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坚持把孩子送到农村上学,称是金子总会发光,高手尽在评论区

发布时间:2024-10-14 20:31  浏览量:12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两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听着好像云淡风轻,实际上经过一番演变被认定为“不负责”,这两句分别是: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儿孙自有儿孙福。

在现下的这个时代,金子丢粪坑里一辈子发不了光,儿孙没有父母的帮衬,别说福分,能健康地活着就不错了。

河南妈妈反向教育?

都知道现在的教育环境是相对内卷的,哪个家长不想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去呢?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一点的教育资源呢?

总有愿意打破常规的嘛,还真的有家长反向行之。

一位河南妈妈自称:“都建议我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但我还是把孩子送到了村里的学校,是金子在哪都发光……

这话得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家庭条件受限,送到城里去,家庭无法支撑,只能选择村里的学校,那选择村里的学校就是最正确的选择,每个家庭都得考虑到现实条件;一种是,家里有这个条件,但是父母觉得没有这个必要,钱要存起来,没有必要花太多在孩子身上,孩子在村子里上学,是块料子,也能发光发热。

一种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选择,点赞,这种情况就是不受外界干扰,一切以自己的家庭出发考虑,无疑这就是最优选;一种是提倡反向教育,认定孩子是靠自己,而不是靠环境,更不是靠资源。

截然不同。

评论区热评:

每次看到这样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的时候,最想看的是评论区,高手尽在评论区。

一个网友评论:“都建议把我父母送到城里看病,但是我还是把父母送到了村里,在哪里都一样能看病……”

果然都是高手啊,这样回怼一点问题没有,就是两代人的两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

“是金子总会发光”

可以先倒着推理,是不是意味着最后没有考上大学,没有成为社会精英的人,都不是金子?

显然不是。

有的金子没能被发现,有的金子没有放到合适的场所掩盖了锋芒。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顺向得出的结论,是在各个行业看到了一些已经取得了成就的人,得出的结论。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村里的学校跟城市里的学校,课程体系、老师水平、学生表现,就是一天一地,这没有什么不能承认的,不是村里的孩子不够聪明,不是村里的孩子天生就不如城里的孩子,是他们得到的教育、引导、资源远远不如城里的孩子

他们当中有很多原本是金子,资质不错,可能因为习惯没有养成,因为目标没有确定,以至于他们不会走太远。

这是很无奈的,孩子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在当下还是得靠父母。

但是如果父母只能提供这样的条件,最好就不要给孩子传递“父母无能的信息”,父母尽力了,大家一起努力,只要未来比现在更好,就是值得期待的。

尽力而为,其余看个人

就像网友所述:尽力而为,再说这样的话,才是合理的。

尽人事,知天命。
如果前期没有尽力,那就后期别抱怨。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亲戚当中有这样一个家庭:妈妈好吃懒做,喜欢打牌,对生活没有长久规划,不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付出体力劳动,在两个儿子的教育上,她的态度也是一样的,不想付出丝毫,爸爸稍微好点,无非就是体现在偶尔还外出打工,其余两个人基本是半斤八两。

两个儿子小时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亲戚家吃一圈,家族家吃一圈,邻居家吃一圈,反正村里人心好,孩子养活不成问题。

村里的环境还不错,主要是两个孩子的大伯二伯人很好,时不时纠正两个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两个孩子好歹没长歪,早早下学打工赚钱。

学业就别提了,大字都没认几个,打工也是靠体力,靠体力也能赚不少钱。

到了谈婚论嫁阶段,当妈的大大咧咧跟别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什么都不管!”

而当时的大环境是,儿子想要结婚,彩礼、房子、车子、婚礼,保守估计都得50万,才能勉强下来,还是最低配。

这个家庭的父母呢,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两个儿子都争气,就当甩手掌柜的了。

结果两个孩子确实自己解决了,个人形象好,确实长得都不错,身高180以上,耐劳肯干,先后都没花一分钱就娶媳妇进门了(外地找的媳妇)。

后来呢……老大不收父母,老二也不收父母,矛盾重重,乱七八糟。

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啊,在孩子成长、教育、以及未来的婚姻中,父母丝毫没有尽力,全凭孩子自己搞定一切,那就做好以后孩子也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心理准备,别到时候道德绑架,就一句“生了你,你就该如何如何”。

不管是孩子的学习,享受的教育资源,还是未来给孩子提供的现有条件,都秉持“尽力而为,其余看个人”的态度,这才是一切逐渐慢慢变好的基础。

#教育创作激励计划#

标签: 妈妈 农村 高手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