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苛管理还是变相监禁?小鹿妈妈公司“职场牢笼”事件引争议

发布时间:2025-03-27 01:59  浏览量:3

近日,母婴品牌小鹿妈妈因被多名员工指控“管理制度严苛如坐牢”,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调查发现,该公司不仅在工作时间对员工实施近乎“监禁式”的管控,更涉嫌克扣劳动合同、拒缴社保、随意解雇等违法行为。这场关于企业管理边界的争议,揭开了职场治理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隐痛。

据在职员工刘某透露,小鹿妈妈要求员工全天候禁止使用个人手机、佩戴耳机,午休期间亦不例外。她曾因用餐时用手机刷短视频遭警告,最终只能靠智能手表与家人保持联络。更令员工不满的是,公司大门全天对员工关闭:非取外卖、快递不得外出,所有离岗需填写书面申请,即便午休时间也被禁止外出就餐,员工只能蜷缩在工位解决三餐。

“上班像坐牢,连呼吸都要被监控。”一名员工如此形容。另一名员工补充称,公司对“细节管控”近乎偏执:会议室椅子未完全推入桌底会被开罚单并罚打扫卫生;卫生间使用时间受限;人事部门甚至定期巡查工位,确认员工是否“在岗”。

除人身自由受限外,员工合法权益也遭系统性侵害。多名员工反映,签署劳动合同后,公司强行收走员工应持有的合同副本,导致维权缺乏凭证。此外,试用期内公司拒缴社保,涉嫌违反《社会保险法》。

一名离职员工透露,自己在通过试岗考核并严守规定后,竟因一场“无标准答案、与岗位无关”的考试遭无补偿解雇,仅获半个月底薪。“公司对规则的解释权是绝对的,员工只能任人摆布。”他无奈表示。

针对小鹿妈妈的管理模式,法律界人士直言其已触碰法律底线。“午休时间属于劳动者自主支配的休息权范畴,限制员工出门既无法律依据,也侵犯人身自由。”上海某律所劳动法专家指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应持有劳动合同文本,扣留合同涉嫌违法;而试用期不缴社保更是直接违反《社会保险法》。

“企业管理应尊重人性化与合法性。”该律师强调,若员工所述属实,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仲裁追讨社保、主张违法解雇赔偿。

目前,涉事公司尚未对外回应。

作为一名普通打工人,看到“小鹿妈妈”的新闻,仿佛看到了无数职场人的缩影——我们出卖时间和劳动换取工资,但某些企业却连最基本的尊严和自由都要剥夺。当“上班”变成“坐牢”,打工人的痛苦绝不仅是身体上的禁锢,更是精神上的窒息。

我们清楚职场不是家,不求企业嘘寒问暖。但至少应该做到:

把手机还我——紧急情况能联系家人,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权利;

把午休还我——出门吃碗面、晒晒太阳,不是“恩赐”而是法律赋予的自由;

把合同还我——白纸黑字的契约,不该沦为公司的“人质”;

把尊严还我——打工人的劳动可以购买,但人格不该被标价。

今天是小鹿妈妈的员工被锁在工位吃饭,明天可能是更多企业效仿这种“低成本管控”。打工人每一次忍气吞声,都在助长资本的嚣张气焰。

或许我们无法立刻改变所有规则,但至少可以记住:

拒绝用“服从”换取生存,是对自己最后的尊重;团结互助、抵制无良企业,是打工人唯一的生路。

上班不是服刑,我们更不是囚徒——这句话,值得所有打工人刻进骨髓里。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