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晨相伴“爱心妈妈”关爱服务能力提升小锦囊(二)爱·嘱咐-心理健康辅导

发布时间:2025-03-21 11:24  浏览量:7

“爱心妈妈”关爱服务能力提升小锦囊SCHOOL爱之赋能

在爱的旅途中,每一位爱心妈妈都是孩子心灵的灯塔,照亮他们成长的道路。然而,要成为一名真正能够引领孩子心灵的引路人,了解关爱对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并掌握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的基本技巧,是不可或缺的。

(一)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与常见问题

1.基本知识: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关爱对象的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学校 生活、同伴关系等。他们可能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而缺乏安全感,可能因为缺乏关爱与陪伴而感到孤独与无助。因此,爱心妈妈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情感与行为挑战。

2.常见问题:识别与理解的关键

情感缺失与依恋障碍:关爱对象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渴望。长期的分离可能导致他们难以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出现情感缺失和信任问题。

自卑与孤独感:由于家庭背景的特殊性,关爱对象可能会在学校或社区中遭受误解或歧视,从而产生自卑和孤独感。这种情感状态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认知。

学习困难与行为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与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密切相关。关爱对象可能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学习困难,或者因为情绪管理不当而表现出攻击性、逃避等行为问题。

(二)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小嘱咐

1.情绪管理:做孩子的情绪导师 倾听与共情:爱心妈妈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们的情绪感受。当孩子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时,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情绪认知与表达:引导孩子认识并命名自己的情绪,教会他们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可以通过绘画、写日记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内心的情绪压力。情绪调节策略:教给孩子一些实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冥想、积极想像等。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孩子在面对负面情绪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2.心理疏导:搭建心灵的桥梁 建立信任关系:与关爱对象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是心理疏导的基础。通过陪伴、关心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关爱,从而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正面引导与鼓励: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引导孩子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韧性。同时,对于孩子的进步和成就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专业求助与支持:当发现孩子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时,爱心妈妈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我们可以作为桥梁和纽带,协助孩子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三)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技巧 1.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1)老年人抚养带来的心理问题 如果儿童长期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年人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就会被孩子模仿,形成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特征:思想固化、性格惰化、心理老化、信心退化等。(2)缺少父母关爱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果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儿童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3)家庭教育弱化带来的心理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一段时期内家庭的功能就会弱化,影响孩子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造成孩子生活功能弱、自控能力低、学习成绩差等问题。 2.爱心妈妈关爱技巧(1)真诚的关爱孩子,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次数,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孩子最缺乏的就是关爱,由于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关爱,孩子会感觉连自己的家人都不喜欢自己,周围的其他人更不会喜欢自己,再加上长期与老人生活在一起,会受到老年人的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缺乏活动,忧虑较多,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交往。因此,爱心妈妈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真心的关爱,让他们感觉到周围的人是爱他的,可以增加与孩子交往的次数,通过多种方式与孩子联系,同时,可以每周给孩子布置一个小任务,比如说每天主动和三个同学打招呼,一周找一个不太熟悉的同学共同做一件事。任务布置后,要及时检查、反馈,可以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小奖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孩子。(2)帮助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宣泄情绪。情绪对每个人的身体、智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当关爱对象出现负面情绪时, 如痛苦、悲伤、失望、自卑、恐惧、焦虑、嫉妒、抑郁等等,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会造成性格缺陷。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一方面是要培养他们积极、愉快的情绪。多陪孩子做一些他们擅长的、喜欢的游戏;发现孩子闪光点,经常鼓励他们;抓住每一个与孩子相处的机会,教会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发现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的某一项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教会孩子合理宣泄自己不良的情绪,引导、鼓励孩子把自己伤心的事、难过的事向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倾诉;教会孩子自己处理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运动、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等等;让孩子画出自己的情绪。(3)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关爱对象看到别人都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而自己的父母却要外出打工,再加上家庭条件不如其他的同学,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爱心妈妈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帮助孩子改变形象,改变心态;教孩子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利用预演胜利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鼓励孩子进行尝试并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及时肯定和赞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培养孩子的专长;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档案等。(4)教会孩子感恩与爱的能力。关爱对象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内心缺乏爱,因此也会缺乏爱人的能力,造成儿童情感抑郁、冷漠,不能相信周围的人,不能跟其他人正常交往。爱心妈妈首先要用自己的真心诚意,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周围人的爱;让孩子学会表达感激,从“你好”“谢谢”等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给孩子送一个精美的日记本,教会孩子每天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