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大,见“微”知百年

发布时间:2024-12-03 08:52  浏览量:8

请看...!

你是否见过

一百多年前的显微镜?

斑驳的古铜色

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

岁月留下一道道痕迹

彷佛是时间一声声低语

诉说着山大精神传承百年的故事

这架显微镜的“主人”叫王汉青

他是齐鲁大学医学院

1919年毕业的学生
在百年校友门落成之际
王汉青的孙子、孙女
王幼来、王理来兄妹

将其捐赠给山东大学

我的爷爷王汉青是齐鲁大学医学院1919年的毕业生大伯和二伯之前分别在齐鲁大学学习医学和药学妈妈毕业于齐鲁大学经济系家中两代有四位齐鲁人。爷爷当年使用的一台显微镜,之前一直由父亲留作纪念,现在想捐献给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我想,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捐献者王幼来

一台显微镜,三代齐鲁情

这份特别的礼物

是一种精神与智慧的传承

它穿过世纪的尘埃

见证着山大医学发展的风雨历程

时光追溯

校友门的历史缩影

在历史的长河中

校友门不仅是山东大学的标识

更是百年医学教育的缩影

1924年,为纪念齐鲁大学的前身——

登州文会馆创办60周年

千名校友捐资建起了校友门

这座门,见证了齐鲁医学百年光阴的变迁

承载着无数校友对母校的眷恋与祝福

1924年6月,校友门落成

校友门北面刻有“齐鲁大学”四字

南面刻有“校友门”三字

均为清末状元、教育家、书法家

王寿彭先生手书

百余年栉风沐雨,学校历经变迁

校友门岿然矗立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

齐鲁大学合并后,成为新的山东医学院

1985年,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

2000年,山东大学

与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

三校合并为新的山东大学

校门北侧齐鲁大学的铭牌几经更迭

“校友门”三字始终未改

阳光下黑底金字温柔典雅

光影流转之间

它悄然内化为山大医学人心中的图腾

书法家舒同同志手书“山东医学院”匾

舒同同志手书“山东医科大学”匾

毛泽东主席手书“山东大学”匾

时光传承

校友门下的精神注脚

这不仅是一扇门

更是一座桥梁

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连接着校友们的心

每一位校友的故事

都是校友门历史的鲜活注脚

都是山大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侯宝璋

中国病理学先驱

他的足迹从齐鲁大学出发

跨越重洋,学成归来

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医学的纽带

他的一生

是对医学科学无尽探索的见证

也是对母校深情的回馈

抗日战争的硝烟未散

乔柏生毅然投笔从戎

从军医到病理大夫

他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在病理科的科研领域

他带领团队走在前列

用行动诠释了

医者的大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医术精湛、树德育人的

标杆式好医生邵建华

从医60余年

如今虽已年逾八旬

却依旧坚守在工作第一线

“带着感情下病房,想着患者开处方”

是他的座右铭

他用精湛的医术和

认真负责的态度

践行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无数校友的故事

如同时光的纽带

将个人的命运与母校的发展紧密相连

将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梦想交织在一起

他们的精神

如同校友门一样

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山大医学人

在从医的道路上探索与前行

时光见证

山大医学的蓬勃发展

岁月流转,校友门静静伫立

它不仅是一扇门

更是医学教育变迁与发展的见证者

我们看到了厚重历史滋养的齐鲁医学院

从1864年的登州文会馆

到20世纪30年代享有

“北协和、南湘雅

东齐鲁、西华西”的盛誉

历经岁月洗礼

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山大人的成长

如今,新时代的山大齐鲁医学院

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

推进新医科建设

“医学+”的创新成果丰硕

展现出无限的活力与潜力

写下,我与山大的故事

·

校友手写信和山大日记

·

百载校友门,齐鲁风华韵

校友门与“校友们”

都是百年时光的见证者

缘起,一往而情深

一朝入此门

此生便为山大人!

接续传承“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

齐鲁医学精神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为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建设

贡献山大力量!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