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后座,就是我的全世界
发布时间:2025-03-25 20:52 浏览量:5
"小朦,抓紧妈妈哦!"清晨六点的安庆街头,电动车上捆着外卖箱的女人弓着背,后座三岁的小女孩把脸贴在她被汗水浸透的防晒衣上。这是2021年春天,陈佳欣和女儿每天开始的姿势。
后视镜里映出女儿被风吹得通红的小脸,她总忍不住伸手往后摸摸。这个动作让刚入行的她摔过两次,膝盖上至今留着疤。但女儿咯咯的笑声从后座传来时,她又觉得什么都值了——就像三年前那个暴雨夜,她抱着六个月大的女儿缩在24小时便利店门口,小朦在她怀里睡得香甜,全然不知妈妈正咬着嘴唇把眼泪憋回去。
"当时婆婆把赔偿金全拿走了,连奶瓶都没让我们带出来。"说起2019年那个冬天,陈佳欣的睫毛还是会颤。老家父母劝她"趁年轻再嫁",她抱着女儿转身就走:"我生的娃,我死也要带在身边。"
从此安庆街头多了个背着孩子送外卖的"怪人"。外卖箱里装过尿不湿和奶瓶,雨衣底下裹着熟睡的孩子。有次爬七楼送餐,背带突然松了,她硬是用牙齿咬着背带,单手托着女儿把外卖送到。顾客开门时看见满脸通红的母女俩,手里的奶茶"啪"地掉在地上。
"妈妈,今天幼儿园老师问我为什么总在店里写作业。"去年秋天,五岁的小朦趴在快餐店餐桌上,小手攥着铅笔在油腻的桌面上描拼音。陈佳欣正给客人打包的手顿了顿,转头看见女儿头顶翘起的小辫子——那是她凌晨四点出工前给扎的。
最怕的不是寒冬酷暑,而是女儿生病。去年流感季,小朦烧到39度,她背着孩子在医院和外卖站之间来回跑。等单间隙给孩子喂药时,药片掉进外卖箱,她蹲在马路牙子上翻找,突然被客户投诉"送餐超时"。那天她躲在公共厕所隔间里哭,女儿滚烫的小手擦她眼泪:"妈妈不哭,我明天肯定退烧。"
2024年3月12日,陈佳欣攥着存折在银行柜台前发抖。工作人员第三次提醒她输密码时,她突然转身冲出去——不是反悔,是跑到对面小学接放学的女儿。"小朦,快摸摸这个红本本。"她把房产证贴在孩子脸上,"以后刮台风下冰雹,都没人能让我们滚蛋了。"
新房是套38平的老房子,墙皮斑驳,但陈佳欣坚持要在女儿房间刷粉色墙漆。搬家那天,小朦把自己的布娃娃一个个摆到飘窗上,转头问:"妈妈,我们真的不用再住电动车了吗?"
现在经过安庆人民路,还能看见那辆绑着粉色坐垫的电动车。陈佳欣依然在送外卖,只是后座空了——女儿正在明亮的小屋里写作业。窗台上养着盆多肉,是她们搬新家时小朦用压岁钱买的。每次送完夜单回家,看见六楼那盏暖黄色的小灯,她就觉得背了五年的外卖箱,突然变得好轻好轻。
夜深人静时,陈佳欣会翻看手机相册。五年来两千多张照片,全是女儿在后座上的睡颜:有时攥着半块饼干,有时脸上粘着饭粒。最新照片里,小朦穿着粉色睡衣,在新家的小床上蜷成一只虾米。她轻轻把照片放大,看女儿睫毛在眼下投出的阴影——那是她看过最安心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