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情绪温差”听过吗?心理治疗师教你几招,温差变暖流
发布时间:2025-03-28 21:53 浏览量:6
亲子关系中的“情绪温差”,你听说过吗?据了解,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有些青少年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认知差异被称为“情绪温差”。
顺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心理治疗师林国雄指出,亲子关系中的情绪温差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若想改善亲子关系中的“情绪温差”,需要从沟通方式和家庭互动模式入手。
情绪温差的成因
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负责理性思考和情绪控制。因此,青少年更容易冲动,情绪反应更为强烈。
林国雄指出,父母往往以成年人的理性思维去衡量青少年的行为,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容易引发冲突。例如,父母眼中的“沉迷手机”,在青少年看来可能是在虚拟社交中寻找归属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也可能加剧情绪温差,不可预测的家庭环境会改变青少年大脑网络的功能连接,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情绪温差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林国雄指出,“过度关注”和“情感忽视”都可能对青少年心理造成伤害。心理学中的“压力传递”现象表明,父母对成绩的焦虑会通过非语言线索(如表情、语气)传递给孩子,从而引发青少年的躯体化症状,如焦虑、失眠等。
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下的青少年,可能会出现情绪调节障碍,甚至发展为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
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
人体中,前额叶皮层可以通过抑制杏仁核的活动来调节情绪反应,而积极的亲子互动能促进青少年杏仁核与前额叶的神经联结,这种生理改变可显著提升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
“例如,通过稳定的亲子互动和积极的家庭环境,青少年的大脑功能连接会更加健康,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林国雄指出,要改善亲子关系中的“情绪温差”,需要从沟通方式和家庭互动模式入手,大家可以试试以下三种方法:
一、缓冲式沟通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可以尝试缓冲式沟通,如:
设置无电子设备的亲子共处时间:每周安排1至2小时的无电子设备时间,让孩子和父母能够真正地面对面交流。
改变对话句式:用“我观察到……”替代“你应该……”,避免指责和命令,增强沟通的平等性。
重视青少年的表达:父母要明白青少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二、情绪管理
父母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宣泄负面情绪。同时,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进行深呼吸、数数等方法,帮助他们平复情绪。
三、增强信任与亲密感
信任是亲子关系的基石。父母要言出必行,遵守对孩子的承诺,避免因频繁食言导致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
林国雄指出,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帮助青少年从“被保护者”到“自我守护者”平稳过渡的关键。通过改善沟通方式、增强信任及亲密感、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可以有效减少亲子关系中的情绪温差,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文/顺德融媒记者吴小镛 通讯员林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