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三孩妈妈患癌 汝州市人民医院腹腔镜技术开启重生之门

发布时间:2025-03-24 17:18  浏览量:4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郭世清 通讯员 秦俊杰 王婉璐 杨依涵

14年前,21岁女子经家人介绍认识了同岁的康哥,俩人一见钟情,迅速闪婚。第二年就有了爱的结晶,接续有了3个孩子,家住偏远农村供养孩子成长成了大问题,苦于生计问题,丈夫无奈之下,只能与家人分离,外出打工赚钱养活一家五口,日子虽然清贫,但也乐在其中在分工明确的这个家庭里,在妈妈的养育下,孩子也在慢慢长大。但好景不长,而就在一个月前女子出现了右下腹疼痛,起初像是个小小的恶作剧忍一忍就能过去,后来它变成了一个顽固的“钉子户”并确诊了癌。

这是真真实实发生在一个普通人身上的事,就在河南省汝州市庙下镇鲁女士的身上能否逆风翻盘……

2月13日,今年35岁的鲁女士因腹部疼痛以为是阑尾炎,一忍再忍。但是这疼痛,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节奏。鲁女士来到汝州市人民医院(新四院)甲乳肠胃外科就诊,通过查体问诊相关辅助检查,一拖再拖的疼痛直接变成了一颗“定时炸弹”——“右半结肠腺癌”。

“救救我吧!”身负养育重担的鲁女士对甲乳肠胃外科主任常俊杰说。

一场关乎生死的讨论在医生办公室紧急召开。常俊杰,副主任医师,从事外科工作28年,这位科室的中流砥柱,神情严肃地主持着会议。参会人员包括经验丰富的庞孝奇副主任医师(麻醉师)、孟红喜副主任医师、张亚刚主治医师以及细心负责的麻自侠主管护师。

韩午阳住院医师紧锁眉头,分析道:“根据肠镜活检病理,右半结肠癌诊断明确,肿瘤10x12cm,影像分期为cT3N2MO 。虽然目前评估手术可切除,但手术难度极大。肿瘤侵及整个右半结肠肠段,部分十二指肠胰腺分界不清。”“治疗这种疾病的传统手术方法是,在整个腹部纵向切一长达30多厘米的大刀口,将病变的大肠全部切除。这种手术不仅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而且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患者已经过肿瘤MDT讨论,目前看来,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是可行方案。”孟红喜副主任医师接过话茬。

鲁女士能否逆天改命?在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下,仅在病人肚皮上打了几个小孔,就成功地开展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并在腹腔内重新建立消化通道。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出血很少,仅约50毫升。

本次手术的难点在于主干血管的高位结扎;右半结肠血管的解剖变异复杂多样,术中出血常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创面血染、甚至中转。另外,还要保证清扫的质量和重建的安全。常俊杰团队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中间入路,优先处理血管,清扫根部淋巴结,然后再行结肠系膜切除,做到了微创及无瘤原则的完美结合。

手术结束后,鲁女士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化疗和康复治疗,以巩固手术效果,防止肿瘤复发。整个治疗过程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鲁女士和她的家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希望能够逆风翻盘,战胜病魔。

汝州市人民医院(新四院)是汝州市一家现代化的大型三级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等多功能为一体。甲乳肠胃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优化的治疗流程,不但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手术难度较大,该手术的开展标志着该院普通外科腔镜技术又上了个新台阶。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