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了,才二年级!为这事,有妈妈把儿子书桌搬到了阳台
发布时间:2025-03-17 20:47 浏览量:5
“才过了一个寒假,
眼轴怎么涨了这么多?”
新学期,不少妈妈带着孩子检查视力,
却遭到当头一棒。
经过一个寒假,
不少娃的远视储备减少,
还有娃直接戴上了眼镜。
相关新闻在网上比比皆是,
引发众多家长讨论。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孩子视力下降
“我发现过了一个寒假,孩子的视力真的很容易下降。”石家庄市民罗女士说,开学前,正在上初二的儿子称,自己的眼睛发出了“求救信号”,他想在开学前去做一次视力检查。
在罗女士看来,儿子在寒假有三大“伤眼行为”,正是这些行为偷走了孩子的视力。“电子产品成了孩子的‘寒假伙伴’,假期孩子在网课、游戏、各类短视频中无缝切换,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有时还在关灯后刷手机。”罗女士说道。
此外,“孩子户外活动也严重‘缩水’,寒假天气冷,孩子不愿出门,自然光照不足,远眺机会减少。”罗女士说,想想这些自己就头疼。
图/摄图网
有家长把孩子的书桌搬到了阳台上
杭州葛女士的儿子才上二年级,就已经戴上了眼镜,双眼都在150度左右。
“在近视防控这件事上,感觉特别对不起孩子。”葛女士坦言,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就没有一个周末闲下来过,不是在家看书,就是参加培训班,“原本应该跟大自然接触的时间,全部都在室内”。
虽然儿子从小就是别人夸奖的榜样,但让葛女士无法接受的是,一年级入学后不久,儿子就查出来近视。到医院复查,一只75度,一只100度。
图/摄图网
在葛女士的观念中,只要不看手机、电视,孩子就不会近视,所以从小到大,她几乎没有让儿子接触过这些电子产品,但结果让她难以接受。
“我不断问医生,为什么会这样?别的孩子看手机、电视,都没有这么早近视,为什么偏偏我的孩子就近视了呢?”葛女士形容自己是“愚昧无知”,“我和孩子爸爸都是高度近视,医生说很容易遗传,所以儿子本身就是容易近视的体质,再加上用眼过度,没有户外的时间,加速了近视进程”。
儿子戴上眼镜后,葛女士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果断停掉了各项培训班,天气好的日子,家里连早餐、晚餐都搬到了阳台,周末写作业,也把书桌搬到阳台上,“平时做作业,写20分钟就让他从窗户远眺”。
社交平台上,有家长把书桌搬到阳台预防近视
关于孩子的视力
已经近视的家长焦虑
没有近视的家长也不敢掉以轻心
而最让家长头疼的是
带孩子做完视力筛查后
却读不懂筛查结果
今天带大家
一起了解一下
正确读懂视力筛查单
重点读懂
“裸眼视力”和“验光结果”
孩子的视力筛查单可能长这样:
1. 裸眼视力
指不戴眼镜的视力。
五分制视力和小数视力的换算关系
一般6周岁以上儿童视力<5.0(1.0)均应关注,同时应结合屈光状态综合考虑。
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视力
2. 验光结果
除了检查裸眼视力以外,为了更精准地评估眼睛的屈光状态,还需要进行验光检查。
①球镜
球镜度数就是我们通俗理解的近视和远视。但近视和远视不会同时存在于同一只眼睛。
○我们用“-”和数字表示近视,比如:球镜-1.25D是指近视125度;
○“+”和数字表示远视,比如:球镜+0.75D是指远视75度。
图/摄图网
②柱镜
柱镜度数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散光。散光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表示散光方向的叫轴位,散光应该关注的是大小,轴位没有好坏。比如:柱镜-0.75D是指散光75度。
③等效球镜(SE)
等效球镜=球镜度数+1/2柱镜度数。
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呢?
○6岁以前的孩子视力低于相应参考标准,6岁以上视力低于5.0。
○裸眼视力正常,但散瞳验光后的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这意味着“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近视前期,判定标准为尚未近视但“远视储备量”低于远视75度。对近视前期者,应予以高危预警。
图/摄图网
最后,
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以及屈光度,
可根据孩子学业压力、用眼情况等
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及时关注变化。
河青家长会视频号
审核:杨利军
监制:陈庆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