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自恋型妈妈:没有边界的爱,让我变得不正常
发布时间:2024-10-11 07:58 浏览量:14
16岁的女儿手脚健全,智力正常,妈妈却还亲自帮她洗头洗澡。
17岁,妈妈还对她的私处做健康检查。
这样没有边界的母爱,真是让人窒息到生病。
曾经出演过热门电视剧的童星詹妮特·麦柯迪,在《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中这样爆料自己和母亲的有毒关系。
起因是妈妈在她2岁时,被诊断出患上了第四期乳腺癌。
从此,妈妈给予的爱成了“神”的指令,女儿唯命是从。
“我的身体是由‘满足妈妈需求‘的程序驱动”,她说。
这样没有边界的爱,让詹妮特·麦柯迪在成长过程失去自我,从此开启了一段不幸的人生。
6岁,妈妈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逼女儿参加一波又一波童星选秀。
11岁时,不允许她吃甜食和含有热量的食物 ,她从这时起患上了厌食症。
如果体重比昨天有所增加,女儿则会焦虑、自责、愧疚,觉得对不起妈妈。
她说妈妈想要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
妈妈喜欢粉色衣服、浓妆、咸味面包等,她也是喜欢的。
但,只是为了让妈妈高兴。
她想告诉妈妈自己喜欢紫色,一旦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觉得是种背叛。
心理咨询师发现,自恋型母亲的女儿没有机会发展自我认同感。
可能因为经常受到批评,而出现恐慌、进食障碍、偏头痛等症状。
不止这些,如果自恋者的女儿没能识别自己的情绪,没有得到照顾者的认可,情感发育就会受到阻碍。
18岁时,她瞒着妈妈,爱上了一个大她十多岁的成熟男人。
她预料到,妈妈发现后一定暴跳如雷。
果然不出所料,妈妈用从来没有用过的最恶毒的话斥责她。
20岁时,她爱上了一个精分男孩,男孩在每次犯毒瘾时,她都找来毒品给他安慰。
当妈妈离世后,被操纵、被支配了10多年女儿无所依托,只能沉迷于酒精,导致嗜酒成瘾。
畸形的爱情来自她对母亲的爱,她说:
“我害怕自己会怨恨妈妈,她是我活着的理由。”
在文末,詹妮特·麦柯迪写到:我把她捧上了神坛,我知道这个神坛对我的幸福和生活非常不利。
她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并不健康,她为妈妈的死悲伤,还要试着去接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就是虐待和剥削。
过去依附母亲的存在而存在,如今,她却要用余生找回自己。
心理专家说过,曾经拥有不健康的关系,是因为没有好的榜样。
自恋型母亲常用一些“武器”控制女儿,如缺乏边界、毒性羞耻、控制、竞争、情感脱节。
给女儿造成巨大的伤害,焦虑、恐惧、缺乏自我意识等。
在书中,詹妮特·麦柯迪说到,母亲的身份,决定了她们是最被浪漫化的人。
我们总以为,妈妈付出了很多爱,理应得到一切美誉,理所当然要听妈妈的话。
听妈妈的话,不是妈妈掌控、支配女儿的理由。
爱,不是通过“牺牲”换来的。
有人说过:
有些人永远都在努力赢得爱,然而爱是不能被赢得的。
爱是对我们彼此的恩典。
其实,我们想要赢得的仅仅是认可。
妈妈死后,作者经过内心的煎熬才彻悟:“妈妈配不上神,她是自恋”。
《母爱毋伤》的作者布兰达·史蒂芬斯就指出:没有界限的爱,就会变成一种伤害。
我们建立边界,不必为此感到愧疚,记得提醒自己,健康的关系源自良好的边界。
詹妮特·麦柯迪为了摆脱“有毒童年”的影响,在《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中,坦露自己为了做一个好女儿,所承受的心理苦难。
说出自己的感受,以此获得疗愈的力量。
如果早些说出自己的需求,就能摆脱妈妈的掌控,是不是母女都可以互相和解,获得救赎呢。
记得有位心理师说过:你的反抗,其实也是在拯救妈妈。
在书中,作者提到为了减轻心理压力,她舍弃了妈妈为自己选择的光鲜亮丽的演艺事业,转而从事自己热爱的写作。
并通过心理医生的指导,坚持每天写心情日记、每天正常饮食的方式进行治疗。
想要摆脱被掌控被支配的人生,还可以尝试着去爱自己、建立边界、肯定自我、接受现实、设定人生目标等。
这是一本关于“自恋”的书,每一个在自恋型“父母”陪伴下度过“有毒”童年的人,都应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