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单亲妈妈立遗嘱“防女婿”惹争议:遗产外3大生存法则更珍贵

发布时间:2025-03-22 21:56  浏览量:6

文/晴姐姐说情感

单亲妈妈"防女婿"遗嘱刷屏:比遗产更珍贵的3大生存法则,每个家庭都该学吗?网友怒斥:糊涂?[酸][酸][酸][机智]

据潮新闻报道:

2025年3月22日,53岁单亲妈妈杨女士的"防女婿"遗嘱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她将房产、存K全部留给女儿一人继承,并注明"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附加要求"每年捐10%遗产用于公益"。这份看似冰冷的法律文书,实则是一位母亲用半生血泪凝结的生存指南。

这个决定源于她半生的隐痛:杨女士,72年出生,今年53岁,妥妥的70后。

年轻时独自抚养女儿,尝尽单亲妈妈所承受的各种辛酸;如今女儿即将嫁人,她却因前夫挥霍无度的阴影,害怕女儿重蹈覆辙。

深夜的台灯下,她一笔一画写下:“妈妈不能陪你一辈子,但想护你一世周全。”一段失败的婚姻,让她既勇敢又脆弱,更不相信男人的任何承诺。[泪奔][泪奔][泪奔]

A. 婚姻保障幻觉

国内离婚率连续17年上涨,单亲家庭超3000W,但仍有68%父母将"嫁得好"视为女儿幸福的出路,尤其在彩礼上从不退让。

教育专家李玫瑾指出:"女孩的安全感应建立在'即使失去一切,仍能养活自己'的底气里。"

B. 谈钱禁忌误区

调查显示,73%家长从不和孩子谈钱,却在成年后要求"会 理 财"。就像深圳85后小薇因婚前未做财产公 证,离婚时被分走父亲赠与的200W房产,正是法律意识缺失的代价。

还有,据潇湘晨报2024年09月21日下午18:20报道:江西赣州一对二婚夫妻因离婚不离家,且有频繁的经济来往,结果女方2块中了500W,最终二审维持原判给男方200W。

(⭐离异的齐先生与陈女士重组家庭后,生了一个儿子,但因为孩子上学问题又要重新买房子,所以两人决定假离婚,但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好好的夫妻感情,因为这200W化为乌有。)[汗][汗][汗]

杨女士通过遗嘱传递3大核心教育理念:

A.法律思维:用《民法典》第 1063条明确财产归属,教会女儿"感情会变,但规则不会"。B.风险意识:附加公益条K培养责任担当,正如日 本"沉船训练"培养应急能力。C.责任意识:遗产不是冷漠而是责任,让孩子明白财富的价值在于创造社会价值。A. 进行财务会议:每月15分钟"钱的讨论会",让孩子参与制定开支计划。上海某小学实践显示,参与学生记账率提升65%。B. 模拟法庭游戏:角色扮演"离 婚财产分割",北京某初中试点后,学生法律认知测试平均分提高38分。C. 城市生存挑战:"200块过一周"体验,深圳某机构跟 踪发现,参与者理财能力平均提升40%。05 网友评论

对于此事,网友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职场妈妈:"准备和女儿玩'遗产分配'游戏,让她明白'父母的钱不是我的钱'"。再说了,父母的遗产本来就是女儿继承,跟女婿没有关系。

也有男性朋友认为:支持这个母亲的做法。她辛勤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它有支配的权利,而且作为女婿你是外人,不能觊觎丈母娘家的财产。

请问:如果婆婆这么做的话,女方会如何感想?[震惊][震惊][震惊]

一个河北的父亲说:我有两个女儿,我认为这个母亲的做法不可取。婚姻是平等的,想给女儿保障在孩子结婚前过户就可以了。如果在结婚前立遗嘱,只能让一对新人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隔阂,婚后何来幸福可言?太糊涂了。

@律师朋友:"建议父母给孩子开设'法律启蒙账 户',每笔压岁钱都附上法律小贴士"。

@教育博主:"真正的安全感,是教会孩子'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

@晴姐姐说情感#万能生活指南##单亲妈妈立遗嘱能确保女儿权益吗#

晴姐姐浅谈:

杨女士的遗嘱不是冰冷的算计,而是用法律武 器为女儿撑起保护伞,她无非是害怕女儿走自己的老路,生活没有保障罢了。

虽然起初我也不理解,但看了她的人生经历,突然懂得一个单亲母亲为自己女儿付出所有的爱与担忧,这才是母爱如山啊!我感动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淌,此生遇到这样的母亲,是子女的幸运......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比遗产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在风雨中站稳脚跟"的能力。正如网友所言:"父母终将退场,但生存智慧永远照亮孩子的人生路。"

但也请记住:父母不要过分干预,否则未必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理应顺其自然,审视有度。就如网友所说:短短几行字,一页纸,成了人心中的芥蒂,要知道真爱才是保障,才是依靠,才是未来和希望,女婿也是半个儿。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杨女士的做法正确吗?会不会给自己女儿以后的婚姻生活,带来影响呢?你觉得在结婚前立遗嘱的方法可取吗?评论区聊一聊吧![送心][送心][送心][玫瑰][玫瑰][玫瑰]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