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妈妈:25岁抛夫弃子,58岁去世前想见女儿,可对方不愿见她

发布时间:2024-10-05 16:56  浏览量:16

1957年8月,58岁黄逸梵病重,预感自己活不长了。她给女儿张爱玲发电报:“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你。”

37岁张爱玲以机票太贵为由,拒绝见母亲,只寄了100美元的支票。

2个月后,黄逸梵在伦敦医院去世。次年2月,一名英国女子将她没有卖完的古董,寄给了在美国的张爱玲。

1

张爱玲得知母亲去世后,面壁痛哭,大病一场,直到2个月后才有勇气整理母亲的遗物。

这时,张爱玲已经有了第二任丈夫赖雅,但两人经济拮据。黄逸梵的古董,来得很及时。

在当时,一件小古董能卖860美元。

黄逸梵能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张爱玲,足以说明她很爱张爱玲,可张爱玲为什么和她之间有隔阂?

黄逸梵是由养母张氏养大的,22岁那年,养母做主,把她嫁给李鸿章的外孙张廷重。

7年后,张氏去世,她和孪生弟弟分了祖上的财产,弟弟拿了房产,她拿了古董。

丰厚的陪嫁,加上分得的遗产,足够她这辈子衣食无忧。

张廷重年少丧父,母亲李菊藕担心儿子学坏,故意把他打扮得像个女孩子,因此从小腼腆,是个典型的遗少人物。

张廷重和黄逸梵都受过五四运动的影响,黄逸梵努力冲破旧时代的牢笼,学习一切新事物。

可张廷重不思进取,吃喝嫖赌、抽大烟、养外室、捧歌妓,这些洋场社会的恶习,他一样不落。

面对丈夫的自甘堕落,黄逸梵深痛恶绝,每时每刻都想逃离这个家庭。

2

1924年,23岁小姑子张茂渊要去英国留学。黄逸梵以照顾她为由,非要跟着一起去,张廷重同意了。

为了让妻子尽早回来,张廷重经常给她写情诗,寄自己的照片,甚至还写信保证:一定会痛改前非,戒除大烟,不再纳妾。

字里行间情真意切,让黄逸梵看到的希望。

为了挽救婚姻,也为了2个孩子,4年后,她和张茂渊一起回国,之后把家搬到花园洋房里。

可惜,幸福的生活只持续了2年,张廷重旧习复发。

更过分的是,为了不让黄逸梵再次出走,张廷重故意不支付生活费,逼黄逸梵贴钱家用。他想把黄逸梵的钱逼光,这样就没有出走的资本。

对于这段婚姻、这个丈夫,黄逸梵彻底死心了。她请了律师,坚决要和张廷重离婚。

不过,她放不下孩子,幸好和张廷重达成协议:两个孩子跟父亲生活,但可以常去看母亲。孩子以后上学的事情上要征求黄逸梵的意见。

离婚后,黄逸梵开始了全球旅行的生活。

3

1937年,17岁张爱玲中学毕业后,黄逸梵回国了。

黄逸梵希望张爱玲去英国留学,张爱玲把留学的事告诉了父亲,没想到却招来了继母的嘲笑和父亲的毒打、关押。

黄逸梵得知后,心里万分着急,但没有登门营救,只是暗地里差人给张爱玲带口信:自己做选择,要么留在父亲身边继续当富家小姐,要么逃出来,和我一起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张爱玲不想坐以待毙,但又没有独立更生的能力,只能选择跟随母亲。没想到,黄逸梵似乎不太欢迎她的到来,但还是接受了她。

黄逸梵没有工作,一直都是靠变卖古董为生,张爱玲的到来,确实增加的她的压力。

所以,她问张爱玲:是选择嫁人还是选择读书?

如果早点嫁人,就不必在学习上投资太多,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装点自己;如果读书,就没有多余的钱提高生活品质。

张爱玲选择读书,而且还和黄逸梵商量,报考伦敦大学。

为了让张爱玲学得更好,黄逸梵在经济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以1小时5美元的高昂补课费,为她聘请补习老师。

4

黄逸梵为张爱玲提供了好的学习条件,但无法为她提供优越的生活。

张爱玲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她不会缝补衣服、不会用水果刀削皮、记不住路线。

为了得到黄逸梵的认可,张爱玲一切都听从她的安排。她学习走路和自理、学习控制面部表情、学习察言观色等。

然而,无论张爱玲怎么努力,黄逸梵都不满意,她嫌弃张爱玲什么都做不好。

当然,黄逸梵知道女儿在文字、绘画上的天赋,但无法忍受女儿在生活方面的“低能”,甚至怀疑女儿是否值得自己用心培养。

有一次,黄逸梵毫不留情地说:“早知如此,当初你得病的时候,就不该治你,由着你自生自灭,省得受这样的罪,也省得拖累别人。”

也许这只是黄逸梵的牢骚话,也许她真的担忧女儿的未来,可张爱玲听到这些话觉得很刺耳、很伤感情。

她觉得母亲对自己很刻薄,嫌弃自己拖累了她,嫌弃自己加重了她的经济负担。

5

钱,成为母女之间的敏感话题。

本来黄逸梵的古董有很多,但被小姑子私自挪用了不少。

如今,她要养女儿、供她读书,还要为她请昂贵的家教,在加上自己也要花钱。面对这些开支,黄逸梵的经济压力很大。

一直以来,张爱玲很享受花母亲的钱,认为花母亲的钱是应该的,她觉得这是母爱的高贵,是母爱的表现。

与向父亲要钱的尴尬和为难相比,张爱玲还是很感激母亲的慷慨。

然而,时间久了,她发现了母亲的埋怨和焦躁。

她向母亲伸手要钱时,经常激起母亲的脾气,随之而来的,是尖酸的语言和令人窒息的氛围。

黄逸梵的言行,摧毁自己在张爱玲心中的形象,也摧毁了张爱玲对她的敬爱之心。

张爱玲理解母亲的困顿,也很感激母亲在没有经历来源的情况下收留了自己。

如果不是母亲的羞辱和谩骂,她愿意敞开心扉和母亲交流。可母亲一次次的否定、嘲讽,让她无法打开自己。

她刻意地做一些事去讨好母亲,没想到竟换来母亲更大的怨气,导致她不知道如何面对母亲。

母女俩的隔阂,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

6

张爱玲能独立挣钱后,把母亲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一次性的连本带利地还给了她,说:“咱们从此两不相欠了。”

母亲伤心地回复:“纵使我是陌生人,你也大可不必对我如此。”

张爱玲狠心不见母亲最后一面,也是因为她们之间“别扭的”母女关系。

后来,张爱玲把自己和母亲的故事,告诉了丈夫赖雅。

赖雅听了后,认真地告诉她:“你的母亲为你做的这一切,西方很少有母亲能做到。你得换位思考,她其实非常不容易。”

这段话,让张爱玲一下子释怀了。

张爱玲晚年,深居简出,很少和人来往,但她常常面壁而坐,喃喃自语。

偶尔的访客以为她在念佛,她却自嘲地解释:“请您理解,我在与我的妈妈说话呢。来日,我一定会去找她赔罪,请她为我留一条门缝!”

在生命快要走完的时候,张爱玲才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了母亲的存在,这真是太不容易了。

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在相处的时候,其实都不能太计较。

父母和孩子,都只能陪彼此一段旅程。所以,请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吧!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