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闺女》为于文文和妈妈的母女关系操心早了,人家好着呢
发布时间:2024-07-12 05:36 浏览量:29
文|吴清浅
综艺《我家那闺女2024》于文文这个闺女和妈妈的母女关系有点特别,别的妈妈要是忙于创造物质条件,无暇陪伴孩子,都会有所愧疚。但于妈妈从女儿的描述里好像并没有这样,而且在节目第一期,妈妈因有事甚至缺席录制,没坐在观察团里看女儿的生活日常,于文文只能亲自替补。很多人估计看完于文文的日常后会操心着这对母女接下来可咋处呀?但其实是操心早了,人家好着呢。
于文文家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生活物品,因为她常年出差,家里面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兄弟姐妹,也就不可能有常年生活的气息。甚至她把家搬长沙也没跟妈妈商量,妈妈并不知道她搬了家。她平时很少和妈妈交流,和妈妈的关系就像普通朋友,有事情就说话,没事情也可以不联系,而且可以几个月半年不联系。
这缺乏沟通的情况,不仅出现在父母离婚后,父母离婚前也很少沟通,父母离婚后妈妈忙于工作,母女交流就更少了。于文文小时候父母离婚,妈妈先离开了家,之后妈妈把她接去加拿大。虽是随母生活,但基本上就是妈妈干妈妈的,她干她的,两人几乎也不怎么联系。于文文跟爸爸更是没怎么联系,从她“因为人家离婚了,人家都不联系,我联系什么呀”的话来看,她跟爸爸的关系更生疏,甚至有点抱怨,也难怪他们父女之间有小十年没联系了,就等于她出来工作后父女彼此都不联系。
因为家人沟通少、陪伴少,小时候的于文文都是自己一个人出去上学,离家出走可能家人也未必能及时发现。比如十四五岁时的她,从加拿大跑到美国去看自己喜欢的吉他手,回不了家后也没有打电话给妈妈,自己一个女孩在美国的巷子里面,且外面全都是一些很可怕的人。最后是警察发现了她,给她妈妈打了电话,妈妈才知道女儿独自离家了。
于文文说妈妈没有习惯操心她,带她的时候,印象当中就是每天让她练琴,练得好不好妈妈也不会说什么,妈妈唯一抱怨的就是她不吃饭,给她买的披萨她不吃,但抱怨一下然后就走了。她一天就嚼一块披萨,练着琴过来了。她十八岁的时候在波士顿那个地方很冷,下雪很大,她住得比较远,可能五六点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去上学,且没吃饭就去了,又困又冷又饿。她这么远出国留学,她也没发现妈妈表现出担心不舍,至于是否真的有担心不舍她也不知道。
于文文还说妈妈不管她。这让她觉得亲情跟夫妻之间的感情是类似的,如果真的过不到一块去,也真的不要勉强,你不干涉我,我也不干涉你,我们彼此不要影响彼此的人生。童年缺乏陪伴的家庭环境也造就了她的独立,经常独来独往。
对于妈妈为什么未能参与第一天观察生活的录制,于文文也不是很清楚,应该没有跟妈妈好好沟通过,所以只能笼统地说她应该是有事,她就是风一样的女人,比较随性。被观察团成员黄菡问妈妈要是看到她聊她们的母女关系会有什么反应?于文文说她没法替妈妈回答,因为她也不知道对方怎么想。黄菡又问要是妈妈在讲她们的母女关系,觉得有些失望、有些孤单你会怎么样?还以为于文文在亲情跟夫妻感情类似的观念下会抛出令常人匪夷所思的论点,没想到她忽地输出暖心话语,说自己会问妈妈“那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你感觉更好一些吗?”
这份暖心背后是因为她觉得妈妈从小把她带在身边,那么辛苦,那么拼,一天打三份工,不就是想给她好的生活嘛。其实妈妈一个人去国外,可以完全不管她的,毕竟带着她在那样一个年纪也是比较难有自己全新的人生的。但妈妈选择带着她出国也是希望她有一个更好的人生。所以她觉得妈妈一定是非常爱她的,她觉得妈妈多少是挺关心,挺好奇她的生活的。妈妈对她的付出,她要感激一辈子的。
这前后的反差可能刚开始时会让常人有点难理解,既然觉得妈妈不管自己,妈妈也很少陪伴自己,母女之间不怎么交流,那应该彼此很陌生呀,于文文在观察室里说的话会不会有点为孝顺而孝顺?但要是跟她的教育环境、成长环境联系一起可能就比较好理解了。
她比较小就去加拿大,接受的是西式教育,不是中式传统教育,西方人主张独立,父母和成年子女不爱住一块,加上于妈妈小时候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她,她早就习惯身边没有妈妈了,所以对于妈妈是否管自己、陪自己已经无所谓了,别人听到她说的这些会觉得她孤单可怜,但她未必这么想。而自己还不错的物质生活也着实是妈妈给的,感恩之心必须要有,自己理应为妈妈多年的付出做点什么,所以观察室里那番话应该是真心的。
本文由清浅之说原创,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欢迎大家关注,一起挖掘有内涵的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