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在校时间“领跑全球”:学业倦怠的后果, 正在爆发

发布时间:2025-01-03 14:08  浏览量:3

本文授权转自:蓝橡树(ID: blue_oak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

中国学生苦内卷久已,为了跑赢其他人,大家只能不断卷时间、卷作业、卷辅导班,殊不知,高压内卷下,越来越多孩子深陷“学业倦怠”的漩涡,导致心理疾病犯病率与日俱增。救救孩子,需要真正的“减负”和留白。

最近,我刷到一则关于“部分学校试点取消寒暑假”的消息,理由是“家长没时间照顾孩子”。

许多网友表示反对,认为如果没有寒暑假,孩子们的抑郁率只会愈发高涨。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武汉教育局站出来辟谣,表示“这样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放过孩子吧,他们真的需要休息。”这是点赞最多的一条留言。

中国学生的在校时间有多长?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早八晚六的孩子,在校时长超过10小时,这还不算上中学生的晚辅时间,远比上班族的朝九晚五还要长。

让人不禁想问:《劳动法》难道不适用于学生吗?

当我们自嘲自己上班堪比牛马,承受着996和007。殊不知,学生群体稚嫩的肩膀上,背负着“白加黑,365天全年无休,没有工资还得烧钱的学业大山”,一干就得干十几年。

上学比上班还辛苦,是真的苦!

中国学生有多苦?

学业压力领跑全球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学生在校时间是最长的。

让我们看看世界各国的平均在校时长——

美国儿童每天大约6个小时。

德国学生8点至下午2点,平均上课6小时。

日本高中生8:35前到校,下午15:20结束,上课时间不到7小时。

俄罗斯学生8:30上课,下午3:30放学,上课时间为7小时。

泰国中学生8:00前到校,下午15:30结束,上课时间7个半小时。

法国学生早上8:00上课,下午4:00放学,上课时间为8小时。

韩国学生早上8:30上课,下午4:30放学,上课时间为8小时。

八点后上学,下午三、四点放学,是世界主流的上学时间安排。

但在我国,7点多就要求到校,5点多才放学的学校数不胜数,有些学校延时课甚至到6点多,如果有晚自习,那9点放学都是家常便饭。

夜幕降临,昏暗的路灯下,还在大街上拖着疲惫身躯行走的,除了刚下班的打工人,就是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们。

早在2018年,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根据2010年与2015年进行的两次全国大范围调查后,发布的《从应试教育突围——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中小学生课业的三大问题——

1. 在校时间增加

全国小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从2010年的6.7小时增加到8.1小时;中学生的平均在校时间从7.7小时增加到11小时;五年间小学生与中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幅达到了20.9%与42.9%,在校学习时间显著增加,这还没算上这几年推广延时班政策后,增加的时长。

2. 作业时间超标准

中国上海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以每天3.10小时,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孩子总体作业时长达到每天2.82小时,平均每周13.8个小时,位居世界第一;

小学生的作业时间超标率超过66%,初中生的作业时间超标率超过78%;

而在休息日,小学生、中学生的作业时间超标率都在80%以上。

而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中小学生写作业压力报告》也显示,78%的家长每天陪孩子写作业,陪写作业是中国家长幸福感下降的主因之一,也是亲子关系最大“杀手”,75.9%中国家长和孩子因写作业发生过矛盾。

3. 课外补习时间“领跑”全球

课外补习也是中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另一重要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70%左右。

早在2012年的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中国学生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13.8小时,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每周校外学习时间达17小时左右,就已经名列全球第一,远高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值7.8小时。

时至今日,上面的数据只会更骇人听闻。

学业繁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除了精力透支外,衍生出来的其他健康问题也在不断敲响警钟。

中国 8 成孩子睡眠不达标,儿童近视率上升到了 70.6%,还有 70%~80% 的中小学生体态不良……

斯坦福研究:

焦虑症状与学业倦怠呈正相关

中国学生就像两头燃烧的蜡烛:一边是学业压力领跑全球,一边是心理问题的日益高发。

2023年发布的《国民抑郁症蓝皮书(2022—2023年)》中,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患者人群中,有50%为学生。

为什么学生群体患有抑郁症的比例如此之高?

对此,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针对中国学生焦虑和抑郁症与学业之间的关联进行了一项研究。

研究选取了上海市两所小学和三所中学的2070名4-8年级学生,完成了小学生学业倦怠量表(ESSBS)、儿童多维焦虑量表(MASC-C)、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康纳-戴维森复原力量表(CD-RISC)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有效率为95.04%。

研究结果显示:学业倦怠是制约中小学学生学习成绩的严重而普遍的问题。

学业倦怠,在因学业而长期经历高压力,带来身心疲劳,丧失学习兴趣,导致个体情感、态度和行为出现负面变化的一种工作心理状态。容易引发焦虑情绪,感到沮丧、无望和消极。长期的情感耗竭和无所作为,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加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不同于大人认为的“孩子能有什么压力”,现在的孩子从小承受的压力并不亚于成年人。从背起硕大的书包踏进小学开始,沉重的学业压力就如五指山般,压住他娇嫩的肩膀,困住了他原本无忧的童年。

每天天刚亮,睡眠朦胧就得爬起来,打工人都还没上班,孩子的教室里就已经响起早读的朗朗书声。早上四节课,下午三节主课,延时还得再加两节,一动不动要求坐在那一小方桌椅里,日以继夜地坚持挺直背,集中精神,听课、写作业,一坐就是七-八-九-十节课。

换位思考下,自己开会坐两小时都腰酸背痛,你才能感同身受孩子的不容易。

公司是偶尔加班,加班还有加班费。孩子放学则是无缝衔接地“加班”,除了老师牌作业,还有爸妈牌作业加餐,以及练琴、练字、练口语、打卡等等任务,“干作业星人”长年累月一人打几份工,不到深夜都没得喘口气。

上班族还有周末,追追剧、聚聚餐、睡睡懒觉,给自己充充电。但“身兼数职”的孩子是没资格拥有假期的。他们的假期早被五花八门的兴趣班,语数英等学科培训班占得满满的。寒暑假还有加强版业务(考级、夏令营、游学)需要跟进。

如果说这一切都属于“体力活”,那么最折磨人心的“攻心斗”则是没完没了的轮番KPI考核,年度考核、学期考核、月度考核、甚至还有每周考核。不是一个部门,而是多个部门轮番车轮战的考考考,考不好并非只挨一个领导骂,而是老师批完家长骂。说好的“快乐”童年,充斥的都是低头挨骂的画面。

所以说,当代“上学族”心里的苦,分分钟比上班族还苦。

网上有一个段子——

你上班朝九晚六,我上学朝八晚五;

你加班到十点,我写作业到深夜;

你有 KPI 要求,我背着成绩压力;

你面对领导指责,我面对老师批评;

你担心失业,我害怕挂科;

你和同事勾心斗角,我和同学激烈竞争;

你觉得前途渺茫,我不知路在何方。

从出生就活在设定好的各种条条框框中的孩子,在被各种补习班、打卡任务塞满的行程表,精确到每时每分的日常安排的人生中,逐渐磨去了棱角,失去了眼里的光,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于是,患上学业倦怠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被巨大的精神压力包裹住,焦虑、抑郁、沮丧、敌意或恐惧,不仅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对身心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018年,北大曾对第一批00大一新生做过心理普查,结果却让全社会哑然——

30.2%的新生厌恶学习,认为学习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如果让自己选择的话,这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

最狠的是40.2%的大一新生,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活着没什么价值。

而我国的一项大学生心理调研也发现,大一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评估》已经跌落至25年以来的最低谷。

曾经,父母为孩子描绘的蓝图是“好好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可是,当他们童年放弃玩耍,放弃自由,一路过五关砍六将,披荆斩棘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殿堂,却发现,人生不过是从“上学”频道调到了“上班”频道,依旧要为了升职加薪,马不停蹄,疲于奔命。

重压之下,多少苟延残喘的孩子,在濒临崩溃的边缘徘徊。心生倦意的他们实在卷不动了,干脆就躺平、摆烂了。

近些年,“一言不合就跳”极端新闻屡见不鲜,当我们痛心疾首地批判当代孩子心理过于脆弱,扛不住一点点刺激时,却不知道那些因学业起冲突的争吵,可能是学习过载导致的大脑死机,身体崩盘。

这一代孩子不是扛不住事,而是扛了太久,实在扛不住了。

摆脱学业倦怠,

在留白中重拾激情

据光明社教育家分享,一项关于我国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中小学生的厌学率已经攀升至73.3%。

而由此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行为上会出现厌学、逃学、摆烂、手机成瘾等一系列外化问题,另一方面,心理上会使学生出现抑郁、焦虑、自残等症状,进一步恶化还容易走向崩溃的极端。

“学业倦怠”的因素多种多样,涵盖了繁重学业负荷、成绩不尽人意、社交困压、亲子关系破裂、价值观冲突等众多元素。这些情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交织在生活的画卷中,渐渐勾勒出疲惫焦虑这一复杂心理状态的图谱。

而与孩子的“学习倦怠”相映衬的,是父母的“学业焦虑”。

中国父母有个通病,看不得孩子闲着。

总觉得孩子“闲着”等同于“浪费时间”,所以忍不住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当当的,恨不得让孩子每分每秒都活在自己设定好的计划表里,营造“孩子在进步”的假象,借此来消除内心的焦虑。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

高焦虑度的父母有极其相似的行为倾向:过度敏感、过度保护、过度控制,这些都会对儿童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父母有多焦虑,孩子就有多大压力。

面对日趋白日化的显示竞争,父母们不得不鞭策着孩子从起跑线上就开始竭尽全力奔跑,却不曾想过,哪怕再能干的牛马,也会有殚精竭虑跑不动的时候。

其实,人生从来都不是单选题,只是我们狭隘了成功的定义。

除了成绩、名校、好工作以外,独木桥之外的人生,还有朝霞雨露,鸟语花香,诗和远方。

知乎上就有学霸吐露心声——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成绩差的孩子,他们比我快乐多了。”

相比较于经常因为学习不好挨批的学渣,学霸们的苦恼却无法为外人道。因为花花绿绿的奖状,琳琅满目的荣誉称号,永居光荣榜前列的牛娃们,学习已然成了生活的全部。抛开那些光鲜亮丽的虚荣后,他们的童年却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和痛苦。

在《少年说》的综艺里,被誉为才女的李若彬,尽管永远稳居年级前十名,却直言道——“一点都不快乐”。

本该属于花季少女的她,除了肩上沉甸甸的学业压力,密密麻麻的任务清单,见缝插针的刷题复习,童年里别无他物。十几岁本该朝气蓬勃年纪,却已经眼里无光,生活无热爱,感受不到人生之乐。

席瑞曾经在《荒野会谈2》中对“童年报复性补偿”做出过解释——如果一个人在成长中没有“做小孩”,他会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想“做回小孩”。

只被学习填满的童年,单调乏味得让人看不到色彩,不曾享受过一个正常孩子该有的快乐。长大成人后,便容易出现“报复性补偿”的行为,以弥补童年时期物质和情感需求的缺失。

以至于有些人是“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些人却得“用一生治愈童年”。

《家庭作业的迷思》作者强烈呼吁家长们要给孩子的成长留白。留出空间,去发呆、去放松、去休整,他们才能有心力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

正如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说的——“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再繁重的学业,都不应该剥夺了孩子正常享受生活的空间。允许孩子在课业之余,拥有“闲暇时光”去自由安排,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在娱乐中换换频道,在无聊发呆中放空,都有助于促使大脑里多巴胺的分泌,调剂情绪和心理。

对生活的掌握感,会让孩子更热爱生活,热爱自我。

学业倦怠的孩子,背后是焦虑的家长。要拯救孩子,先要改变家长。

我们或许无法摆脱高压的升学内卷,但在这个全民鸡娃的社会风雨袭击下,如何让孩子在一方课桌之余,还能感受到生活之美,成长之乐,是每位父母需要努力为孩子撑起的保护伞。

切记!比起让孩子学得更多,如何让他们走得更远,更为重要。

-每日教育新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