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宝妈傻眼!兔头妈妈原料疑云:一场谎言与商业道德的追问

发布时间:2025-03-26 11:50  浏览量:4

母婴赛道极为特殊,这个行业黄金万两,但也极度地“卷”,对营销、高科技标签、受众情感投射、品牌可信度等都有非同寻常的需求。

兔头妈妈作为母婴洗护领域的“黑马”。然而,315前后,媒体的调查揭露,兔头妈妈高纯奥拉氟儿童牙膏这款产品的核心卖点——高纯奥拉氟的“原料产地”“国产自研”与“专利技术”,存在严重误导,涉嫌虚假宣传。而在被媒体曝光后,公司的客服改变了话术,但其相关页面却仍保留误导内容。

不少宝妈们不惜高价买母婴产品,往往就是冲着商家宣传的“高科技”,求的就是一份“安心”。但当商家连核心原料的来源都讲不清楚,不吝于背刺无数曾给予品牌信任的消费者——宝宝的安全,岂容糊弄?

一、原料来源“德”还是“中”?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兔头妈妈宣称高纯版奥拉氟为“国产原料、自研技术”,但产品页面却用加粗字体反复强调“德国奥拉氟成本4万/公斤”“成本比普通氟高出670倍”,甚至配以天秤画面突出对比。
“德国奥拉氟成本4万/公斤”“纯度是德国原料的4倍”“国产自研专利技术”——这些充满矛盾的宣传语,同时出现在兔头妈妈高纯奥拉氟儿童牙膏的页面上。

(图片说明:在兔头妈妈官方旗舰店高纯版奥拉氟儿童牙膏页面,有“德国奥拉氟”的相关宣传。)

律师指出,这种刻意模糊原料来源的行为,涉嫌利用“德国滤镜”抬高产品溢价,构成误导性宣传。

专利“审查中”竟成技术背书

媒体报道称,兔头妈妈声称拥有“研究奥拉氟的专利证明”,其页面甚至罗列了《兔头妈妈奥拉氟科技成果》——但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其8项相关专利均处于“实质审查的生效”阶段,尚未获得专利授权。

在此要说明一句,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实质审查的生效”很容易被误解为专利已经生效,但仔细辨析就会发现,这几个字指的是“已经进入审查阶段”。
湖南湘鉴知识产权鉴定评估中心王亚雄律师直言:“审查中的专利不等于授权,将未获批的技术作为卖点宣传,已涉嫌虚假宣传及不正当竞争。”


三:宝妈们的无奈,高价买不到真安心

在被媒体曝光涉嫌虚假宣传近10日后,经济观察报又追访了兔头妈妈,发现其客服已经改口称:“目前兔头妈妈在售高纯款采用新一代国产奥拉氟,该成分和技术均为兔头妈妈自研成果,相关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在售的经典款采用上一代德国奥拉氟。”
但是,兔头妈妈的高纯版儿童牙膏页面上,却仍保留着“德国奥拉氟”的相关介绍。且兔头妈妈并未回应记者关于此事的追问。
粒场注意到,兔头妈妈用多种话术宣称“奥拉氟防蛀效果远高于普通氟化钠”,但其成分表显示,产品实际为“氟化钠+奥拉氟”混合配方。


且兔头妈妈曾经宣称“不好好刷牙(使用我们的奥拉氟牙膏产品)也能防蛀”,这种宣传口径曾被用户投诉到主管部门,多家媒体曝光。有口腔专家指出,奥拉氟并非“神秘成分”,其防龋效果缺乏独立临床数据支持,不认真刷牙仅靠牙膏防蛀的说法纯属夸大。


粒场身边有多位宝妈,就此事询问了她们之后,发现其中还有兔头妈妈的顾客,她姓赵,是一位在邮电系统工作的年轻妈妈,2023年,2024年赵女士都购买过兔头妈妈的“奥拉氟”牙膏。


赵女士说,了解这件事后,“有点生气,搞得我情绪不稳定了都。”她说:贵一点不要紧,花钱就是买个安心,但他们这种搞法怎么让人安心?我是不是为谎言付了费?


行业观察家称,母婴行业部分从业者惯于利用家长对“科学育儿”的焦虑,以专业术语、数据堆砌和情感营销包装产品,实则玩弄概念、收割信任。部分新消费品牌的通病是:重营销轻研发、重流量轻责任。


企业应该明白的是:
育儿焦虑不是生意筹码,父母们的眼泪,终将冲刷掉所有虚伪的光环。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