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0岁时,继母带着哥姐来家,从此我有了人疼,现在我真心孝顺她

发布时间:2025-03-10 23:26  浏览量:8

文:农家姑娘素材:卫萍

(为了让您有好的阅读体验,文章用第一人称写,素材来源于生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我已开通全网维权,请勿抄袭哦)

我是个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人,是我的父亲在路边把我捡回了家,在我10岁之前,是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把我照顾着长大,我也有母亲,但我的母亲只是个仅能自理自己的人,那时,父亲家兄弟多,条件不好,爷爷奶奶说娶了母亲,能有个下辈人就行,实诚的父亲就应下了这门亲事,和母亲成了亲。

婚后多年,母亲也没能生下一儿半女,父亲说没有就没有吧,我们俩过,奶奶心里过不得,劝父亲把母亲休了,还说养着是个累赘,父亲说,嫁给我了就是我的妻,哪有休的道理,他没有听奶奶的,还是一如继往的待母亲好,把母亲养的白白胖胖的。

父亲是个心底善良的人,他从没有嫌弃过母亲,在父亲的心里,母亲再不好也是自己娶回来的,就得好好善待她。

我的出现,也是和父亲机缘巧合,我们该是一家人。

那天,父亲起了个大早去赶集,走到村西头地边上的那个麦节垛时,听见了我哇哇的哭声,他一把抱起我,看了又看,那时,我被一个小包被包着,大概也就刚满月的样子,父亲抱着我,一路走一路问,这是谁家的小孩,咋丢在麦节垛了?

结果问了很多人,都说不知道,当时,我饿的哭,父亲不忍心看着我哭,他把我抱回了家,而母亲看到我时,也嘿嘿的笑了,她摸着我的小脸,很是亲热,父亲看到这一幕,决定留下我,他希望我的到来能让母亲清醒些。

这一回,奶奶没有反对,她抱着我对父亲说,“贵福,我的孩儿啊,这是老天送给你的娃儿,让你有个后嘞,咱可得好好待她啊”,奶奶的一番话,说的父亲热泪盈眶,他紧紧的抱着我亲了又亲,母亲也咧着嘴笑了。

从那以后,我有了家,在奶奶的帮衬下,父亲慢慢的照顾我长大,我会笑了,过百天了,会站了,学走路了,会喊爸妈了,看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一大家人看我的眼神都充满了疼爱,我在一大家人爱的包围中,开心的成长着。

而妈妈在我到来后,也似乎变的清醒了,她知道在家中的猪儿,从圈中拱出来时,把我护在身后,小鸡围着我叨我手中的馍馍时,把小鸡赶走,父亲看着母亲的变化,喜极而泣,奶奶说我是个小福星,自从有了我后,母亲比往年清醒些了,也爱笑了,这一切都是我带来的。

我在一家人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在我七岁那年,母亲和奶奶却相继去世,这个打击对我和父亲有点大,我闷闷不乐,父亲沉默寡言,一年之中一下失去两位最亲的人,心里难以接受,我变的不爱笑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变化,他强忍心中的悲痛,劝我说,“萍萍,你要坚强起来,有爸爸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爸爸是个能干的人,他勤劳的像只“小蜜蜂”,在母亲走后,父亲把心思,全用在照顾我和养殖上了,我们家养有两只大膘猪,一只老母猪,十二只老母鸡,还有一只大鹅。

家里的小院让父亲给排的满满的。三个猪圈,老母鸡半散养,大鹅则当起了看家护院的责任,只要我们家的木栅栏大门一打开,机警的大鹅就会叫起来。

鸡下的蛋父亲舍不得吃,多的时侯,他也会卖一点,有时会送些给爷爷吃,而对我却是每天都有鸡蛋吃,爸爸说得给我加强营养,这样身体好。

在家里的老母猪下猪仔后,我们家的小院里热闹极了,猪仔们的哼唧声,老母鸡咯咯哒声,大鹅的嗄嗄声,叫的是此起彼伏,每到这时,爸爸就会忙个不停,喂了这个喂那个,一下也不得闲。

老话说,“付出就会有回报”,爸爸的勤劳,不仅换来银行里,有我们家开户的数字,还收获了勤劳能干,会过日子的好口碑。

这下,爸爸出名了,他脸上也有了笑意,在妈妈走了三年后,爸爸的“桃花运”来了,有一天,村里的李代奶来找爸爸,要给他说媒。

说的是她表妹,一个带着一儿一女,苦熬日子的苦命女人。

李代奶说,她的男人生病去世了,没了当家人,娘仨个在婆家村里过的不容易,本想守着俩孩子熬下去的,可“寡妇门前事非多”,总有些人会说三道四,在娘家亲人的劝说下,她才同意再迈个门槛。

“贵福,我表妹人很好的,这个我了解,要不好,也不敢给你说,她对找的人没啥要求,就是得同意俩孩子跟着,你考虑考虑,要是行,我再安排你们俩见个面儿”。

李代奶的话,让爸爸心里起了波澜,这,毕竟是大事,得和兄弟姐妹说一声。

于是,在有一天,我们一大家都聚在了三叔家里,小姑说,“大哥,二哥三哥,这个女的我认得,她住在我们村的东南角,听别人说,人很贤惠,是个靠谱的过日子人,我和她说过话,很温柔的”。

小姑的话,引起了我的长辈们在议论,最后,大家都说可以,但也都说尊重爸爸的决定,只要爸爸同意,咱就下手办事。

爸爸也有成家的意思,但他怕我会受委屈,就说考虑考虑。回到家,爸爸问我,“萍萍,给你找个妈妈,还有哥哥姐姐,好不好”?

当时,我也不太懂爸爸讲的是啥意思,反正觉着以后,我要有妈妈了,有哥哥姐姐了,我很高兴,就回爸爸说,“好呀,爸,我们家要热闹了,他们啥时候来呀”?

我的不反感和脸上的开心,让爸爸下了决心,他去找了李代奶,应下了这门亲事。

在某一天,爸爸带着个阿姨来了我们家,那阿姨长的慈眉善目,不胖不瘦,很好看的,她一看到我,就拉着我的手说,“你是萍萍吧,乖,让阿姨看看你”。

而我,见到她也有种亲切感,似乎有点喜欢她,也许我因太缺母爱吧,对这阿姨一点也不排斥。

爸爸笑着对我说,“萍萍,这位阿姨就是爸给你说的妈妈,你看,她喜欢你呢”,爸爸的话,我听了很高兴。

我偷偷打量一下了阿姨,她也正望着我笑,四目相对,我羞的低下了头,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了,爸爸没让我喊妈,我刚好也不好意思喊,就没有喊。

过了有半个月,我们家热闹起来了,那天,叔叔婶婶,大姑小姑都来了,他们这些大人借了一辆拖拉机,拉来了那位阿姨和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那天中午,我当着亲人们的面,正式喊起了妈妈,喊起了大哥大姐。

从那以后,我们这个家算是真正热闹起来了。

妈妈给我们仨个重新安排了床铺,三间瓦房,我和姐姐住在西间,爸爸妈的住在东间,哥哥的床铺,妈妈给安排在了堂屋,他睡的那张床,白天当作待客的沙发,晚上才是床铺。

我和姐姐睡一张床,妈妈说我小,怕晚上蹬被子,让姐姐多照顾我些。其实,姐姐也只比我大二岁,她十二,我十岁,哥哥也才十三岁。

在爸爸妈妈的抚养下教育下,我们兄妹三个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最小,妈妈也最疼我,哥哥姐姐也让着我,妈妈还交待哥哥姐姐,出外要多护着妹妹,吃的穿的,爸爸妈妈对我们三个一样的看待。

养我们三个,爸爸妈妈没少受累,妈妈来以后,家里的猪,鸡呀大鹅,多是有妈妈在喂着,爸爸农闲时,会跟着村里的盖房队干些活,养我们三个,用钱的地方多,那些年,辛苦了我的爸爸妈妈了。

我们兄妹三个,只有姐姐学习好些,哥哥上到初中毕业,就跟着别人学手艺去了,姐姐考上了高中,最后又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而我和哥哥差不多,学习不用功,连高中也没有考上,妈妈让我去技校学了裁剪手艺。

她告诉我们兄妹三个,趁年轻,学好手艺,将来就是个吃饭的门路,我们都记着妈妈讲的话,也正是妈妈的鼓励与支持,哥哥在手艺学成后,就跟着一位老板在做,在他成家后,靠着这门手艺,带着嫂子去城里创业打拼,现在已经是个小老板了。

姐姐毕业后找到了工作,结婚后和姐夫留在了城里,现在过的很幸福。

而我,学了裁剪后,先去厂里打工,后来,爸爸身体不好,我回了老家在乡镇上做起了衣服,虽然收入不多吧,但离家近,能经常回家看看爸爸妈妈,后来,有人给我说媒,爸爸妈妈看这家还可以,就同意了,我们经过相处后,觉的彼此也合适,就结婚了。

后来,爸爸生病了,哥哥姐姐花了很多钱给爸爸看,我说我也要出点力,哥哥姐姐不让,妈妈说,“萍萍,你不用管这事,有你哥哥姐姐在,听妈妈的,这事就这么定了”。

我知道,妈妈和哥哥姐姐这是心疼我,也是在照顾我,更是对我的回报,我不嫁远,就是想好好能伺候在爸爸妈妈身边,在他们老了的时候,我来勤一点,让他们不感到孤单。

爸爸走后,妈妈心情很落寂,哥哥要接妈妈去他家住,妈妈没有去,姐姐也想让妈妈去她那里散散心,妈妈也没有去,最后,还是我面子宽,妈妈到我们家里住了一段时间。

我想留妈妈多住一些时,爱人外出去干活了,妈妈在我家,我也正好有个伴儿,孩子们住校,我一个人在家也孤单,可妈妈还是想回自己家,她住习惯的家,她觉着更得劲儿。

把妈妈送回家后,我叮嘱左邻右舍的叔叔婶婶们,有空了去我们家常坐坐。

回家后,我怎么想还是不放心,于是,我和爱人打电话商量,我想去妈妈那住着,等孩子们回来也去姥姥家,爱人知道我的心思,他支持我。

我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就去了妈妈家,当我提着包进院子喊妈妈时,妈妈的眼睛湿润了,她哽咽着说,“你这孩子,过来咋也不说一声,我好给你做饭”。

我拉着妈妈的手,放在我的手心里,这一刻,我心里无比的温暖。

我对妈妈说,“妈,我从十岁喊了您妈妈后,一声妈妈让您拼命护我周全,而今,该我守护您了。您虽然没有生我,但您养育了我,用真心付出,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美的疼爱,往后余生,有我来陪您照顾您吧”。

妈妈一把搂住我,泪流满面,哽咽着对我说,“萍萍,妈妈让你受累了”。

我眼含热泪,对妈妈说,“妈妈,可别这样说,这是我心甘情愿的,是您做的好,我这是学您呢”。

我的话,把妈妈说笑了,那一晚,我和妈妈聊了好久。

现在,妈妈是两头住,孩子们放假了,我带上妈妈和孩子,会去看看哥哥和姐姐,大家在一起,围在妈妈身边,我感觉好幸福。

这一切,都是妈妈用真心换来的,孝顺她,照顾她,我打心眼儿里愿意。这也许就是将心比心吧。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