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孩子贴上抑郁症的标签?

发布时间:2024-11-21 06:00  浏览量:9

读书分享时,伙伴们讨论了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青春期出现抑郁休学状况,该不该给孩子贴上抑郁症的标签?

这真是一个很多家长都思考过但又经常会困惑的问题。因为这个标签,其实就是接受了医院诊断的结果,后续就会带来相应的治疗,治疗过程又会引起父母新的焦虑:用药会伤脑吗?会不会必须终身服药?有人不用药也可以治愈,我们为什么要用药?

同意贴标签,也就是接受医生诊断的父母认为:贴上标签之后,也就是确诊之后,会让一直焦虑不安的孩子安下心来,甚至产生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治愈。

不同意贴标签的一方认为:标签贴上以后,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后果。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可能会因病获益,无法从这个消极应对模式中走出来。

我觉得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

因为贴上标签之后,会大大减轻孩子的压力。在没有确认生病之前,父母可能会对孩子有许多评判。即认为孩子厌学休学,是主观不愿意努力,想偷懒,想逃避学习压力。这就使亲子双方处在了对立面。

当父母认可了诊断结果,在父母跟孩子中间形成了一个新的沟通介质,即疾病成为了双方共同要面对的敌人,就把双方从这种敌对状态里解放出来,为后续改善关系打下了基础。

有句话说: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去战胜疾病,而不是去战胜孩子。指的就是这种亲子之间由互相敌对变成"同仇敌忾"的过程。

不同意贴标签也确实有道理,因为医疗介入有时并不会很快改善症状,或者改善了症状,却提升不了动力,孩子依然不愿入学,令人怀疑其效果,而用药后的副作用有时非常明显,让孩子更加痛苦,似乎加重了抑郁症状。

在陪伴女儿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主要依赖用药的问题:解决了症状,但对社会功能恢复改善不大。

孩子吃药几年,随着环境和状况变化,治疗方案也不断调整,孩子精神状态不断好转,认知也越来越清晰,但学习动力依然不足,也缺乏社交意愿,除了偶尔出门,平时也几乎不锻炼。

和她交流时,我问她做事没动力,到底是疾病残留的症状,还是单纯心里的抗拒?她略一思考说,纯粹是因为自己懒。可这个懒,也可能是病症呀。

这让我陷入困境,我不敢确认,是否因为对疾病的依赖,让她找到了舒适区。只要遇到挫折,就随时退回舒适区?这种情况下,要怎么样把她往前推呢?

其实,贴不贴标签,贴了标签之后是否有益处,在这个中间只要引入一个参数,所有的问题就都有解,这个参数就是亲子关系的改善。

首先,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给孩子贴标签,有可能是有害的。

比如,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现症状,带孩子四处求医问药,逼着孩子按时吃药。这其实就是控制一被控制的亲子关系模式在继续。

因为父母跟孩子关系是极不对等的,孩子一直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这种模式不改变,即使用药有用,但也很难让孩子快速康复。

亲子关系不好,不带孩子治病不贴这个标签,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疗愈过程。

比如有些父母坚决不承认孩子已经生病,不同意孩子需要治疗。

这种情况跟上面的情况一样,父母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是要操控的,孩子的身体,他不能自已做主。他生病与否,也不是靠自己的感受说了算。

这种模式下,孩子除了靠让症状持续,来对父母进行反抗,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来突破关系的束缚了。

所以表面看,大家争论的是孩子需不需要就医的问题,实际上,改善亲子关系才是关键。

如果改善了亲子关系,孩子能够配合积极治疗,父母持续提供情感支持,不再给孩子反向作用力,康复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而在亲子关系改善的情况下,如果不愿意求助医疗手段,父母也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做心理治疗、参加社会活动等各种方式,慢慢帮孩子走向康复。只要不是重度抑郁,不吃药的情况下,康复也是有希望的。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