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现象”难倒无数孩子!父母做对这3件事,轻松化解!
发布时间:2024-11-20 21:30 浏览量:11
孩子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
答案不是初三,也不是高三,而是小学三年级。
“三年级现象”,年复一年,成为不少家长,梦魇一般的存在。
一位妈妈在家长群里,大倒苦水:“原来没把三年级现象放心上,没想到是真的!
二年级经常考100分,现在一下子就跌到70、80分了;
上课无精打采,经常开小差,也不愿意回答问题;
写作业积极性不高,每天都拖到很晚,错误率还特别高。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明明一二年级成绩很好,上了三年级后,却越学越吃力,成绩方面不断遭遇“滑铁卢”。
家长无论是给孩子报补习班,或者亲自上阵辅导孩子,可不管怎么教,孩子就是学不会,不仅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还出现厌学情绪。
真真对应了那句话:“三年级是道坎,更是分水岭。”
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许多家长往往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帮孩子迈过这道坎儿?
教育专家曾表示:小学三年级,是孩子第一次出现变化的阶段,也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时期。
而三年级的分数,往往预示着中学时的成绩。
如何将孩子的“三年级危机”,转为孩子的“胜机”。智慧的父母会做好下面3件事。
孩子上三年级后,学习难度翻倍:
学习内容变复杂,知识越来越抽象;
从简单的识字写字,到复杂的阅读写作;
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四则运算;
学习难度的升级,对孩子课堂上的专注程度,听课效率的要求变高。
6-9岁的孩子,正处于注意力问题的高发期,学习问题频频发生。
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注意力(专注)问题占65%。
如果孩子上课经常走神,分心,小动作多,时不时会看向窗外,和别的孩子的差距,就一天天拉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一进入三年级,成绩出现断崖式下滑的原因所在。
想破解“三年级现象”的前提,保证孩子拥有良好的专注力,至关重要。
人类产生注意力的最高部分是大脑皮层,而大脑皮层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到调节、控制作用,会主动地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前额叶对控制注意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情绪化的状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前额叶受抑制或者发育不成熟影响,导致注意力很容易受大脑杏仁核的控制。
在专注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导致分心走神,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专注力,提升学习效率,就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相关的锻炼和引导,提升大脑神经元连接,促进大脑前额叶皮质信息传递。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通过多点位的脑电训练,锻炼大脑前额叶皮层及神经元网络,为孩子的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孩子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提升训练方案,通过专业仪器,对孩子训练过程中的用脑状态进行实时的反馈,将我们看不到的生物活动通过精准的数据来展示,采用多方位训练模式,对孩子相关脑区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监控能力。
很多家长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孩子的自律性太差了,学习总需要我监督,如果能够自己主动学习,那该多省心啊!”
不少孩子在“写作业”这件事上,与父母不断开启拉锯战。父母身心俱疲,孩子痛苦不堪。
这背后跟父母过度的插手,频繁的催促,过度的管控,有很大关系。
看过一期《超级育儿师》,对里面的小男孩龙威,印象深刻。
他每次写作业时,妈妈就守在旁边。
妈妈叹一口气,他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妈妈声音大一点,他脑子便一片空白,做不出来。
整个过程,他作业写的提心吊胆,不是担心出错,就是害怕妈妈骂他。将本该花在学习上的心思,全耗在察言观色上。
有些孩子十分依赖父母,不仅要父母督促着完成作业,甚至要家长帮忙做作业。随着孩子年级越高,来自家长的外力作用越弱,孩子学习跟不上,就逐渐掉队了。
想让孩子主动学习,父母要意识到2点:
01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负责
家庭作业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当父母不停唠叨时,家庭作业就变成了父母的责任。
优秀孩子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懂得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作业负责,而不是从他手中夺过写作业的职责。
烟台市高考状元傅子聪,采访中就透露:
自己的父母从不陪写作业。而是给他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可以专注学习。给他自由做主的权利,让他规划管理学习。
遇到难题,父母不是帮忙解答,而是让他自己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让他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父母不干涉孩子的作业,不是不负责任,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呵护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02让孩子拥有平和的家庭氛围
孩子写作业的过程,父母不去频繁催促、说教、控制、干预孩子,让他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
不唠叨、不提醒、不指责、不发火,仅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家长可以做好记录,记录孩子完成哪项作业花费多长时间,记得越详细越好。等孩子完成后,可以带孩子一起总结反思。
02自我管理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孩子自己动手做,让孩子在手眼协调中,促进心智的发展,“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值得父母们深思。
电视剧《消失的孩子》,里面的男孩袁午,学习好,但动手能力差,妈妈却不以为意,反而大包大揽帮他做好;
袁午不善交际,妈妈会直接帮他择友、交友;
袁午遇到难题,妈妈都直接帮他处理好,充当私人管家。
虽然顶着“名校学霸”的光环,但袁午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生存能力,却一塌糊涂。
大学毕业后,他无法融入到同事中去,不懂如何与上司相处,也不会处理生活突发状况。
父母对孩子的无微不至,实际上挤压了孩子的成长空间,让孩子遇事容易变鸵鸟,无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一位复旦大学教授曾说:
“越厉害的父母,越要学会收拢翅膀,因为成人的厉害,会变成孩子发展的天花板。”
深以为然!
研究表明:拥有父母充当“脚手架”(从旁辅助)的孩子,更能完成没有父母就完成不了的任务。
智慧的父母,会懂得“放手”,坚持“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让孩子多动手实践,孩子反而会不断取得进步,获得成就感。
父母以爱和智慧,陪伴孩子度过"三年级现象",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