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崩溃曝光10岁儿子写作业全过程,写了6小时,家差点被折腾散

发布时间:2024-06-19 01:50  浏览量:25

这两年,被娃写作业整崩溃的父母不少,我身边的宝妈也经常吐槽,每次检查完孩子作业,都感觉像在渡劫。

这不,最近有个妈妈含泪分享,她是如何在一个晚上,从慈祥好母亲,气的理智丧失,半夜把孩子赶出了家门。

17:30:孩子放学,妈妈问作业写的怎么样,孩子回答写了一部分。

18:30:吃完晚饭,孩子开始写作业。

19:30:今晚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语文抄写,根本不需要动脑,可1小时过去,孩子却写了很少的内容。

更气人的是,房间弄得乱糟糟,地上散落一地的各科书本,让他收拾,却磨磨蹭蹭,像个缺电的机器人,又花了25分钟。

20:00:孩子重新写作业。妈妈外出买面包,出门前叮嘱孩子要认真。

21:00:妈妈回家,孩子作业还有一部分没完成。

23:20:作业上交,2个多小时,孩子只写了一面作业,还没按照老师要求书写。

错误很多,句子仿写3句错2句,词语解析3句2句有问题,字迹还特别潦草。

23:25:妈妈火蹭就上来了,一气之下,把孩子赶出了家门。

23:36:远在异地的爸爸打来电话,指责妈妈太不理智,她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拿着电筒在小区里疯狂找娃。

还好,最后有惊无险,孩子没出什么事,也没走远,就在小区溜达。

看到孩子回家,爸爸的情绪好多了。

可妈妈却觉得,自己这么累,却没有人关心她此刻的情绪。

01

父母的情绪问题

大多源于内心“太累”

帖子发布后,有很多人关注留言,并且指责妈妈的声音居多,说她情绪不稳定,将一个小孩大晚上推出家门,出事了怎么办。

说实话,我也觉得妈妈的做法有所欠缺。如果孩子真出了事,悔之晚矣。

不过孩子磨人、油盐不进的时候,确实很难做到百分百冷静。

毕竟我们也是正常人,有情绪的波动也是很正常,面对自己的娃,爱之深责之切嘛。

所以,于其指责他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父母濒临崩溃的情绪背后,那些无处释放的压力和累。

01.

委屈、抱怨的累

这位妈妈的帖子,经常事无巨细地记录孩子写作业的情况,足以见得她在教育上很用心、细心。

可即便她做了那么多,也强调了那么多次,孩子依旧无动于衷,拖延又不认真。

加上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更加重了这份育儿的责任和辛苦,当她被这种委屈、抱怨的情绪裹挟,很容易就会失控、丢掉理智。

02.

不被理解的累

有句话说的好“有些父母的求助过程,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正确’。”

妈妈有勇气,公开讲述自己“崩溃”的瞬间,不是找骂,相反是太渴望寻求理解和安慰。

就像她最后说的,安抚了爸爸和孩子,却无人关心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崩溃的不是娃的表现不如意,而是我们站在前面,回头却身无一人。

03.

无限放大小概率事件的累

很多父母一辅导孩子学习作业就冷静不了,还有个原因,是心理学上讲的“无限放大小概率事件”。

生养孩子责任太大了,有责任心的父母,会很容易放大一件小事,衍生出诸多的焦虑。

比如,从孩子写作业拖延、不认真,联想到成绩不好,中考会被分流,只能去技校,未来无望……

其实,想的越多,焦虑越满,就越会放大情绪。

有个留言说的很对“你是把对生活的恐惧,太多投射在小孩身上。”

02

现在很多人都抱怨父母太难了 ,但其实孩子也不容易。

心理学家Juliette Virzi,采访了很多在易怒家庭长大的孩子,总结出15种常见的性格:

“不断道歉、想得太多、特别害怕让别人失望、控制欲、照顾所有人、很难做决定、忽视自己的感受、永远取悦别人、觉得自己是生活的配角、没有安全感、觉得别人的行为总是有深意的、拒人千里之外、很容易玻璃心、帮别人收拾残局、善解人意。”

所以,父母突然间爆发出来的坏情绪,即使你日后说再多的对不起,都于事无补。

别看孩子默不作声,但很多东西他们都会牢记在心里,成为潜移默化的一个影响和伤害。

知乎有个问题“情绪不稳定的父母有多可怕?”

有个答友说:可能会将孩子的内心打的千疮百孔,扣上可能一生都无法解开的封印。”

他讲起一段回忆,之前有个家庭聚会,亲戚的小孩跟着爸爸去参加。

没开席的时候,他用爸爸的手机玩游戏,手机快没电了,爸爸催促他去充电,孩子不愿意,就跟爸爸讨价还价。

没想到的是,爸爸随手一耳光重重打在孩子的脸上,表情非常可怕。

这时候再看孩子,就像一只被激怒的猴子,握紧了拳头,涨的满脸通红,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大哭大跳,不停的跺脚。

答友说,目睹了整个过程,很为那个孩子心疼和难过,幼小的他,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

这时候他终于明白:这个孩子为什么那么强壮在学校还会被欺负,为什么会成为亲戚口中不乖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害怕游泳池,为什么给他钱他都不敢去买东西,为什么脸上永远看不到笑容,为什么从不主动开口说话,为什么回答问题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小声……

所以,情绪的“耳濡目染”,要远远大于基因,而孩子的内伤,你是看不到的。

这也应了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的那句话:

“父母造成的伤害效果不只存在于当下,它贯穿岁月,像针一样深扎在孩子的心头。”

03

好的教育

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我相信多数父母突然爆发的情绪,都是出于着急、不安、焦虑,希望孩子好,少走弯路,能够拥有世俗标准,过上所谓顺遂、优秀的人生。

只不过,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种的因不同,结的果也不同。

在《生命.成长》访谈节目中,作家金惟纯有个观点我很赞同:好的教育,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他认为,你不能说,我要提供孩子最好的教育,然后把孩子教育到,我要想的最好的孩子,这是妄想,是痛苦的开始。

你要把这个妄想放下,每个孩子的“因”不一样,他需要的“缘”不一样,最后的“果”不一样。

最根本的关键是,父母你活成什么样子,你活成不是那个样子,你要用那个方式去沟通小孩,你也累小孩也累。

其实,父母应该好好把自己活好,把自己的生命状态变好,那孩子就不得不好了。

当你把自己活好以后,就会像个磁铁一样,你有吸引力,那孩子每天看着你,就会想,跟你在一起他很舒服,他看见你活成这个样子,他也想跟你一样。

我的理解是,当你跳脱出“拯救”孩子的怪圈,你自己松弛、不紧绷了,你也会发现,孩子会跟着慢慢变好,至少没你想的那么糟糕。

就像开头那个妈妈,当她能够看到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根源,并努力去解决掉这些根源,她会跳脱出对孩子作业的执念,从“我执”变成“执我”。

比如,看着孩子写作业太累,就放下一些标准,对字迹没那么看重,写完,让娃立马睡觉,自己也好好休息。

有些委屈和苦闷,多跟爸爸倾诉,共同商量办法,转移育儿的压力,这样可能会情绪好很多。

再有,孩子真就一无是处吗?

如果这位妈妈转换个视角,就会发现,虽然娃作业写的不够好,但被赶出门,还能冷静的在园区里溜达,说明情绪很稳定啊。

想起有个网友的留言就很对,也是共享给父母们的建议:

“慢慢来,你不是完美的妈妈,他也不会是完美的小孩,原谅他也原谅自己。

每个孩子肯定也有很多闪光点,况且没有比亲子关系更重要的事。

养孩子的目的不止成才,而是让他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