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学门乐器有没有用”等引热议
发布时间:2024-11-30 15:14 浏览量:7
电影《好东西》正在热映,影片中关于亲子、育儿的表达,带给观众不少思考。年纪最小的“小孩姐”王茉莉,有过很多困惑,比如,学习一门乐器有没有用?在台下当观众到底好不好?写作文要真实还是要美化自己的生活?
说到音乐素养的培养,掌握一样乐器如今似乎成了不少孩子的“标配”,在《好东西》中,小学生王茉莉虽然尝试了学习打鼓,并登上livehouse舞台进行过公开演出,但王茉莉最终还是选择当观众。相关心理专家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生的选择没有高低之分,做观众,能获得宁静的满足,而做鼓手,则面临绚烂的挑战,人生可以选择当观众。
【现象】
“选择当观众”引发网友热议
影片《好东西》聚焦王铁梅(宋佳饰)、小叶(钟楚曦 饰)和王茉莉(曾慕梅 饰)三位不同阶段、不同年纪的女性,她们分别代表了女性从孩童到青年、中年的三个重要人生阶段,她们有女性个体成长的表达,还有让人感觉温暖、自在的友谊、互助和彼此理解。
其中,王茉莉是在作文里写下“不再幻想”的9岁小孩,坦诚直接地表达那些成人世界已经被矫饰、掩盖的真实。她原先就参加了乐团,但并非乐队成员而是观众,在有大型活动时负责在台下鼓掌。母亲王铁梅鼓励她学习打鼓,虽然她一开始不愿意,但在跟一个乐队鼓手接触后,也想尝试获得音乐治愈的力量,学习打鼓后并克服紧张而参加了乐队演出,但其后她向母亲王铁梅表示,还是想做观众,这得到了王铁梅的支持。
王茉莉清醒而主动的选择,以及母亲的支持,都被很多网友热议。有观众表示,想起了自己从小学琴的痛苦,每每向家里表示不想学,家里不是劝他“要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就是“都学到这分上了,坚持坚持就好了”等等,佩服王茉莉的勇气,也羡慕她有这样开明的母亲。
而且有趣的是,在电影路演过程中,曾有观众提问饰演王茉莉的曾慕梅“拍完电影,喜欢上打鼓了吗?”曾慕梅也淡定回答“好像没有”。这一真诚回答也被网友点赞为“这也太王茉莉了”。
【分析】
“做观众”是遵循内心的自主意愿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咨询心理学家陈志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王茉莉从“舞台中央”退至“幕后观众”,实则是遵循内心的自主意愿,是一种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自主决策。在心理学上,自我决定理论指出,个体存在自主、胜任与归属这三大基本心理需求。
以王茉莉为例,最初她在母亲的鼓励下尝试做鼓手,此时外部驱动力介入,但她内心抵触,这表明其自主需求未得到充分激发。然而,当她接触鼓手并了解到音乐的疗愈力量后决定尝试,这源于她内心对音乐新价值的认同,开始倾向于自主选择。最终,她选择回归观众身份,是她综合考量自身在表演情境中的感受,如舞台压力、他人期待等因素后,自主判定发现,“观众角色”更符合她自身的舒适区,从而满足对生活的掌控感。
陈志林认为,这其实与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职业选择相似,有人放弃高薪但高压的岗位,投身于小众且自由的岗位或职业,看似从“舞台中央”退至“幕后”,实际上是在遵循内心的自主意愿,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实现自我决定的力量。
做观众与做鼓手,人生收获各不同
就“观众人生”而言,陈志林认为,在“旁观者效应”的社会心理学语境下,观众作为群体的旁观者,虽置身事外却能冷静观察舞台上的万象。生活中就有许多“观众型”岗位,比如文化活动的志愿者,他们虽未登台表演,却能在近距离地辅助中通过观察汲取知识和经验,这类人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较低的焦虑水平和较高的包容度。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选择做观众,是退一步的想法。但陈志林表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深度剖析会发现,选择做观众并非仅仅满足低层次需求,在“社交”层面上,观看演出和参与集体观赏活动,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交流互动能够满足社交需求。
从“尊重”需求的角度来看,作为有鉴赏能力、能够给予艺术反馈的观众,他们的评价备受重视。在更深层次的“自我实现”方面,部分资深的艺术鉴赏者,以纯粹欣赏的视角洞察舞台,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滋养,得以实现自我超越和追求审美至高境界,就如同那些热衷于画展、在一幅幅画作前沉思感悟的人,收获属于自己的精神升华。
毫无疑问,“鼓手人生”则要面临“聚光灯效应”,以及成长挑战。
陈志林表示,站在舞台聚光灯下的鼓手,容易受“聚光灯效应”的影响,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审视,继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产生紧张和焦虑。然而,这种情境也能够锻炼其强大的心理素质。每一次克服演出失误、应对苛刻点评后的蜕变,都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在收获掌声和赞誉时,满足归属与尊重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并且长期处于舞台中央,性格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果敢,但同时也需要持续应对职业倦怠、创新瓶颈等问题。
因此,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后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些选择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更有力地支持。
【专家建议】
应在孩子成长的多变棋局中巧妙布局
另外,陈志林也指出,在影片《好东西》中王茉莉才9岁,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理论来看,正处于儿童青少年期的王茉莉,在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探索自我同一性。在她探索音乐角色的过程中,最初学习打鼓,可视为“同一性获得”的尝试,而后来回归观众席并非失败,而是对探索路径的修正。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可能会从热衷绘画转向体育,家长要明白这是孩子在探索自身专长、明确‘我是谁’的过程。”陈志林指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描绘了人生的八个阶段及其发展任务,所以在孩童成长期,家长应避免过早地给孩子定性,而是给予足够的试错空间,帮助孩子在多元的兴趣领域中找到稳固的自我同一性基石。
另外,他还建议家长运用积极心理学促进亲子沟通。陈志林以王茉莉为例,建议家长应像王铁梅那样积极关注孩子尝试过程中的闪光点。在王茉莉学习打鼓期间,技艺的进步、初次登台的体验都是她的成就,即便她最终选择成为观众,但她展现出的勇气和坚持都值得称赞,“在日常的亲子相处中,将孩子的每一次转变,都视为其成长的印记,用赞扬和鼓励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才能帮助孩子勇敢面对变化,拥抱成长”。
陈志林表示,从《好东西》里王茉莉的故事可以看到,人生的选择没有高低之分,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台下,无论是孩子的每一次尝试还是转变,都是人生丰富多彩的体现,家长应依据科学的理念,在孩子成长的多变棋局中巧妙布局,理解并支持孩子的选择,帮助他们在探索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