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退伍去大姨家拔花生走错地,姑娘妈妈看我笑:是亲戚,好说
发布时间:2025-04-04 18:48 浏览量:11
素材提供/梁宾
文/无忧的蓝兔子
(本故事非纪实,请读者理性阅读,部分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我姓梁,单名一个宾字,从小在县城边上长大,虽然进城只是过一座老桥,但我还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小子。
我们村子土地少,人均不过两分田地,为了增加收入,我爸就在城里蹬三轮车载客。
我妈是勤快人,一个人就将家里的田地都种上了菜卖钱,我只是偶尔才去地里帮忙。
我小时候贪玩,不是和小伙伴下河摸鱼,就是他们藏在草丛里玩扑克,读书没天份,好不容易熬到初中毕业,就回家跟我爸蹬三轮车找钱。
虽然我脑袋不够聪明,但体格还行,身高1米76,长得强健,做事舍得出力气,不会偷奸耍滑,伙伴们觉得我太老实,都戏称我一声“憨哥”。
但老实人也有执拗的时候,我到19岁的时候,听到大队武装部征兵的消息,就一心想要去部队上历练一回。
我妈不愿意我去。她觉得当兵还不如蹬三轮车挣现钱,或者学一门手艺,以后也有养家糊口的能力。
但当时我是一门心思想要去当兵,家里人谁劝都没用。
后来我就直接去征兵办报了名,凭我身强力壮的身体,很顺利就去了部队,在北京做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但终究吃了没文化的亏,在部队上待了4年,因为没有什么杰出的表现,到1995年底,23岁的时候,我还是退伍回了老家。
回家后,我没有什么技术,只有一张退伍证,和挺拔的个子,就去了县城里一家大酒店做了保安。
做保安的工资不高,我妈责备我说,还不如跟我爸去蹬三轮车,好多攒点钱娶媳妇。
我却觉得,自己当过兵,穿着一身和军装相似的保安服更有面子。
走在路上,年轻姑娘都会多看我两眼,如果我灰头灰脸骑着三轮车,谁会正眼看我?
正当青春年少的我,还是有几分虚荣心的。
我妈有一个姐姐,嫁在乡下的河边,离我家有五六里路。她家有许多田地,大姨和姨夫也是靠种菜过生活。
他们家还种花生,种嫩玉米,种毛豆……自家吃不完,大姨便经常带信,让我去乡下帮着收,然后拿回家吃。
所以碰到我不上班的时候,我就常常骑着自行车,去大姨家里帮忙。
大姨和大姨夫都很好客,我每次去,大姨夫都会去村口买鱼买肉招待我。
我也不能白吃白喝他们的吧,所以我帮大姨家里干活特别卖力,种菜,挖土豆,拔毛豆,剥蒜苔……
久而久之,大姨他们村里很多人都认识了我,每次看到我在地里干活,大家都纷纷笑着打招呼。
“素华(大姨的名字),这是你外甥吧?一放假就来帮你干活,这么勤快的小伙可真难找。”
“叫什么名字呢?小伙子长得挺端正的,没有找对象的话,我把我家侄女说给你,行不?”
每一次,在地里默默做事的我,都被那些大娘大婶开玩笑,说得满脸通红。
我大姨却挺高兴,和她的邻居们越说越起劲,仿佛立刻就要把我的终身大事给定下来似的。
到收花生的季节,也正是大姨家卖毛豆角的忙碌时节。我趁着休息,又去了大姨家里帮忙摘毛豆卖。
那天大姨的小女儿也在家,她在市里读大专,趁着放假,就在家里帮着给一家人做饭,摘豆角。
忙到下午的时候,大姨就对我说,我们河边上那块地的花生可以收了,宾宾,趁着天色还早,你挑个箩筐,去地里拔些多花生,拿回家给你爸下酒。
我还在推辞,姨夫也催我:你还跟我们讲理不成?自己种的花生,我们都没有卖过,全部拿来吃的。我和你姨要去卖毛豆角,就不陪你一起去了,我们家的花生地你能找到吧?
大姨家的其它田地,我大都去过,但花生地在河边,有点远,我好像只在当兵前去过一次,时间久远,印象不太深。
所以我就挠挠脑袋,有些茫然地摇头。
大姨就叫我小表妹:玲玲,反正你要去地里摘菜做晚饭,就带宾哥先去花生地吧,顺便帮着他多拔些花生。
于是我挑着箩筐,和表妹一起去了河边,那片地都是村里人种的花生,一连好几块花生地,中间隔着的只是一条小土埂,看起来都差不多。
见此,表妹也有些茫然了,说:我也很少来地里,反正我记得我们的花生地在中间,好像是这一块,又好像是这边这一块……
我觉得应该是左边那块地,可表妹觉得应该是右边那块地才对。
周围又没有人可以打听。表妹笑道,宾哥,听我的吧,我来过两次,应该是右边这块地才对。
看表妹确定了,我便和她一起下了地,蹲在地里拔起花生苗来。
这边种花生的都是河沙地,尤其上个星期才能下过雨,土质非常的蓬松。
我和表妹抓着花生苗,轻轻往上一提,花生苗就带着白生生,胖累累的花生破土而出,花生上都不带泥土,也根本不需要用锄头挖。
不大功夫,我和表妹已经拔了一大片地,但挑花生苗回家太笨重,所以我们就在地里摘起了花生,将苗仍然丢在地里做农肥。
表妹帮着摘了一会儿花生,就忙着回家去做晚饭了,留下我一个人蹲在地里摘花生。
我摘呀摘呀,蹲得脚都发麻了,终于摘了半箩筐的花生出来,心想着动作还要快点,将拔出来的那点花生都摘下来,不然天黑就看不清了。
正忙着,我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清脆的女生在我耳边吼道:你是谁?怎么跑到我家地里摘花生?大白天的,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我被惊得一骨碌跳了起来,转身一看,是一个身材苗条,却杏目圆睁,死死瞪着我的姑娘。
在她后面,还跟着一个身材有些虚胖的大婶,也正向我这边走来。
只是人胖了,动作要比年轻姑娘迟缓一些。
我吓得脸都白了,这一下午忙活,我和表妹已经摘了几十斤花生,敢情是误摘了别人家的?
这该怎么交差呀?
这时大婶也走近了,只听得年轻姑娘向她大声告状:妈,你看这小偷多胆大,居然挑着箩筐到我们地里偷花生,简直是无法无天!
我这人嘴笨,一碰到口舌伶俐的人,我就不知道该怎么答腔了。
况且这事本来就是我理亏,我紧张得都不知道该怎么辩白。
好半天,我才结结巴巴地向她们俩解释说,是大姨让我来地里拔些花生回去吃的,我和表妹都没有搞清楚具体位置,所以走错了地。
我告诉她们,我大姨叫素华,我大姨夫叫……还不待我说完,那胖大婶的脸上居然露出了笑意。
她说:哦,我记起来了,你是素华的外甥吧?我们两家的花生地挨在一起,也难免你会搞错……
那年轻姑娘白了我一眼,哼道:真笨,连位置都没搞清楚,就跑来拔花生,碰到我和我妈还好说点,直接没收了你摘的花生就成。
要是你碰到别人,铁定要将你当小偷,送去派出所关两天呢!
大婶嗔怪地喝住她女儿:秀秀,这是你素华姨的外甥,叫宾宾,是个勤快的小伙子,刚退伍回来,他不熟悉我们这边的田地,走错地方也难免,你不要吓着别人了!
我连忙道歉:实在不好意思,我妈经常说我做事毛头毛脑,老犯错。
这花生也都成熟了,你们直接就把筐子里的花生都拿回去,就当我帮你们家拔的,你们也没有损失,好不好?
我的口气带着恳求,只希望她们母女俩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己就当做好事吧?
反正年轻人嘛,力气去了力气还在。
就怕她们一直闹闹哄哄,让我觉得简直糗大了。
那叫秀秀的姑娘走到筐子边,抓起一把花生便剥壳吃了起来。
她边吃还边笑:这刚拔出来的花生还挺好吃,又香又甜。妈,你天天嚷着让我来拔花生,现在不用我们出气力,就直接收了一筐花生,真是得来不费吹灰之力哦!
大婶却瞪了她女儿两眼,转脸笑着对我说:宾宾,你不要介意秀秀的话,她是在跟你开玩笑的。
大家都是亲戚家,你来我们地里摘点花生吃不算啥,都拿回去,反正我们家种的花生多,去年的还没有吃完呢!
听大婶说得这么豪气,我都有些糊涂了,什么时候,大家还变成亲戚了?
哦,莫不是姨夫家和她们家沾亲带故,有我不知道的渊源?
但我还是不好意思将别人家的花生往家里搬,就对大婶说:姨,你家在哪里,我帮你把花生搬回去。
大婶笑呵呵地说:你想去我家看看?那也好,我们一起回去吧,我家就住在大沟边上。
我将泥花生都挑上,跟着她们母女俩一起往回走,其实她们家离我大姨家不过200多米的距离,是一个用围墙围起来的大院子。
两层小楼,看她们家里的环境,可能比我大姨家还强些。
我将箩筐里的花生倒在她们家台阶上,拔腿就走,希望这事就这样完结了,再不想惹麻烦。
回到大姨家,表妹已经做好晚饭,大姨和姨夫也都卖毛豆角回来了。
大姨看我挑着空箩筐,不禁眼睛都瞪大了:我正说到地里来找你,你弄的花生呢?
我红着脸,吞吞吐吐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大姨。
大姨和大姨夫都摸着肚子,几乎笑出了眼泪。我有些难堪,正准备告辞回家时,就听见有人推门,连说带笑走了进来。
是秀秀的母亲,她提着一麻袋已经洗干净的新鲜花生,足足有20多斤,放到了大姨家的院子里。
她笑道:秀华,这就是你外甥和玲玲今天下午的成果,宾宾还亲自送到我家里了。
呵呵,我干脆就在水管下把花生冲洗干净,给你们提过来,宾宾辛苦了一场,哪能做无用功呢?
大姨和大姨夫说笑着,和秀秀妈推辞了一番,后来还是留下了那袋子花生,非让我带回家了。
我很有些不解,大姨和她邻里的关系可真好,还有拔错花生地,白送花生吃的好事啊?
秀秀妈太慷慨大方了吧?这么仁义巴巴的邻居真是少有哦!
不久后,我大姨就给我介绍了一门亲事。
当我妈告诉我,大姨给我介绍的对象就是她们村上的秀秀姑娘时,我简直都有些懵圈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去帮大姨家干活时,秀秀妈看过我,觉得我长得端正,人也踏实,就要想让我做他家的女婿。
秀秀本来不喜欢通过相亲介绍的对象,但我拔花生走错了地,把她家的花生给拔了,让她很有些啼笑皆非。
而我直接将拔错的花生都送到他们家里,憨厚老实的样子给秀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终于对我有了些好感,决定和我交往看看。
自然,像我这样的老实人,对待感情肯定是一根筋,特专一。
姑娘对我有意,我就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全心全意对她好,对她家人亲。
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后,我去乡下大姨家里就更勤了。
当然不仅要帮我大姨种地,更要去未来的丈母娘家里帮忙。在他们家,我里里外外勤快得像个转动的螺丝钉,一刻也不停歇。
一年后,我就将秀秀娶回了家。
秀秀虽然书读得不多,但她性格泼辣,做事麻利,一直跟着她爸做乡厨。
我们结婚后,我也经常跟着老丈人去帮厨,学到了很多厨技。
后来我和妻子就利用我家在县城郊区的有利位置,在楼下的三间门面房开起了小饭店。
我也从一个小保安,转型成了一个围着灶台转的“锅儿匠”,妻子管饭店前堂,我这身憨力气,自然就主后厨。
这些年,我们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了很多。
大家都经常开玩笑说:憨哥,你现在大小也是一个老板,不错啊,遇到贵人了!
贵人嘛,自然是我的大姨,我的丈母娘,更是我那性格直爽的妻子。
这是不是拔错花生走错地,真情巧遇结良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