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郝”妈妈谱写春日邻里幸福曲

发布时间:2025-03-18 21:52  浏览量:5

当三月的风卷着柳哨声漫过胡同,广内街道西便门东里社区迎来了蓬勃的春天。社区里,72岁的西城大妈郝立春迎着春光走来,她带着理发剪、软尺和五色丝线,带着对居民满满的爱,用最朴素的志愿服务守护着社区春光。

结对帮扶 把居民时刻挂心里

“我出生的那天正好是立春……”立春节气赋予了郝立春温暖的名字,人如其名,郝立春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春日赞歌。2014年,西便门东里社区积极推进为老服务工作,成立助老特需服务队,为人热情的郝立春成为了其中一员,并先后同小区的三位高龄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

互换电话、确认服务内容……结成对子后,心里常挂念、行动常帮扶,就成了郝立春的习惯。刮风下雨时打个电话询问是否需要采买,一时不见就上门问问身体情况,逢年过节嘱咐用电用气安全,自家包了饺子也要盛一碗过去。

“说起最让我揪心的一次经历,还要回到5年前。”郝立春回忆道,“那几日,我两天都没见到帮扶对象张姐出来遛弯儿,敲门也没人应,电话打不通,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便立刻向居委会说明情况。”工作人员一番联系无果后便报了警,大门开不开,消防员只好从窗户栅栏翻进去。

“只见张姐躺在床底下,呼吸也很微弱,看样子像是摔伤了,我们立刻联系了医护人员,用担架把她抬出去,送进了医院。”说到这里,郝立春依然心有余悸。

“感谢我们的‘郝’妈妈,幸亏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张阿姨脱离危险之后,她的家人十分感谢郝立春。“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的,我心里就踏实。”郝立春说道。

穿针引线 零碎小事里藏幸福

除了结对帮扶,郝立春还挂念着居民的日常小事。这几年,社区组织有特长的志愿者组成了爱心缝纫小组和爱心剪发小组,郝立春就是主力队员之一。她拿起理发剪,脚踩缝纫机,从理青丝到缝棉衣,在零碎小事里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每个周二是爱心“缝纫日”,郝立春会和伙伴们准时“出摊儿”。扦裤边、翻领子、缝衣兜、钉扣子,零零碎碎的极其考验耐心,但缝纫小组的组员们干得认真细致,常常一坐就是一上午。她们还把自家的缝纫机、锁边机搬到社区,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社区有位残疾居民,行动十分不便,穿衣服对她来说都是难题,不是扣子够不到,就是衣服太紧,她就经常来找郝立春改衣服。“我们会根据她的实际需求改衣,比如把内衣扣从后面改到左侧,把裤子加个松紧腰……”郝立春说道。按需裁衣,一针一线充满人情味,成了缝纫小组的金字招牌。

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五是爱心“剪发日”,到了这天,无论刮风下雨,郝立春都会忙碌在社区居委会里,为居民剪发。“前几天是‘龙抬头’,来剪发的人都排起长队了,还有几个人是专门来找我的,咱也成半个托尼老师了。”郝立春笑着说。

记者张怡飒文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