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10年,年年给娘家打3万,今年断供,弟弟打电话把我气到发抖

发布时间:2025-04-02 16:51  浏览量:13

我叫李雨,今年35岁,远嫁他乡已经10年了。这些年,我在异乡努力打拼,丈夫对我也不错,我们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还算安稳。然而,最近的一通电话,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愤怒之中。

自从嫁到外地后,我和娘家的联系就变得少了,但每年我都会给娘家打3万块钱,帮助他们补贴家用。这3万块钱对我来说并不轻松,毕竟我的工资也只有7000元左右,但这毕竟是我的娘家,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今年,因为丈夫换了工作,家里经济压力突然增大。丈夫的新工作虽然有更高的收入,但试用期长达半年,期间工资只有原来的60%。再加上女儿上小学后,各种开支也多了起来,我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今年不再给娘家打钱了。

这个决定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知道,我必须先保证自己小家庭的稳定。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委婉地说明了情况,希望她能理解。妈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雨啊,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太担心。等你们情况好了再说。”

听到妈妈的话,我松了一口气,觉得娘家还是理解我的。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一个星期后,我接到了弟弟的电话。电话一接通,他就急匆匆地说:“姐,妈让我给你打电话,问问今年的钱什么时候能打过来?”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妈妈居然没有和弟弟说明情况。

我耐心地解释道:“弟,今年我们家经济压力有点大,丈夫刚换了工作,试用期工资少,女儿上学也花了不少钱。今年可能没办法打钱了,等明年情况好转了再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弟弟突然提高了声音:“姐,你怎么回事?这些年你给我们家的钱越来越少,是不是觉得我们家不重要了?妈为了省电,夏天连空调都不敢开,你就这么忍心?”

我被弟弟的话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说:“弟,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确实有困难,等以后情况好了,我一定会多补上。”

“你看看你,这些年你嫁得那么远,对家里关心少得可怜。妈为了供你读书,自己省吃俭用,你现在就这么对待她?”弟弟越说越激动。

“我每年都在给家里打钱,你不能只看到今年没打钱啊!”我忍不住反驳道。

“打钱?你打的那点钱够干什么的?妈为了省钱,衣服破了都不舍得买新的。你嫁得远就当甩手掌柜了?”弟弟的话像一把把刀,扎在我的心上。

我气得浑身发抖,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我挂断了电话,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怒。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弟弟却这样指责我,完全不顾我的感受。

丈夫看到我哭得那么伤心,赶紧过来安慰我。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他听后也很生气,说:“你已经尽力了,不用为了他们的指责而委屈自己。”

我擦了擦眼泪,决定不再为弟弟的话而难过。我知道,娘家的困难我无法全部承担,但我已经尽力了。我开始反思,或许我需要重新审视和娘家的关系,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关心。

第二天,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直接说:“妈,我今年真的没办法打钱了,但我会抽时间回去看你们,给你们带些生活用品。”

妈妈在电话那头轻声说:“雨啊,妈知道你有难处,不用太放在心上。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好好聊聊。”

听到妈妈的话,我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我知道,妈妈是理解我的,只是弟弟可能有些误解。

一个月后,我趁着假期回了趟娘家。看到妈妈日渐苍老的样子,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我紧紧抱住她,说:“妈,对不起,我没能多陪陪您。”

妈妈拍了拍我的背,说:“傻孩子,妈知道你不容易,不用放在心上。”

在娘家住了几天,我给妈妈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还陪她去做了体检。看到妈妈身体还算健康,我心里也踏实了一些。

临走时,妈妈塞给我一个信封,说:“这是妈给你攒的1万块钱,你拿着应急。”我愣住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原来,妈妈一直在默默地支持我。她知道我的难处,却从不说出口。我抱着妈妈,久久不愿松开。

回到婆家后,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丈夫。他听后感慨地说:“你妈才是真正的理解你。”

我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慨。经过这次事件,我明白了,真正的亲情不是靠金钱来衡量的,而是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希望我的经历能给那些在家庭关系中遇到困惑的人一些启示,让我们都能在爱与理解中找到幸福的方向。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