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再见爱人》? | 睡前聊一会儿
发布时间:2024-12-09 22:15 浏览量:6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这段时间,一档名为《再见爱人》的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就话题不断。争议的焦点,是“里面的人想出来”的婚姻围城,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再加上场内外主角们的娱乐花边,乃至家庭伦理、人际交往、亲子关系等问题的持续发酵,讨论的边界甚至蔓延到了社会公共场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和前几季节目相比,这一季并没有什么“颠覆性的新意”,依然是“真人”与“秀”的路数:三对“婚姻存在危机”的嘉宾,互相倾诉、彼此画像、结伴旅行,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婚姻的过去与现状,最后给自己、给对方也给观众一个关于未来的交代:好聚好散,或是破镜重圆。
节目海报。图源网络
那么,为什么这一季“流量泼天”?归根结底是节目中个别言行“夸张”、桥段“炸裂”、故事“离奇”,在带给观众所谓“理性的思考”外,多了些“情绪的波动”。客观而言,“戏剧的核心要素在于戏剧冲突”。一定程度的故事冲突和审美分野,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对应的“座席”,更有代入感。只不过,“相爱的美好”还没来得及体会,就被“龇牙咧嘴”“痛不欲生”带偏了节奏、转移了视线的,恐怕不在少数。
“这难道是真的吗?”看到节目中的一些极端片段,有观众自然而然萌生疑问。的确,当进退维谷的婚姻现状掺杂进性格不合、性别对立的因素,当讨论情感“隐秘的真相”让位于窥探生活隐私的细节,当理解问题的不同视角演变成肆意评判、指责的网络暴力……或许,我们不该武断地排除“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只不过反观日常,一旦声音不再理性、观点不再平和,任由冲突放大、矛盾激化,于人、于己、于事都无补。
“有人看乐子,有人照镜子。”经过这么多年互联网舆论场的浸染,很多网友已经对所谓热点形成了相当的免疫力、辨识力,知道被刻意裁剪的生活代表不了全貌。就此而言,与其讨论综艺是不是剧本、人设有没有崩塌,剖析“事情”背后的“舆情”或许更具意义,也更有价值。从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爱与被爱的人之常情,观察不同人在婚姻与现实里的纠结与挣扎,了解个体意识、家庭观念和社会共识的张力与粘合力,体会情感表达、情绪沟通和精神支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重要的是,接纳不完美与高期待同时存在、时刻发生的事实。洞察、思考与启示,而不是琐碎、争执与宣泄,或许才是节目最大的意义所在。
当然也要看到,婚姻场里或许还讲“感情”,生意经里可不讲“交情”。正片、沉浸版、抢先版、加更版、悄悄话……讨论热火朝天,相关的市场也热气腾腾。有观众表示,“八百年不看综艺的我,为了节目充了会员”。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只给别人的离合付费,而不给自己的聚散付出,恐怕多少有些南辕北辙。
流量固然是红利,但也很“锐利”。节目组声称“真实地展现亲密关系的不同样本,理性探讨正确的婚恋观”,同时提倡“以多元视角讨论亲密关系”。是在夯实情感还是解构婚姻?是在凝聚共识还是割裂群体?或许不该过分解读,但置身芜杂喧嚣的网络世界,当鸡毛蒜皮的议题频频抢占眼球,我们尤需多几分警醒理性,避免丧失对注意力和判断力的主导权。
这正是: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
点点滴滴,长长久久。
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