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走进孩子的心里

发布时间:2025-03-24 03:06  浏览量:5

作 者 谭 敏

对于头一次离开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的小宝贝,还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的。凡凡是我们班年龄比较小的宝贝,表现出了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眼睛总是哭得红红的,也不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也不去玩玩具,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看着让人心疼。为了帮助凡凡缓解焦虑,尽快适应,我和凡凡妈妈沟通,让她从家带一件凡凡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作为依恋物。第二天,凡凡妈妈带来一件她的灰色衣服,有了这件依恋物,凡凡的情绪稍微好转,大哭变成了小声啜泣,但始终把那件衣服抱得紧紧地,即便吃饭、上厕所都要抱在怀里,睡觉时也抱着这件衣服才能躺下。好几次,我想和他聊天,他都不应声,只是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衣服望着我,表现出非常警惕又倔强的样子。后来,我把这种有意注意改成侧面观察,发现他在看同伴玩玩具时,看着看着就不哭了,但很少说话,也不参与。看来,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虽然他还没有参与活动、参与游戏,但已经开始注意集体生活,注意同伴了,这就是好现象。

凡凡每天来园时,我都给他一个拥抱,开始他还有点不情愿,但后来慢慢的适应了,就会欣然接受,每天离园帮助他整理衣服时,我也会抱抱他,并和他说句悄悄话,告诉他今天表现棒极了,明天乖乖的来幼儿园,再和他拉钩。每天只要看见他的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他,渐渐地他的紧张焦虑情绪一点一点消除。这天,吃早餐时,凡凡乖乖的吃完,我给他一个大大的“赞”,“棒极了”, 凡凡只是望着我没说话,但眼神里有了一丝光彩。不一会儿,到了点名的时候了,我对小朋友们说:“今天点名,我希望小朋友们用大的声音答“到”好不好?”小朋友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好!”前面几个小朋友的声音都很洪亮,我都对他们说了“顶呱呱”。当我点到凡凡时,我用坚定的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他终于大声的答了声“到!”答完之后就立马害羞的用他妈妈的衣服捂住了自己的脸。这时我大声的问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听到凡凡的声音了吗?”“听到了”我带头给凡凡鼓掌,小朋友们也跟着一起鼓掌,并大声说道“顶呱呱!”,他听后把捂着脸的手给放了下来,开心的笑了。

一个星期之后,我发现凡凡能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了,也开始玩玩具、参加集体活动了。只是在每天午睡时他还会抱着妈妈的衣服,于是,我坐在他床边,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问道:“凡凡,你抱着妈妈的衣服睡觉,是不是能闻到妈妈身上的气味呀?”他点点头,“凡凡每天晚上是不是都和妈妈一起睡觉呀?”话音刚落,凡凡哇的一声哭了,我连忙安慰道:“凡凡不哭,有什么事和我说说,我一定帮你想办法,好吗?”听完我的话,凡凡边哭边说:“我好想和妈妈睡觉,可是妈妈生妹妹了,要我以后和奶奶睡,我都不能和妈妈睡觉了。我好想我妈妈呀!”听了凡凡的一番话,我幡然醒悟:原来,凡凡的妈妈生二宝了,凡凡这是缺乏母爱,太渴望得到妈妈的爱和温暖了。“凡凡的想法谭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好吗?”“嗯!”凡凡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带着期盼被乖哄而睡。之后,我和凡凡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凡凡的妈妈这才意识到最近二宝出生后忙着照顾二宝,忽略了凡凡的感受,答应以后要给凡凡更多的爱和陪伴,每周也要有陪凡凡睡觉的机会,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从那天以后,凡凡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突然间变得阳光开朗,不再伤感和哭泣了,也能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了,有时还会主动找我说着他家小妹妹的事,脸上掩藏不住的开心和幸福。

回望凡凡的改变,我不禁想,如果我没有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凡凡,就不能走进他的心里,就不能更准确的了解情况继而去关心、帮助和引导他。一个孩子长时间爱的缺失,将会变得积郁寡欢,心灵得不到滋养将会影响到身心发展,甚至影响到未来一生的发展。从凡凡的成长进步中我也真正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越是幼年的孩子对父母越是依恋,他们的情感细腻有丰富,需要我们去用心呵护,用爱培育。作为幼儿教师,爱孩子很重要,倾听孩子、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引导和支持孩子发展更为重要。

编 辑 杨居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