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给妈妈扫墓的照片,一句亲爱的妈妈你好年轻啊,令人泪目

发布时间:2025-04-07 14:43  浏览量:8

2025年的清明这天,毛主席唯一的嫡孙毛新宇带着妻小回到湖南,参加祭祖扫墓的活动。

看着照片中的毛新宇一家,让人不禁想起其父毛岸青在35年前在母亲杨开慧墓前的景象。

当时的毛岸青在母亲的墓碑前感慨万千,一想起母亲去世时只有29岁,便不由自主地说了一番令人泪目的话语。

而如今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再次带着一家老小回家祭奠,父子的背影在某一刻融为一体,不知此时他是否感受到了数十年前父亲的心境呢?

信源截图

母亲杨开慧被地方军阀何键杀害时,毛岸青只有7岁。

在如此幼小时便经历丧母之痛,这种经历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

然而彼时我国正处于动荡时期,毛岸青的父亲—也就是伟人毛主席此时正奔波于革命事业,无暇顾家,这让毛岸青的童年缺少了一些父爱关怀。

不过毛岸青从小就在母亲杨开慧的谆谆教导下养成了坚强的性格,就算在母亲逝世后,他也没有忘记将父母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杨开慧烈士

童年时期,他和哥哥毛岸英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弟弟毛岸龙东躲西藏,四处流浪,就是为了躲避反动军阀们的进一步迫害。

可那时的上海依旧处于国民党反革命分子的统治之下,毛岸青三兄弟不得已只能在上海市区继续流浪生活。

有一次,毛岸青无故遭受一些反革命分子的毒打,头部血流不止,险些丢了性命。

好在他的哥哥毛岸英对他悉心照顾,这才让毛岸青挺了下来。

可自此事后,毛岸青的头部一生都伴随着后遗症,稍有波动,就会剧痛不已。

信源截图

1936年,在组织的安排下,14岁的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被送到苏联学习,也就是在这一年,毛岸青才终于结束了煎熬了流浪生活。

不久后,在苏联学习的两兄弟也终于联系到了自己的父亲毛主席,毛主席在信中不断鼓励着他们,让他们在苏联好好学习先进经验,以后回来建设祖国。

毛岸青很珍惜这次机会,他在苏联学习了很多革命前辈的事迹,同时也熟悉并精通了俄语,回国后为祖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刚到苏联的毛岸英和毛岸青

可呆在苏联的和平光景并不长久,来到苏联仅仅五年,法西斯德国便对苏联发起了侵略,世界上最残酷的战争—卫国战争打响了。

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在多次申请后,终于如愿以偿踏上前线,而毛岸青本人也在从事挖战壕,运送伤员等支援工作。

毛岸英写给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信(俄译中 署名谢辽沙为毛岸英的俄语名)

等卫国战争结束后,毛岸青又在苏联呆了两年,而他的哥哥则是比他先行一步,在1946年初就回到了延安。

1947年,毛岸青终于回到祖国,毛主席亲自在延安的机场迎接,父子离别近20年,此时终于团聚在一起。

毛岸青(右)和妻子邵华(左)与毛主席(中)的合影

回国后,他遵照毛主席的意愿前往黑龙江一边远县城进行土改工作,这一去便是8个多月。后来,他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前往北京,在宣传部从事翻译工作。

毛岸青一生翻译了无数来自苏联的革命著作,包括许多列宁,斯大林的作品,还发表过许多介绍苏联文学的文章,对我国的理论研究和指导方面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仅如此,毛岸青在离开翻译岗位后,还参与创作了许多文学丛书和影视作品。

《杨开慧》这部影视剧便是由毛岸青本人参与策划的,也是他首次为纪念母亲而创作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毛岸青

1950年11月,听闻哥哥毛岸英战死在朝鲜战场时,毛岸青曾生过一场大病。

在孩童时期,毛岸英是毛岸青唯一的依靠,是长兄如父这一词最好的体现,如今毛岸英突然离世,毛岸青受到的打击自然不小。

他在哥哥离世后一蹶不振,精神萎靡,甚至一度有过想要寻死的念头。

毛岸英(后排左二)赶赴朝鲜前与战友合影

毛主席对此甚是心疼,当即派人接手了他的所有工作,并将毛岸青送往苏联进行疗养。

接受治疗后,毛岸英虽然还是时常梦到哥哥和母亲,但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已经不会再有轻生的念头。

毛主席和毛岸青谈心,而毛岸青则第一次对父亲透露出自己想要成家的想法。

对此毛主席自然是十分开心,并将毛岸青嫂子的妹妹邵华介绍给他。

这两人早就在生活中相识,并且聊起天来十分投机,毛岸青一听能与邵华结婚成家,内心的氤氲也散去不少。

毛岸青一家

1960年,新婚不久的毛岸青和妻子邵华回到湖南,准备看看他的外婆向振熙,也就是杨开慧的母亲。

此前仍是孩童时,便是向振熙和她的儿媳将毛岸青三兄弟送到上海的。

如今30多年不见,向振熙再一次看到自己的外孙,是涕泪从横,不能自已。

毛岸青也是激动万分,和外婆紧紧拥抱在一起,他已经太久没有回过湖南,也太久没见到家乡的长辈了。

毛岸青(左一),邵华(右二)与毛主席等人

他的哥哥毛岸英不幸战死在朝鲜战场,而弟弟毛岸龙则是早早夭折在了几十年前的上海,如今,杨开慧的三个儿子,就只剩下他一人了。

想到这里,毛岸青决定带着家人去看看母亲,并给母亲扫扫墓。

于是第二天,毛岸青便与家人一同来到杨开慧在棉花坡的坟墓。

毛岸青一见到母亲的墓碑,联想起她生前悲惨的境遇,一时之间悲怆不已。

毛岸青一家祭拜杨开慧的墓碑

他站在母亲坟前,痛哭流涕,此时年近40的毛岸青宛若孩童一般,口口声声诉说着对已逝母亲的思念:

“妈妈,我好想你啊…”

此情此景,也让随行的妻子和舅舅感动不已,纷纷掩面而泣。

而后,在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90周年的纪念日上,毛岸青带着妻子和儿子再次回到湖南,期间参观了杨开慧烈士陵园。

毛岸青一家在杨开慧烈士陵园

在杨开慧烈士的雕像前,毛岸青声泪俱下,回想起妈妈逝世时只有29岁,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说道:

“妈妈,你好年轻啊…”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对母子的故事所感动,不少人都流下了热泪。

毛新宇(左二)和家人在韶山祭祖

此后,毛岸青因身体健康原因,回湖南的次数变少了许多。

直至2007年去世,他都还惦记着早逝的母亲和哥哥。

而如今2025年,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又携带着妻女儿子回到湖南,或许再过十年,便又是毛新宇的孙子……

毛主席和杨开慧的精神代代传承,宛如太阳一般,时常照耀着我们,这不光是毛岸青一家的传承,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传承。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