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不一致也没关系
发布时间:2025-01-07 11:24 浏览量:2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一种方式是绝对正确的,我们需要的是理智科学的教育行为。夫妻双方不妨将自己的理由摆出来,每一条又必须让孩子可接受,最终达成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
——《不一致也没关系》
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夫妻双方教育孩子的理念不一样,妈妈管孩子学业,希望孩子能出类拔萃,要求比较严格;爸爸觉得孩子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成绩好不好无所谓。为此,夫妻俩没少吵架。
夫妻二人因学历、成长环境、工作背景等不同,教育观念出现不一致是正常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似乎没有什么标准,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方向:立德树人。因而,每个成员应该明确这个教育方向,不要产生实质性家庭冲突,保持夫妻感情融洽,齐心协力助力孩子成长。当出现教育理念分歧,双方可以先从以下几个角度反思,从而找到一条合理的教育路径。
孩子的情绪更积极了还是变得低落了?如果妈妈管孩子虽然严格,但孩子是开开心心的,说明教育方式是对的;如果爸爸只会带孩子疯玩,结果孩子作业未写,学业成绩严重下滑,这样的快乐也要不得。
亲子关系更融洽了还是疏远了?如果父母一方管理严格,亲子关系依然融洽,说明孩子认可这种方式;如果亲子关系变得糟糕,那么一定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这时就需要调整了。
孩子有没有从经验教训中获得真正的成长?有时候,我们解决了孩子知识缺漏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孩子学习习惯问题,导致新问题一次又一次发生。这时,父母双方需要达成合作,改变原有的教育策略,而不仅仅在于“严厉”还是“宽松”这么简单。
争辩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不管是谁,再好的用心,只要带有情绪,大脑就会缺少逻辑思维,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那么,当双方发生意见分歧,具体该如何协调呢?
一个原则,即“孩子利益最大化”原则。很多时候,夫妻之间为孩子的教育而争论,不过是在捍卫自己的认知和自尊而已,至于孩子是否真正适合这样的教育方式,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家是讲爱的地方,遇到问题要及时沟通,化解矛盾,而不是争谁对谁错。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一种方式是绝对正确的,我们需要的是理智科学的教育行为。夫妻双方不妨将自己的理由摆出来,每一条又必须让孩子可接受,最终达成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比如一个管生活,一个管学习,既分工又合作,避免在执行中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
一项条约,制订能约束彼此的协议。一家人可以一起商定,先彼此提出各自存在的问题,比如爸爸会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妈妈批评孩子语气太冲,让人不舒服;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需要提醒督促等。最终商量制订能约束彼此的公约,如,儿子的“不磨蹭条约”、父母的“不发脾气条约”等。
绝大多数父母的教育方式,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实践证明,好与不好有待时间验证。发生分歧时,要冷静处理,不用争辩谁的方法更有效。父母不妨用一段时间,系统地进行科学家教知识的学习,一起读一读育儿书籍,或与专业老师交流,从而发现彼此育儿方法的优劣,慢慢修正自己。
一条底线,维护好亲子关系。一个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学龄前最为融洽,进入小学一年级,是亲子关系产生巨变的“分水岭”。亲子关系逐渐疏远,这不是父母所期望的。要维护好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之间应当形成正确的相处模式,高质量的陪伴是最温情的关爱,亲子间一起聊天、探索,这样的日常会成为孩子最珍贵的记忆,最终沉淀为成长中最重要的能量源。
朱蕙莲: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教师
纸上 掠影
本文摘自《莫愁·家庭教育》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