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 “亲子影院”:教育与陪伴的“粘合剂”
发布时间:2024-12-09 16:26 浏览量:8
万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观影行为中儿童这一群体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娱乐和消遣,而是希望能够在电影中找到更多的思考和感悟。这种成熟化的需求侧面推动了儿童电影向“全龄化”趋势发展,创作者更关注能产生跨越代际、共情对话的交集点,借此使得电影更具深度和广度,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嘉晖
图片 | 网络
儿童电影的代际消弭
我国儿童电影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动画片的故事性逐渐增强,儿童本位的创作原则也脱离了成人的强势介入,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始终无法摆脱代际差异所带来的“自以为是”。代际差异生成的背后是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演变的合力。步入新世纪后,动画片类型的儿童电影强势占据中国儿童观影市场,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看似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成人介入,但其缓慢的叙事逻辑也无法获得家长群体的共鸣,便发展成另一个极端。
儿童电影所呈现出的全龄化观影前景,本质上是文本创作的最大兼容定位。一方面,儿童电影的成人化创作能够调动陪伴孩子们观影的家长群体产生独立的思考与共情的呼应,从而不以“幼稚”“无聊”等标签评价影片。一些成年人能够理解和欣赏的元素,如多元复杂的情感情绪、隐喻暗讽的情节内涵等,使得影片从儿童视角的简单视听故事转变为成年人视角中值得深思的哲理话题。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影片的童趣色彩,又赋予了作品更加丰富的解读空间。另一方面,部分原本就为成年人设计的动画电影,在核心剧情逻辑与艺术画面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低龄儿童的接受能力,从而创作出满足儿童“坐不离席”这一基础要求的电影作品。如影片《头脑特工队》,用色彩与人物外形设计吸引儿童观看,用主题升华与人物性格的探讨引发成年人的共鸣,从而实现了“一语双关”的创作目的。
儿童电影中对亲子关系的观照是促进代际消弭的另一重要创作手法。亲子元素的融入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旨在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近些年,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电影,如《外太空的莫扎特》等,更注重对亲子关系的深度思考与呈现,它们更像是一场从孩子角度出发,与父母进行的真诚而深刻的对话。这类电影用孩子的视角揭示出日常生活中被成人世界忽视或误解的情感细节,在这类电影的故事结构中,儿童的角色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梦想。
亲子影院的关系塑造
在探讨观影多元化途径中,亲子影院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家庭互动模式,已伴随儿童成长命题多年延展。时至今日,亲子影院虽仍具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这种观影模式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乃至亲子关系的塑造仍具备较高的研究与推广价值。
现如今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影将观影仪式感大大削弱。手机碎片化信息的日常性获取将“共同空间”和“集体观看”不断弱化。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亲子影院在技术层面的形式化更新并没有丢失其沟通疗愈的重要作用。因此,“亲子影院”不仅是一种观看手段方式的空间回归,更是一种建构伦理感情的本质回归。“亲子影院”亦突破了家庭这一空间的局限性,拓展到更广阔的影院、广场、书店等场所,成为教育与陪伴的“粘合剂”。
中小学影视教育中的观影文化塑造
2023年底,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实现全覆盖”。中小学影视美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浸润学生心灵与成长的重要抓手。
“校园亲子影院”成为消除媒介素养教育代际鸿沟的重要落脚点,是未来中小学影视教育与美育浸润的重要桥梁。开展“校园亲子影院”活动,可以借助影片的放映、与主创或者老师、同学的映后交流以及影视拍摄制作体验,形成从“观看”到“表达”再到“创作”的闭环,一举多得地发挥出影视的教育与浸润作用。通过亲子观影活动,能够让多组家庭互相碰撞教育理念,让家长之间进行横向交流与参照比较,从而对自身的亲子教育行为产生反思。
儿童电影是带领孩子们观看世界的眼睛,而电影本身具备强大的美育能力,对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会有所塑造,达到美育浸润的教育目的。当然,这一美育价值的实现,必然要求创作者要真正深入儿童内心深处,俯身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过往,一些关注儿童成长的电影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人物为蓝本进行改编,社会热点和身心健康均有涉及,如留守儿童、校园霸凌、孤独症等问题,这类影片大多为纪录电影,常出现在电影节或影片交流的活动现场,在影院内往往因话题过于沉重,不会成为家长带领孩子观看的第一选择。实际上,如果能基于此类创作进行观影前后的良好互动设计与问题思考引导,那么能取得的效果将比单纯地观影好很多。
当前,在大力推动“美育浸润行动”的大背景下,全国多地都在支持各中小学因地制宜开展“校园影院”“微电影节”等多种活动。与此同时,中国儿童电影以更多立体、丰富且饱满的人物形象,融入更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致的动画效果,吸引了伴随着数字产品成长起来的“Z世代”儿童的喜爱。为提高家长群体对影视美育的重视,学校需搭建联动密切、常态稳定的家校合作平台,“校园亲子影院”则为现有实践成果下可复制的最优选择。
未来,影视教育肩负推动我国从影视大国走向影视强国,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与任务。我国儿童影视创作者和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者须融会贯通,深入扎根中小学教育实践一线,以“儿童本位”“学生本位”的视角,更好地进行影视创作和教研设计,从而真正以影像的美育力量浸润和助力儿童的成长。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9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万象 | “几分钟看电影”短视频为何备受追捧?
见地 |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