发现妥瑞氏综合症患儿的认知功能差异很大,至少1/3低于正常。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因子的指数得分分布不均匀。
辛晓昱等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及视听整合持续操作评估系统对抽动症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各60例进行智力测验及注意力测验对比分析,发现抽动症患儿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操作量表中除拼图分测验无差异外其余分测验及言语量表各分测验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智商也可能会对抽动症患儿的心理产生影响,表现为智商越高,越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可能与抽动症儿童认知能力有关,特别是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困难所在,自我感觉糟糕。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最新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自闭症患者的智商得分,跟共患抽动症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智商得分较高(≥70)的个体出现抽动症状的比例明显更高。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高功能自闭症”人群中,共患抽动障碍的可能性更高。
抽动症和自闭症的关系?
抽动障碍通常共患各种精神和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行为/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睡眠障碍等。
根据 2016 年的一项研究,大约 9-12% 的自闭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抽动症状。但不同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结果,目前认为自闭症合并抽动障碍的比例在22%-34%之间。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前述的严重RBB可能和抽动症混淆,二是部分自闭症的自我刺激行为,被划为“自闭症抽动”。
自闭症抽动,也称为刺激或自我刺激行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进行的重复性运动、声音或行为。自闭症抽动的常见表现是运动抽动症,例如:来回摇晃,舔嘴唇,双手拍打,眨眼,或声音抽动:咕噜声,重复单词或短语或者大喊大叫。
自闭症抽动也经常与自闭症的刻板行为特征相混淆。但刻板行为往往是有节奏且似乎是无目的的,在行为前也没有任何冲动预兆,结束后也没有缓解。
而抽动症患者经常在经历抽动之前出现某些先兆症状。2014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等机构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患有抽动秽语综合症或慢性抽动障碍的青少年和成人报告的感觉现象。抽动前的常见感觉包括需要逃离的能量(energy needing to escape)、内心的紧张感和整体紧张感。这些感觉通常会在抽动结束后消退。
此外,刻板行为通常比抽动症更早出现。刻板行为通常在孩子三岁之前出现,抽动大多在孩子六岁左右出现。
通过适当的干预和支持,许多自闭症患者的抽动严重程度都可以减轻。
参考文献:
1. Kim YR, Song DY, Bong G, Han JH, Kim JH, Yoo HJ.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orbid tic disorder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exploratory analysis.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Ment Health. 2023;17(1):71. Published 2023 Jun 12. doi:10.1186/s13034-023-00625-8
2. Yang C, Zhang L, Zhu P,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tic disorders for children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 J]. Medicine (Baltimore),2016,95(30):e4354. DOI:10.1097/MD.0000000000004354.
3. Y,Zheng X. Current state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hild psychiatry in China[J]. Child Adolese Psychiatry Ment Health ,2015,9.10. DOI:10.1186/s13034-015-0040-0.
4. Groth C, Skov L,l ange T, et al. Predictors of the clinical course oftourette syndrome :a longitudinal study[J]. J Child Neurol,2019,34(14):913-921. DOI:10.1177/0883073819867245.
5. Reese HE, Scahill L, Peterson AL, et al. The premonitory urge to tic: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es in older adolescents and adults. Behav Ther. 2014;45(2):177-186. doi:10.1016/j.beth.2013.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