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长会“只爸爸参加、不准请假”,妈妈: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4-09-26 22:21 浏览量:13
杭州市一中学,最近召开了一次“好爸爸家长会”。这是一场针对初一新生父亲们的家长会——“只准爸爸参加,不得请假”。
学校还特意安排了一份,只能由爸爸来签字的协议——“好爸爸十条”。
比如爸爸要在场,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定期进行沟通、关注心理健康、在精神上给孩子关爱与支持;
还有为孩子树立优秀的榜样、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给孩子适当的自由、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等。
图片来源:公众号@杭州日报学点点
新闻一出,很多网友为此鼓烂手掌:好好好啊。
事实上,这不是杭州中小学第一次向家长强调“父职”。
去年,杭州一小学邀请一、二年级学生的爸爸参加家长会,请他们做了份“知子问卷”,十道题,每题10分。
结果:得分不到60分的有80人,最低的考了10分。
果然,爸爸在父亲这个角色,还需多努力啊。
而从以前的“爸爸开放日”“爸爸助教”到“爸爸家长会”,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诸多方式,引导爸爸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
不过当学校,需要点名要求爸爸们参与孩子的教育的时候,可见社会上父亲缺位、隐身的现象有多普遍,进一步对父职、母职理解的偏差有多大。
妈妈参加家长会就是日常,爸爸参加家长会就是惊喜;妈妈带娃就是天经地义,爸爸带娃就是超人、好爸爸。
前几天,某脱口秀节目上,一选手吐槽自己的父亲:
现在管那种很成熟的小孩叫小孩哥,我这种不太成熟的爸爸应该就叫老爹弟吧”?
让人莫名其妙笑了的同时,也被扎到了。
所以当爸爸出席孩子的家长会,原本正常却被热议时,背后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
妈妈真的更擅长教育吗?
和父亲隐身、缺位对应的一个常见说法是:
妈妈更擅长教育,所以爸爸逃避父职似乎是正当的,是家庭资源合理分配的结果。可真的如此吗?
家庭教育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家务劳动”,这项劳动不仅限于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
还有大量的家庭教育职责:日常陪伴、心理教育、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功课学习、社交能力、未来规划……
图片来源:小红书@白鹿视频
而这种家庭劳动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
这么多工作,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也是从头学习。妈妈和孩子,其实是同岁。妈妈的年龄是从孩子出生那一刻算起的。
所以,像“爸爸带娃,活着就好”“爸爸带娃,主打潦草”“父爱如山崩地裂,没危险时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之类的调侃背后:
其实是一种应该被改变的想法:“在家庭中,妈妈天然就是最佳照顾者,而爸爸天然不会带娃。”
埃默里大学人类学家詹姆斯•里灵的研究表明:
不光是母亲,升级人父后的男性,身体也会产生催乳素。
父亲体内激素的波动,也会改变父亲的大脑,使其表现出与母亲大脑相同的认知和情感模式。
这意味着,女性和男性在照顾孩子的“精神动力”这方面,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图片来源:网络
妈妈并没有什么带娃天赋,只是熟能生巧而已,只要爸爸被逼到那份上,也会“你上你也行”。
只是社会集体潜意识认为,育儿的主要责任人是女性。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书中提到,社会分成A面(市场)和B面(家庭)。
政治、经济、就业这些都是社会的A面,而B面则是生命、育儿、看护、疾病、残障等等。
男性大多数时候都呆在A面,女性一开始也生活在A面,但是随着分娩和育儿的开始,她们就不得不移动到B面。然后女性必须往返于A、B两面。
马萨诸塞州艺术家玛丽·凯瑟琳·斯塔尔(Mary Catherine Starr)曾分享过一组《育儿双重标准图解指南》漫画,大意是:
一方面,育儿这件事被认为是妈妈的“分内事”,妈妈被寄予最大的期待,只能负重前行;
另一方面,是只要存在就足够了的隐形爸爸,无需绝对优秀只需相对参与,就可以被捧为绝世好爹。
所以妈妈并不是为母则刚,爸爸原本也应为父则刚。
只是当爸爸无作为或者只重在参与时,妈妈只能全力以赴,弥补爸爸缺位的教育。
2
隐形的爸爸:父职的缺位
父亲似乎总是不在场的,有网友分享:
去开家长会,旁边、前面都是看手机的,讲究的爸爸就把手机放桌兜里看。
或者坐在角落里,睡得和孩子上课的时候一样香。
图片来源:公众号@新东方家庭教育
要么就是,根本找不到孩子的教室与座位,一问才知道,原来连孩子读几年级都不知道。
赶上妈妈哪天顾不上,照顾孩子的担子交给爸爸,好嘛,爸爸带娃,孩子活着就好。
比如把孩子装进桶里摆在一边,心系电竞的老父亲。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可乐
比如想着给孩子做一顿爱心餐,结果不知道孩子对海鲜过敏,三个菜有两个都是海里游的。
偶尔的“在场”,有的爸爸的心态也是“帮忙”照顾,而不是自己的事。
调查显示,我国家庭中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孩子的只占7.5%,共同承担教育活动的仅11.7%。
而一项对世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家的调查数据显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荷兰、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5国父亲每周花在育儿上的小时数在逐年增加,其中最多的为加拿大,达到12小时。
图片来源:小红书@曦
国外的超市里,经常能看到一个奶爸带着几个孩子购物,身上背的,购物车里的,婴儿车里的,跟在身边的……
父爱可以深沉,却不能缺席。
在孩子出生前,父亲的影响已经存在了;
图片来源:网络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对11000名婴儿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也显示:
经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语言、行为、社会、心理和认知等能力会发展得更好。
而且,在《父亲的生物学意义》纪录片里面有一段研究介绍:
孩子2到4岁语言发展期,父亲比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如果父亲参与教育越多,他的孩子在一年后的语言测试中得分也越高。
图片来源:网络
父亲的在场,对孩子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不过解决“丧偶式育儿”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父亲个人的责任,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父亲需要在主观上意识到自己抚养子女的责任,真正地履行父职;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政府相关政策的落实、社会观念的转变也同样重要。
3
做父母不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不是旁观者,应该是参与者。父亲不是母亲角色的替补,而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父职”的承担,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的必需,对于孩子妈妈来说是责任的分担,对于爸爸自身来说是另一种成长。
过去很多人觉得做父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成为父母的本能。
但其实做父母这件事是需要学习,也需要社会层面的引导和支持的。
像国外,如德国有专门的学校开设育儿课程,包括生产课、父母角色适应课等;
而法国的医院会为父母安排统一的产前课;
美国PAT国家中心(Parent As Teacher,让父母成为教师)是一个由美国政府建立的国家级的父母专业化教育机构,旨在为父母提供多样的教育方案、家庭支持课程、教育训练、材料内容以及服务措施等。
此外,为了让父亲真正能够参与孩子教育上,国外也采取了许多措施。
瑞典是首个立法规定父亲可休产假的国家,而且休假越多奖金越高,最高可领取135000瑞典克朗(约为10万元人民币);
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在促进父亲参与幼儿教养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保障体制机制。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福利改革法》规定父亲责任。
好在,我们在社会层面也有观念上的引导和政策上的切实支持。
包括鼓励各地落实父母育儿假和男性陪产假,平衡两性生育用工成本差异,对于鼓吹父亲“供养者”角色和赞美母亲无偿家庭劳动的言论保持警惕等。
这些举措虽然微小,却能切实地推动父母的觉醒和更多理想的现代中国父亲的出现。
而对个体而言,当每位爸爸忙于工作或其他时,觉得自己脱不开身时,或许可以想一想:
父亲这份工作,也是无人能取代的工作。
参考资料:
[1] 新周刊:爸爸开家长会?东亚家庭的最大难题
[2] 可界知行:其实,妈妈也不是生来就是妈妈啊
[3] 底线思维: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妈妈,但我并不是想贩卖“母职焦虑”
[4] 果壳亲子Guokr:50年追踪11000个孩子,发现父亲带娃的重要性远超想象!
[5] 果壳:如果父亲们不理解这件事情,可能真的没人想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