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都在超前学,普娃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2-24 16:27 浏览量:11
01
寒假对于大多数妈妈,是最喜欢的,因为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当然,也会是被学霸狠狠甩远的时候。
对于学霸来说,课内吃不饱,超前学,是必然的,这没什么可讲。
并且学霸超前学的都是数学和物理,道理显然,人家长了理科脑。
普娃怎么办?自然也不能坐着干瞪眼。
长年浇水施肥,总比坐在木桩上碰运气等傻兔子,收获得多。
那么不提前学会让娃错过什么,提前学能给带来什么好处?
不提前学,初中、高中会很辛苦,不能保障睡眠,效率下降,跟不上进度等等。
语言类学科,其实也不叫“超前学”,
比如英语,我是一直强推要提前抢跑,原因很多。
年龄越小越有语言优势,时间充裕,亲子关系和谐,这些都是英语启蒙的最优条件。
在娃开始叭叭学话时,家庭建立一个英语类母语环境,其实就是听英语儿歌,年龄稍大一点,看动画片,听对应音频;亲子阅读,一步步引导娃自己读。
父母口语好,可以进行英语交流,再不济口语外包。
整个过程都在娃的舒适区范围内,兴趣引导进行,没有头悬梁锥刺股般地凭借意志力,战胜人性的惰性。
英语就是要靠早启蒙,路线对,执行能力强。
庆幸我的坚持,把普娃的英语拉到天花板
语文呢,这门学科,大家一定要记住:阅读为王。
在如今语文考试中,真正能拉开考试差距的是阅读理解和写作,是“文学”那部分。
语文学不好,除了语言基础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外,主要原因是文学运用能力不够。
如果没有建立阅读习惯,没有语文素养,孩子们只有应试的套路,分数是没有办法提高的。
阅读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语文一门学科上,也支撑着数理化的学习。
阅读更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已有知识上再进行新知识学习,如同滚雪球一般。
大家觉得都是中国人,阅读中国字那还不容易,等到需要时候,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读呗。
这件事真没这么简单。很多没有在孩提时代建立起阅读习惯的,是看不进去完整的一本书。
顶多看看目录和前言,就丢到一边了。更不要说对知识的深入专研了。
所以,语文课外阅读这个习惯,一定要早早养成,并且在小学的时候,要广泛阅读,至少把初中必读书目完成。
另外,古诗和文言文这部分,是纯背诵,背下来就是白给分,但是初中了是没有这么多时间花给背诵上的。
小学多听音频,多读,娃年龄大一些,给讲讲诗的写作背景,作者表达意境,自己讲不了,有的是现成视频课。
免费分享: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以下关键字:古诗
这部分分值不高,但必须拿到手,提前背,就是保证能为初中的学习减轻负担。
是的,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狠狠拉英语的阅读和听力,在语文上花时间进行阅读和背诵。
到了高年级时间和精力渐渐转向数学和语文的阅读理解与作文。
上面讲的英语和语文具有绝对普遍性,基本上所有的娃都可以采纳。
数学能够分享的共性不多,各娃的数学天赋脑含量不同,意味着超前学各有差异。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娃来说,计算能力和速度要打扎实吧,别给以后粗心这些借口找到存在的理由。
我为什么怼着大家要提前搞英语和语文(阅读和背诵)。就是因为英语和语文这种积累型科目,不挑认知和天赋,但又需要大量时间,这不恰恰适合在小学低年级时来进行嘛。
这样,到了高年级,英语和语文不缺腿,把时间挪给数学。
有一个挺玄乎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大概是数学学霸与生俱来就拥有的。
别的娃没有,那就要花时间培养。
语文和英语里面背诵所需的时间都是可以定量的,一首古诗怎么10分,20分钟也背下来了,下次复习时间会用的越来越少。
但是一道压轴题,娃可能思考啊思考,一下午都有可能。
你不给他时间思考,那这种思维能力又没法建立。
从小学毕业到升入初中,娃仅仅才长了2~3个月的年岁,但是功课却好几倍的增长,这么强烈的负荷,很少又娃会很愉悦无痛地接受。
所以,所有的超前学都是为了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把初中能够提前学的,尽量平摊给小学,建立长板,拉齐短板。到了初中就不会那么痛苦不堪了。
02
具体来说,提前学的原因很简单,父母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孩子高考有好成绩,往前推那就需要中考有好成绩,才能选择好高中。
基于这样的完整长远目标,学习任务下移到初中和小学,这样长期规划和不断提前学,为高考训练加时间,才能跨过这个筛选门槛。
提前学一定要根据孩子情况,同时提前2科是极限。学扎实一点,不要一科不好再来一科,如果一科也学不好,那提前确实没意义。
还有不要盲目跟风,看到年级第一的学霸在提前学数学,就要臆想,我和他一样的进度,我也是年级最靓的崽。
小学阶段到底要怎么超前学,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只要自己的选择能让娃真的在初中多睡一会,成绩多提一些分,有优势学科,其他科不拉后腿,那就是娃吃到了父母选择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