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章含之逝世,临终前留下遗言,洪晃为何说:妈妈是个聪明人?

发布时间:2025-01-04 09:23  浏览量:4

2008年,章含之去世前留下一句话,女儿洪晃在采访中坦言:“妈妈是个聪明人。”

这个聪明究竟指什么?章含之的遗言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洪晃的评价,又在揭示什么样的母女关系?

说起章含之的名字,总让人联想到一个特定的时代,和特殊的家庭背景。

她的故事,要从养父章士钊说起。

章士钊在民国时期,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曾是蔡锷、孙中山的重要助手,后来成了毛主席的好友。

章含之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却是他一手养大的,原姓陈,生父陈度是个早逝的铁路工程师,母亲谈雪卿,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谈雪卿改嫁后,章士钊收养了小章含之,给她取了“章含之”这个名字,希望她“含英咀华,温文尔雅”。

在这样的家庭里,章含之从小,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才华。

章士钊对她严格得像个“教育狂魔”,每天早晨天刚亮,就会拿着唐诗、宋词,把女儿叫起来背书。

小章含之调皮,背不出时会挨训,还得再抄一遍。

可这些教育对她的影响很深,尤其是语言方面,长大后,章含之学了英文,竟成了外交部里有名的语言天才。

她的求学生涯,同样非同一般,中学时,在北京贝满中学读书,那是个西式教育学校,学生们从仪态到谈吐都被要求讲究。

上大学,章含之考进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主攻英语专业。

当时的北外,被视作培养外交官的摇篮,章含之的成绩非常出色,尤其在英语上,更是拿了“高手”的称号。

可谁都没想到,这样一个有文化、会几门语言的才女,感情上却走得很坎坷。

在北外读书时,认识了洪君彦,一个性格内向、聪明的数学才子。

他们成了学校里的模范情侣,两人一起念书,一起去图书馆,甚至骑车约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结婚,还生了女儿洪晃。

婚后,洪君彦继续在学术界发展,而章含之则投身工作。

这段婚姻开始看上去很美满,可在感情深处,发现两人性格并不合适。

洪君彦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研究数学上,章含之性格外向,更喜欢活跃在人群中。

婚姻里的这些矛盾埋下了隐患,而这些矛盾后来,也影响到了洪晃的童年。

至于说章含之的职业生涯,连接起了她的人生,发生转折,就是靠她的语言天赋。

英语好,加上性格开朗,让她在外交部里迅速崭露头角。

出名的事,是她被选中担任毛主席的英文老师,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殊荣。

见到毛主席那天,章含之穿着一身素色的旗袍。

毛主席拿起章含之的资料,随便翻了翻,开口问了她一个问题:“你会英语?会写吗”?

章含之点了点头,毛主席便让她随手写几个单词,章含之拿起笔,在纸上写了“China”(中国)和“Chairman”(主席)。

毛主席笑了笑:“不错”,从此,章含之成了毛主席的英文教师,甚至还会为毛主席翻译一些外文书。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国际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

作为翻译之一,章含之参与了相关准备工作,还和尼克松团队有过直接接触。

尼克松的外交顾问基辛格,对这个美丽又机智的翻译官印象深刻。

据后来传记记载,有一次翻译工作中出现了小误会,章含之当场机智解围,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尴尬局面。

尼克松也对她的工作能力连连称赞。

事业上的风光,并没有掩盖她家庭中的波澜,在她投入外交工作期间,家庭矛盾日益突出。

洪君彦的学术工作,依旧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章含之开始在外交舞台上大放异彩。

两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走向了离婚。

离婚后,女儿洪晃,跟着母亲生活,这段婚姻的结束,给洪晃的成长,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与洪君彦的婚姻结束,并不是章含之婚姻生活的结束。

1973年,章含之和乔冠华的婚姻,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二次感情。

乔冠华是著名外交家,文质彬彬,谈吐幽默,他们的爱情,从工作中的默契开始。

乔冠华的风趣和才气,吸引了章含之,章含之的美丽和聪慧,也让乔冠华动了心,他们的婚姻,可以说是一段浪漫故事。

两人常常一起讨论外交事务,一起写文章,甚至一起在家中做饭,可再幸福的婚姻,也有争吵的时候。

洪晃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小时候见过乔冠华和母亲吵架,声音大的时候,整栋楼都能听见。

大多数时候,章含之和乔冠华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尤其在工作上,他们是彼此的支持者。

洪晃后来回忆,乔冠华对她也很好,甚至胜过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也让她对母亲这段婚姻,有了更多的认同。

这段婚姻和前一段不同的是,章含之学会了平衡工作和生活。

她常常带着洪晃,参加一些家庭聚会,试图弥补对女儿的亏欠,事业非常忙碌,但会认可,家庭是她重要的后盾。

章含之的晚年,与年轻时的辉煌截然不同,这一段时间,逐渐远离外交舞台,生活却从未平静过。

乔冠华去世后,章含之就独自撑起了生活。

搬到北京的一个老旧小区里,房子不大,布置却依旧精致。

墙上挂着她和乔冠华年轻时的合影,桌上摆着女儿洪晃送她的小摆件,看似简单,并不孤单。

喜欢邀请朋友来家里聊天,喝茶,有时候还能看到,她跟邻居聊得热火朝天。

年纪增长,健康问题找上了她。

章含之在晚年,经历了两次肾移植手术,第一次手术成功后,身体状态维持了一段时间。

几年后,肾又出了问题,需要再一次手术。

听到这个消息时,她倒是挺淡定,甚至还开玩笑说:“这身体就跟机器似的,零件该换就换。”

洪晃在手术前来看她,那时的章含之躺在病床上,气色不太好,说话依旧带着那种,独特的风趣感。

她拍拍洪晃的手,说:“晃晃,我可还没打算走呢,别哭丧个脸。”

洪晃听了,眼眶却还是湿了,母女俩平日吵吵闹闹,在这种时刻,感情是真实的。

手术成功了,可章含之的身体状况,还是一直不算太好。

她逐渐减少了外出活动,把更多时间花在了写作上,喜欢记录自己的回忆,那些外交生涯中的趣事、那些经历过的大人物,她都一一写进书里。

她曾说:“活着一天,就得做点有意思的事,不然多浪费。”

最后一段时间,很平静,去世前,章含之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体熬不了多久,也没有害怕。

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甚至连葬礼,都提前和洪晃商量好。

她告诉洪晃,不要给她搞什么复杂的仪式,简简单单就好。

洪晃当时问她:“妈,你就这么平静吗?”章含之笑了笑,说:“人生一场戏,该下台了,总得体面点。”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临终前的遗言。

去世前几天,她把洪晃叫到身边,说:“晃晃,妈妈这一生,没白活,记住,聪明人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的。”

洪晃听完,久久没有说话,多年后她在采访中,提到这句话时,还一脸感慨:“我妈真是个聪明人。”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洪晃后来提到,她认为母亲,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她,要学会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懂得及时止损,不必过分执着。

洪晃从来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乖女儿”。

从小到大,她的叛逆劲儿就没停过,小时候,会故意把母亲给她买的新裙子弄脏,为的就是不穿得那么整齐;长大后,更是选择了一条与母亲截然不同的路。

章含之是个典型的“精致女性”,无论是衣着、谈吐还是生活习惯,都追求完美。

洪晃却崇尚自由随性,喜欢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

她曾笑称:“我妈总是像贵族小姐,我活得像个纽约街头混子。”

两人性格的差异,注定了她们的母女关系不会平静。

洪晃小时候对母亲的印象,并不是特别亲密,章含之的外交事业,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洪晃更多的时候,是跟着保姆和家里的长辈长大。

也曾经抱怨过,母亲给她的爱太过“精致”,却少了一些真正的陪伴,可后来她也逐渐理解了,母亲的难处。

洪晃的记忆里,章含之是个聪明却强势的母亲。

她总是希望女儿能过得好,却也希望女儿,能按照自己的标准生活。

这种期待,让洪晃在年轻时倍感压力,曾经有段时间,不愿意和母亲联系,觉得母亲管得太多。

可又不得不承认,母亲对她的影响是巨大的。

洪晃后来谈到母亲时,语气里更多的是敬佩和理解。

她提到:“妈妈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迎合别人,而是如何去做一个独立的人。”

这句话里,包含了她们母女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是争执,一方面又是深深的羁绊。

母亲的遗言让她明白了,有时候放手并不是一种放弃,而是一种智慧。

这样的评价,是对母亲的怀念,也是她对母亲智慧的一种认可。

她们的母女情,既有冲突,也有温情,更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理解与和解。

参考资料:

章含之·《跨越大洋的对话——尼克松访华亲历记》

《洪晃:我的母亲章含之》《人物》·杂志专访

《章含之晚年回忆录:智慧与痛苦交织的一生》·环球网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