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费日结,莫让亲子关系成“交易式”联系

发布时间:2024-12-06 20:21  浏览量:10

□朱祚钰(上海财经大学)

近日,湖北一博主在视频中分享自己“大学生活费日结,50元一天”的经历,引发热议。她母亲认为:“今天把钱花完,明天不至于饿死,且能知道女儿每天几点起床。”视频走红后,当事人替母亲辩解说,母亲是因为了解她的性格才做此决定,而且这使得她每天和母亲都有联系,增进了亲子沟通。(12月5日 头条新闻)

生活费发多少、怎么发一直都是在家长和学生间热议的话题。有家长选择日结生活费,也有家长选择一次性给清四年的生活费。生活费日结,本反映了家长希望提高与孩子联系频率的愿望,但这种依靠金钱为纽带的联系难免沦为形式化沟通,还会阻碍孩子的独立成长。用情感的深度联结代替“交易式”联系,才是亲子间的相处之道。

孩子上大学后,往往因为和父母距离变远、共同话题变少而降低和家长联系的频率。从高中升入大学,父母本就因孩子远行、生活重心变化感到很不适应,孩子对家长单方面的变“冷漠”更是加剧了家长的悲伤感。日结生活费让孩子每天都能和家长说句话,汇报一下今天的行程和花费,家长在线上也能陪伴孩子线下的生活。这其实体现出了家长对孩子的思念之心和关爱之情。

但生活费日结容易使亲子关系陷入“任务化”的沟通模式。将每天的生活费与亲子交流绑定,表面上确实增加了孩子与父母的对话频率,但这种“任务式”的沟通往往缺乏情感的温度,更多停留在“花了多少钱、做了什么事”的流水账式问答上。这反而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觉得父母过多干预自己的生活,甚至可能会逐渐将“日常报备”视为负担,每天敷衍了事。浮于表面的交流代替了真正的感情沟通,家长从爱的起点出发,却将孩子推得更远。

日结生活费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如果父母选择月结或半月结生活费,孩子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开支可帮助他们预演今后领工资的生活,对一笔钱合理规划,量入为出,不过度花钱以至于到月末生活窘迫。即使偶尔花超,一两次吃了“苦头”后便会倒逼孩子尝试理财。日结生活费实际上还是在模拟高中的生活模式,家长每天保证孩子的饭钱,若有其他额外的花销,孩子就要掌心向上。花销日结会促使花销日光,反而失去了对整体消费的规划能力。在培养理财观念的宝贵时机错失了机会,等孩子进入社会可能会吃更大的苦头。

家长应当明白,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独立、尊重和真诚沟通基础上的情感联结,而非建立在以金钱作为维系工具的交易式互动上。家长不妨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深度交流,和孩子聊聊他们的困惑、未来规划等,这种深度的沟通才是真正能陪伴孩子走向成熟的力量。与此同时,大学是孩子尝试独立的一个过渡机会,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培养理财意识,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准备。家长可以改变生活费发放的方式,如逐渐采用周结或月结的形式,锻炼孩子规划开支的能力。适度放手让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节奏,比父母每日监督花销更有价值。

管钱本是手段,育人成才才是目的。家长在关爱孩子时,不妨多些信任与放手,给予他们试错和成长的空间。通过建立平等、独立的亲子关系,代替单纯以金钱为纽带的控制模式,才能让孩子在大学阶段真正迈出独立的一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