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亚被台当局驱逐出境!3子女哭求“妈妈别走”

发布时间:2025-03-27 01:03  浏览量:5

——赖清德当局再掀“反中”恶浪,两岸家庭成政治博弈牺牲品?

导语

3月25日深夜,湖南籍陆配刘振亚(网名“亚亚”)拖着行李箱,在丈夫黄君宏与3名幼子的泪眼目送下,被迫离开生活近10年的台湾。这位因“讨论武统言论”被台当局撤销居留许可的网红,用一封《给台湾同胞的信》掀起舆论风暴。事件背后,不仅暴露民进党当局以“安全”之名行“反中”之实的操弄,更让30万陆配家庭的生存困境浮出水面。

---

一、事件始末:从“网红妈妈”到“通缉对象”

1. “亚亚在台湾”的双面人生

刘振亚2015年与台湾丈夫结婚后,通过短视频分享两岸婚姻生活,在抖音积累超50万粉丝。其频道内容以育儿、美食为主,偶尔穿插对两岸关系的温和讨论。今年1月,她发布视频分析《反分裂国家法》,称“若台湾触犯红线,大陆有权采取必要措施”,被绿营断章取义为“煽动武统”。

2. 举报风波与“证据造假”疑云

亲绿网红“八炯”自曝是举报者,但刘振亚指出,其TikTok账号涉嫌伪造视频,所谓“鼓吹战争”言论实为他人嫁祸。台“移民署”仅凭单方面指控,未核实原始素材即做出驱逐决定。

3. “10天限时离境”的荒诞剧情

3月15日,台当局以“危害安全”为由废止刘振亚依亲居留许可,要求10日内离台。其律师多次申请停止执行未果,最终全家在机场上演“生死离别”。丈夫黄君宏痛陈:“我是台湾人,难道也要被赶走?”

---

二、岛内激辩:是“国家安全”还是“政治迫害”?

1. 法律争议:条款滥用成“口袋罪”

台“移民署”依据“大陆人民在台居留许可办法”第18条,认定刘振亚言论“危害安全”。但法律界人士指出,该条款从未适用于言论表达,且刘振亚未参与任何反台活动,处罚明显违宪。

2. 舆论撕裂:统派怒吼VS绿营煽动

- 支持者:发起“拯救亚亚”联署,超10万人联名要求撤销处分;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痛批:“民进党为巩固权力,连小孩都要当人质!”

- 反对者:亲绿媒体污蔑刘振亚“假结婚洗人口”,煽动网民攻击其子女“被统战洗脑”。

3. 国际人权组织发声

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指出,强制驱逐导致亲子分离违反《儿童权利公约》,台当局以“安全”之名践踏基本人权。

---

三、深层透视:赖清德当局的“三张牌”

1. “反中牌”:制造社会对立

自2024年5月执政以来,赖清德当局已针对陆配、统派人士发起12起类似案件,通过“选择性执法”激化两岸仇恨,转移岛内经济困境焦点。

2. “去中国化牌”:切断文化纽带

同步推动“课纲修订”“语言政策”,企图抹除中华文化认同。此次事件中,绿营刻意将“陆配”污名化为“第五纵队”,强化“中国人vs台湾人”对立。

3. “选举牌”:收割民粹红利

台媒披露,台当局计划在2025年底“九合一”选举前,再驱逐至少5名活跃陆配,制造“抗中保台”假象,巩固基本盘。

---

四、家庭悲剧:3个孩子的“无声控诉”

1. “妈妈,我们不要分开!”

刘振亚幼子就读的小学近期出现霸凌事件,同学质问:“你妈妈是来台湾偷孩子的吗?”孩子哭着问:“为什么坏人可以赶走好人?”。

2. 跨国婚姻的“定时炸弹”

台当局规定大陆配偶入籍需8年,且不得携大陆亲属赴台。刘振亚事件暴露制度缺陷:若夫妻离异,大陆配偶将面临“驱逐”与“骨肉分离”双重困境。

3. 陆配群体的集体焦虑

目前岛内陆配超30万人,超半数子女在台出生。台陆委会统计显示,2024年陆配离婚率同比上升23%,许多家庭因政策不确定性陷入危机。

---

五、两岸呼声:让爱回家,拒绝政治绑架

1. 国台办强硬回应

发言人陈斌华指出,民进党当局“以法乱统、以刑逼统”的行径不得人心,大陆将坚决维护陆配合法权益。

2. 台湾民间自救行动

“台湾国际家庭互助协会”发起“一人一信”运动,呼吁台当局正视陆配人权。律师周宇修表示,已收集200份专家联署,将提起行政诉讼。

3. 大陆网友暖心声援

社交媒体上,“接亚亚回家”话题阅读量破亿,网友留言:“两岸本是一家,何苦为难一个为家庭奔波的女人?”

---

结语

当刘振亚抱着孩子踏上返程航班时,她手中紧握的不仅是登机牌,更是一个破碎家庭的血泪控诉。这场由政治操弄引发的人伦悲剧,撕开了民进党当局“维持现状”的虚伪面具。正如台湾学者罗世宏所言:“当一个社会需要靠迫害少数群体来巩固统治,它的文明根基已然动摇。”

互动话题:你认为两岸婚姻应如何突破政治藩篱?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