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智慧,点亮高中孩子的厌学困境
发布时间:2025-01-09 10:41 浏览量:2
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常常陷入迷茫,看着那些原本充满朝气的高中孩子对学习心生厌倦,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谁之过?
让我们先来看看李柳南的故事。这位韩国首尔知名小学校长,在外人眼中,事业与家庭双丰收,一双儿女成绩优异,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她的儿子在全校排名前三,女儿就读于知名女校,李柳南自己也沉浸在 “一级教师”“一级妈妈” 的光环之下。然而,命运却在儿子高三那年突然拐了个弯,儿子抓着她说:“妈,我不想去学校了。” 这如同一记晴天霹雳,让李柳南措手不及。更令人揪心的是,几天后,高二的女儿也跟着说:“那么了不起的哥哥都不去学校了,没那么优秀的我为何还要去上学?” 曾经的模范儿女,就这样宅家成了 “厌学族”,每天与游戏、电影为伴。
李柳南的痛苦,也是无数家长内心的隐痛。我们不禁要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提到:“传统的教育,使得独立思考成了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 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自觉地陷入了传统教育的模式。他们过于注重成绩、奖项、名次这些外在的 “标签”,把孩子当成了实现自己期望的工具,却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就像李柳南,她一心想让孩子成为 “炫耀品”,孩子成绩要好、拿奖、当干部,却从未停下脚步,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仿佛是被操控的木偶,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内心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当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教育氛围中,他们的世界就会变得狭隘。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作业,都像是一场审判,考好了是应该,考不好就是罪人。长此以往,孩子怎能不厌学?他们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尊重与自由,是被当作一个 “人” 来对待,而非达成目标的工具。
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反复强调,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自我了解。他指出:“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 反观当下的高中教育,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偏离了这一轨道。学校里,孩子们被大量的知识灌输,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却鲜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探索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与兴趣。
真正的教育,应如克里希那穆提所倡导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心灵自由、能够自我了解的人。当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就如同被填鸭的容器,失去了主动探索的乐趣。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各自的天赋与潜能,若教育只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塑造,必然会压抑孩子的个性,让厌学的情绪悄然滋生。我们应当给孩子创造空间,让他们在自我探索中发现知识的魅力,找到学习的动力,而非将学习变成一场枯燥的、只为追求成绩的马拉松。
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深刻地指出:“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而只是以奖赏引诱他,或以惩罚威吓他,那么我们便是助长了他获得利益的观念和恐惧感。” 这一话语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的误区。
在一些家庭中,家长们总是习惯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考了好成绩就给买新手机、游戏机,或者带孩子去吃大餐;一旦孩子犯错、成绩下滑,便是严厉的惩罚,责骂、没收心爱的物品,甚至限制孩子的自由。久而久之,孩子学习的动力不再是对知识的渴望,而是对奖赏的追逐,对惩罚的恐惧。他们如同被驱赶着前行的羔羊,一旦外在的压力过大,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
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职场精英,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从小就为孩子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孩子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额外做大量的练习题、上各种辅导班。一旦孩子稍有懈怠,父母就会严厉批评,用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来刺激他。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孩子虽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内心却无比压抑。到了高中,学业压力骤增,孩子终于不堪重负,开始频繁地逃学,对父母怒吼:“我受够了,我不想再学了!” 父母这才惊慌失措,却不知问题早已根深蒂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与爱。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母不会指责,而是耐心地陪伴,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孩子取得进步时,他们会给予真诚的赞美与鼓励,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 “你真棒,我们为你骄傲”,让孩子充满力量。在这样宽松、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对他来说不是任务,而是探索世界的有趣旅程。即使到了高中,面对繁重的课业,他依然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迎难而上。
家庭,本应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爱的栖息地。当家长们用尊重与爱去浇灌孩子的成长之路,孩子才能在学习的征途上稳步前行,不惧风雨。
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中指出:“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每个个体发现自身的局限与束缚,而不是强行将新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模式施加于人。” 然而,当下的学校教育,在很多时候却背离了这一理念。学校往往成了分数的 “竞技场”,老师和家长们热衷于用成绩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成绩好就是 “好学生”,成绩差便被视为 “问题学生”。
在这种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孩子们的学习变得功利化。他们每天埋头于题海,机械地背诵、刷题,只为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分数,换取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但这样的学习,如同没有根基的大厦,看似辉煌,实则摇摇欲坠。一旦遇到挫折,比如一次考试失利,他们的信心便会瞬间崩塌,对学习的热情也随之消散。
我们不妨看看国外一些创新的课堂模式。在加拿大的一所学校,调查性新闻报道方法课的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墓地,让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挖掘线索,学习如何做调查、写报道;还有的老师在校园酒吧、咖啡厅上课,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培养新闻敏感度。这些课堂没有死板的教条,没有强制的灌输,学生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思维被充分激发。
学校应当是一片自由思考的土壤,让孩子们像茁壮成长的幼苗,尽情舒展。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组织他们讨论,开展多元的教学活动,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就像郑州新奇中学的多元教学,政治课堂让学生在情景剧中探究问题,物理、化学课堂在实验中发现规律,历史、语文课堂于情境里感受文化。当学习变得有趣、有用,孩子们又怎会厌学?他们会重新燃起对知识的渴望,在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克里希那穆提在《生命之书》中提到:“学习不是一种累积,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觉察。” 对于高中孩子而言,学习不应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堆积,更应是一场心灵成长的旅程,是对自我、对世界的持续觉察。
孩子们,当你们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解数学公式、物理定理,或是背诵着古诗词、英语单词时,不妨试着停下匆忙的笔触,静下心来,觉察一下此刻内心的感受。是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还是被难题困扰的焦虑与厌烦?当你们为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尝试了多种解法却依然无解时,不要急于翻看答案,而是觉察一下思维的瓶颈在哪里,是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有误,还是解题思路走进了死胡同?这种觉察,能让你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
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觉察的好时机。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透过试卷看到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以及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是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还是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牢?是因为紧张过度而发挥失常,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仓促答题?当你们能敏锐地觉察到这些问题,学习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与成长。
就像登山,学习之路或许陡峭崎岖,但每一步的攀登都是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把学习中的困难当作成长的磨砺石,而非绊脚石。当你们做错了一道题,不要沮丧,而是欣喜地发现自己又找到了一个知识漏洞,及时补上,便能让自己的知识大厦更加稳固。用觉察的眼光看待学习,你们会发现,厌学的情绪会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知识的热爱,对成长的期待。
在探寻高中孩子厌学的根源与解决之道时,我们清晰地看到,这并非一方之责,而是家庭、学校与孩子自身多方因素交织的复杂问题。家长们过度的期望、不当的奖惩方式,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负重前行,迷失了方向;学校里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体系、机械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孩子对知识的热爱与探索的欲望;而孩子们自身,在面对繁重学业与成长烦恼时,若缺乏心灵的觉察与成长,也容易陷入厌学的困境。
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深刻指出:“教育,应该唤醒一个人自觉的能力,而非只耽溺于自我的表现。” 此刻,正是我们付诸行动的时候。家长们,请放下焦虑,摒弃功利的教育观念,用爱与尊重去陪伴孩子成长,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孩子心灵的避风港;学校的老师们,让我们打破传统教育的枷锁,营造自由思考的课堂氛围,开展多元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学习成为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孩子们,你们要勇敢地踏上自我觉察、自我成长的旅程,把学习当作认识世界、完善自我的工具,而非负担,在困难中磨砺意志,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灯塔。
当家庭、学校与孩子三方携手共进,用爱与智慧浇灌教育的土壤,相信厌学的阴霾必将散去,孩子们定能重拾对学习的热情,拥抱美好的未来,成长为心灵自由、富有智慧的一代新人。让我们从当下出发,为孩子的成长赋能,书写教育的新篇章。
- 上一篇:初三学生家长必读指南,开学启航!
- 下一篇:妈妈的大锅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