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被吼完从来不“记仇”?知道真实原因后,您就不会再吼了

发布时间:2025-04-10 21:43  浏览量:9

昨天晚上开心爸爸在床上辗转反侧,一晚上都没怎么睡着。

特别是回想起睡前开心哭着说“我再也不会了”的时候,更是五味杂陈。

起因呢是晚上和开心一起写作业的时候,他不知道是粗心还是什么的,一道简单的25*25的计算题,接连错了3次。前两次开心爸爸还算是好声好气的,让他自己检查重新计算。但当他第三次再把错误的答案写上去时,开心爸爸的火气瞬间就上来了,对着开心就是一阵怒吼。

而脾气发过之后,再看那个唯唯诺诺话也不敢说,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的开心,开心爸爸十分懊悔。是啊,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

孩子只是一道题目算不对,给他讲一讲该怎么算让他自己得到正确答案可以,再多一些的话和他一起算看看错误出现在哪里也可以,为什么非要选择这种伤害孩子而且对他们以后毫无帮助的做法呢?

想必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每次都是前一秒刚吼完孩子,后一秒那个孩子就像是没事人一样,又开始伸手向妈妈求抱抱了。为什么被吼完,先伸手求抱抱的那个人总是孩子呢?为什么明明是被伤害过,但先开口认错先低头妥协的总是孩子呢?

是孩子真的不记仇吗?

当然不是了,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不记仇,而是他们远比想象中更爱爸爸妈妈。

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妈妈就是能够带给自己安全感的人,就是能够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也是他们最信任的人。正是因为这份纯粹到极点的爱,以及毫不迟疑的信任,才让孩子在面对爸爸妈妈声嘶力竭的吼骂声中,能够打心底原谅爸爸妈妈的坏情绪,哪怕是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因为爱,所以才会更加包容。

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应该是爸爸妈妈们来包容孩子的各种坏情绪,然后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引导,让孩子能够更加轻松健康的成长。但很多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比如要孩子变得懂事,要孩子成绩好,要孩子听话等等,一旦孩子没能够按照设想的路线成长,或者没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埋怨,有时候甚至是责骂。

但孩子对爸爸妈妈的爱,却是毫无条件的。

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快乐,能够和爸爸妈妈分担自己的悲伤,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读懂了这一切,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个看似不记仇的孩子,到底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很多时候,看上去好像孩子没心没肺的,被吼完一会就忘得什么都没有了。

实际上,爸爸妈妈吼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会深深刻在他们的心中,这些吼骂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都被他们默默地咽回到肚子里面去了。

看上去是没心没肺,实际上却是孩子用自己弱小的身躯默默地承受了所有。

孩子不像成年人,有着多种渠道的减压方法,能够当场回怼回去,面对爸爸妈妈的吼骂,他们能做的只有默不作声,把这些负面情绪全部吸收,然后继续笑着朝爸爸妈妈走过去,伸手求抱抱。

也许很多年后,他们已经记不得自己被责骂过什么言语,遭受过什么样的惩罚了,但当初那种被嫌弃,被抛弃的感觉会伴随他们终生。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态度,对自己下一代的心态。

知道了这一些,我们才能真正明白,所谓的不记仇,更多的是孩子不会表达。

还有的孩子的不记仇,只是他们害怕失去的假装。

面对爸爸妈妈的吼骂,孩子们下意识的就会非常的恐惧,他们并不是恐惧自己做错的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更多的是在想,是不是从现在开始爸爸妈妈就不喜欢自己了,你看妈妈狰狞的样子,是不是以后就不要自己了。

所以他们才会在被吼骂后,继续陪着笑脸伸手和爸爸妈妈要抱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肯定爸爸妈妈依旧是爱着自己,并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

他们并不是不记仇,而是太在意这份亲情,太害怕失去,所以才会假装没事。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们要说了,开心爸爸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看你自己都在那里吼开心了,还一本正经的说不要吼孩子,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是的,但育儿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过程啊!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们的规划成长,也要接受孩子没能达到我们期望的现实。而在吼孩子这件事情上,确实是很难做到完全不吼,毕竟还是有不少孩子真的很调皮,真的需要爸爸妈妈吼他们才能听进去的。

但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可以学着少吼几次,不该吼的就不吼了,该吼不该吼的也就不吼了,吼完及时补救一下,这样的话难度就降低很多了。

特别是想吼孩子前,先问问自己吼他们几句有用吗?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吗?能让他们知道以后怎么做才是对吗?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好吗?

如果都不能的话,何必在那里做一些让自己难受让孩子受伤的事情呢?

还有,如果真的是没控制住吼了孩子,那就请及时的补救,简单一些的可以是“对不起”“爸爸妈妈刚才真的有点着急了,所以没忍住吼了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向你道歉”,复杂一些的可以是和孩子互相检讨,各自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及后续改进的地方,并且约定要互相监督对方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再犯。

别看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其实就能减少至少一半吼孩子的行为,也能减少至少一半对孩子的伤害。而孩子的成长,不就是爸爸妈妈一个个小的改变中慢慢变好的吗?

所以,那个被吼后依旧不记仇的孩子,才是更爱爸爸妈妈的孩子,才是更需要爱的孩子。

愿每个爸爸妈妈都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更加多的耐心和爱心对待孩子,也愿每个孩子都能够开开心心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不是被吼后流着泪求抱抱。

大家说呢?看完了本文,您还会吼孩子吗?欢迎留言来互动!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