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妈妈做家务的声音,是自然界的江河湖海,是万物齐一
发布时间:2024-11-27 13:13 浏览量:8
《好东西》真的有点东西,我坐在影院中时不时地被逗得前仰后合,又数度悄然落泪。
绵密的细节频繁戳中我,各种情绪如潮水般汹涌,可当我想要将这些感受付诸笔端时,又觉得有千头万绪,一篇文章实在难以尽述。
故事背景设定在充满烟火气的上海石库门,以三个女性的亲情友情为轴心轴线展开,人物、事件都围绕着她们徐徐铺陈。
刚离婚的单亲妈妈铁梅(宋佳饰)带着9岁的女儿王茉莉(曾慕梅饰)搬进弄堂里生活,结识了充满活力的乐队主唱小叶(钟楚曦饰),朝夕相处中,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从陌生逐渐亲密。
影片中最动人且富有哲思的一个场景是“声音蒙太奇”:小叶用专业设备录制了铁梅做家务的各种声音,让茉莉辨识。
平日里,那些被我们完全忽视、甚至视作恼人噪音的声响,在茉莉的奇妙想象中,完成了一场华丽变身:
蔬果丢进水盆,是海豚滑入水;
吸尘器在打扫,是龙卷风袭来;
煎蛋时油花飞溅的滋滋声,茉莉幻化成了汹涌澎湃的暴风雨;
妈妈掰芹菜、修水管的声响、晾晒衣服的动静,在她的世界里,是奔腾的泥石流,是浩瀚的江河湖海,是世间万物齐鸣……
自然的雄浑壮阔与家务的细碎平凡,形成了温柔又强烈的鲜明反差。
小叶在笑,茉莉在聆听,而我,泪流满面。
对单亲妈妈铁梅而言,对于众多被繁重且常常被忽视的家务琐事消磨掉大把时光的女性来讲,这是一种对长期“未被注意”的家务活的暗示和表达;
也可以是一种改变:如果从前觉得家务是甜蜜的负担,那么从这一刻起,妈妈是否可以换一种视角,将其看作是一种身体与心灵在不同时空的瞬移、一种精神的穿越?
对孩子而言,当享受整洁有序的温馨,会不会联想到耳中壮丽山川、江河湖海,是妈妈忙碌于厨房烟火、家务整理的细碎时光?
导演如此设置,无疑有着深刻且多元的创作意图,从艺术表达的角度,这是一种对日常生活诗意化的呈现。
貌似微不足道的声音,可以像动物大迁徙那般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平凡琐碎的家庭日常,通过茉莉充满童真与幻想的视角,转化为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自然景象。
看似毫不起眼的细节,实则是生活的底色,构成我们生命体验不可或缺的部分。看似没有成就感的家务活动,却蕴含着无尽的爱意与生活的温度。
有100多种面条做法的山西面,未必比不过法国大餐呀!
导演用蒙太奇手法,打破了现实与想象的边界,引领我们去探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感与诗意。
原来,那些习以为常、最平常不过的家务劳动声音,只要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也能幻化为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而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倾听者自身的思考方式与心境感悟。
茉莉在作文中写,说她“不再幻想”,其实,她本身就是最奇妙的想象载体。
这段场景,让我想起庄子在《齐物论》中所阐述的三种声音:天籁、地籁、人籁:
天籁,无形无声,是从人籁和地籁中悟出的深邃存在,是不可言说的“道”;
地籁,源于大地,是风吹万物孔窍所发出的声音,是大自然的呼吸与低语;
人籁,出自箫管,可以引申为人间音乐, 是人类情感与创造力的声音表达。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 . 齐物论》
正如庄子所言,风吹万物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万物各自的形态和性质不同,并不是风有意为之,一切皆源于事物自身的特性与因缘际会。
因此,我们看待世间万事万物会有千差万别,皆因每个人的经历、视角、心境各不相同。
所以,正如导演在采访中所倡导的那般,我们不妨放松内心那诸多的评判与苛责,以一种更为包容、开放、纯粹的心态去感受生活。
就如此刻,我写着文字,厨房的水龙头在滴水,隔几秒听到一声滴答;风呼啸着从窗缝中挤进来,远处还有汽车驶过……
静下心来,观察,感受,聆听。
茉莉的小名,叫小孩。
小孩可以是参透世间万物的“真人”,女人可以是不够完美的母亲,而所谓的“恋爱脑”,未必完全是负面的标签,或许是提醒我们学会更勇敢地表达爱,感受爱……
《好东西》亮点很多,小马弟(章宇饰)、前夫哥(赵又廷饰)、保安大叔(周野芒饰)都超有戏,是值得在大银幕前花两小时,让你回味无穷的,好东西。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