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虹口的学生带着爸爸妈妈去了……
发布时间:2025-03-18 17:08 浏览量:4
走进古代文明探索宫,领略人类古老文明的神秘魅力与多元智慧。
参观中国古代青铜馆,感受华夏青铜文明跨越千年的厚重底蕴。
步入数字馆,体会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交融带来的奇妙体验。
上周末,上海市钟山初级中学、虹口区红旗小学的部分学生家庭走进上海博物馆东馆,参加“跟着劳模去学习”家庭行之“科学+”亲子研学活动。
作为推进《虹口区关于全面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实施方案》落地实施的举措之一,本次活动由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办、虹口区“教育学院劳模工坊”承办,增爱公益基金会资助,旨在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育人网络,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针对此次活动,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设计了“古代文明探索宫”“青铜馆探秘”“感受数字馆”三大模块。学生和家长跟随劳模,在专业讲解老师的带领下,触摸历史脉络,通过数字文物修复、3D全息投影等互动体验,直观感受科技如何让千年文物“活”起来。
“我们希望通过跨界合作,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守正创新’的真谛。”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石云艳介绍,“科学+”亲子研学活动是一种结合家庭共学、共研、共访与科学教育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参观博物馆、动手实验或参与科技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建立跨学科思维,让学生提前接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为未来职业选择埋下种子。同时,家长与孩子在活动中共同探索,也能促进亲子互动,增强情感联结。
活动还特别融入了“家庭学科技”理念,需要参与活动的家长与孩子携手合作。比如在“青铜器蛇纹蟠虺纹AI设计”环节中,“亲子搭档”要借助平板电脑,将古代纹饰与现代艺术结合,创作出独具匠心的数字作品。而在“文物AR寻踪”任务中,家庭成员们则要互相协作破解线索,体验科技赋能下的文化探索乐趣。
就读于虹口区红旗小学的吴旻昊是和妈妈一起来参加活动的。妈妈浦女士告诉小虹,自己也是第一次来到上海博物馆东馆。“和孩子一起用科技手段解读历史,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解惑、一起成长,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亲子互动的机会,也让我体会到了传统教育模式外的无限可能。”浦女士感慨道。
此次活动的举行,也拉开了2025年“跟着劳模去学习”家庭行之“科学+”亲子研学活动的序幕。据悉,今年虹口劳模工坊计划开展30多场“科学+”亲子研学活动。
记者:张燕丽
图片:张燕丽
视频: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