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韩国人,因追星曾到中国生活,现在是2个孩子妈妈,感恩中国

发布时间:2024-04-23 18:37  浏览量:25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030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朴炫贞,1983年出生在韩国釜山,11岁因痴迷中国明星,从此生活与中国结缘。

我经常看到盲目追星的报道,有的荒废学业、放弃工作,有的声援打赏、不惜负债累累,真的是太失理智,得不偿失了。

我也是追星一族,并且一追就是28年。但不同的是,我因追星,有了幸福的家庭和喜欢的事业。曾经拥有一颗少女心的我现在是一名中文老师,感恩中国给予我的一切。

(这就是我)

我的家庭与几年前一个非常火的韩剧里差不多,我呢,很像双门洞成东日家的二姑娘,跟那个不太听话,又不太受重视的德善一样,上有个姐姐,下有个弟弟。

我也是七岁上小学,那时中国的港台明星、粤语电视剧正风靡韩国。

11岁时,我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了“旋风小子”林志颖,他灿烂帅气的笑脸,唱跳俱佳的帅气身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迅速征服了一个花季少女的心,我不由得惊叹:哇,怎么这么帅,简直是完美无敌!

(现在的我,和姐姐谁大?)

接下来,我千方百计地开始四处搜集相片、录影带、海报、磁带等一切跟他有关的东西。

每天放学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听他的歌,看他的电影和电视。可以说,我少年时期所有美好的回忆,都跟偶像有关。

也许是青春叛逆期,也许是大人们对于我追星的干涉,我变得非常不听话,甚至很讨厌父母。

我觉得偶像才是世界上跟我最亲近的人,每天晚上我都要抱着他的照片睡觉。只有这样,我心里才会安稳和舒服一些。

(我在朋友圈发的高中时的中文课本,请注意,上面有8个汉字很显眼:“我和小志一定结婚”)

为了更好地熟悉、接近偶像,我开始学习中文,先是看着电视剧里的韩语字幕,跟着他的口音,鹦鹉学舌般地学说中国话。

后来,我又买了一本学中文的书,开始自学拼音、汉字,背单词,每天对着偶像的照片练习普通话。

就这样,我一天不落地坚持自学了三年。母亲终于被我的毅力打动,给我报了中文补习班,跟着中国老师上课,一天一个小时。

那是1997年,每月学费是6万韩币(大约相当于人民币300元),这笔钱对于我们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每次跟母亲要补习费,我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研究生毕业时和北外导师合影)

说起来,我真的跟成德善挺像的,不太听话,也不太努力,当然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我是那种一旦喜欢上一个东西,就会疯了似地去追求的人。

因为太喜欢偶像了,所以我学汉语的时候,就像疯子一样用功。汉语老师每天只教一个小时,而我要再花七八个小时自学,这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间我都是在练习说中文。

所以,我是几十个学生中学习最勤奋、成绩最出色的那一个。

2000年高二,我参加了大学里举办的高中生外语比赛,并荣获了汉语一等奖,得到了30万韩元的奖金。

(我的汉语老师是中国人,我学生的汉语老师是朴炫贞)

在这之前,我从朝鲜族汉语老师回国带来的报纸上,交往到一个中国笔友。那时的报上,经常会有找笔友的广告,一般只有名字和家庭住址。

我选中了一个北京女孩,觉得北京是首都,北京话就是最标准的普通话。于是,我先给对方去了一封信。

很快,我就收到了北京的回信。自此,两个不同国籍的高中生,用相同的汉语分享各自的生活,交换彼此的小秘密。

我告诉她,林志颖是我的梦中情人,她说她最崇拜的人是李在元。几封信写下来,我们两个感觉非常投缘。

(我的偶像是中国人,笔友和她朋友们的偶像是韩国人,果然,最好的风景都是在远方)

暑假快到了,我突发奇想跟父母提出:“我想去中国,看看外面的世界,去看北京天安门。”虽然家里比较拮据,但我获得的一等奖,让父母非常骄傲,作为奖励,他们愉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可近百万的旅游经费,对父母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我心有愧意。

最后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很想帮助我实现愿望,于是她就跑去班上,对所有人说:“我们的朴炫贞同学,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大~人~物!现在,她想要去中国一趟,可是钱不够,咱们大家一起来帮助她吧!”

(20多年过去了,搬了很多次家,这些珍贵的信件我一直保存着)

听罢,同学们纷纷掏出零花钱,一千、两千地为我集资了4万韩币,这可是大家从午餐费、电影票里省下来的,这份珍贵的同学情谊,令我终身难忘。

于是,在2000年暑假,我带着父母和同学们的关爱与祝福,背起行囊,一个人来闯北京城了。

事先,我并没有告诉笔友,我要来中国,只是拿着她的一个信封,上面有她家的地址。我的小心思是:事先告诉人家,如果她不太欢迎,我说不定就会打退堂鼓,但既然我决定要去北京,那不管她欢迎与否,我都是要来的。

(没有当初的年少轻狂,怎能有现在的岁月静好)

幸运的是,中国人真是太好了,实在是太好客了!我不打招呼就冒然找过去,不仅笔友见到我特别惊喜,连她家人也非常高兴,非常热情地款待了我。

她安排我在家里吃住了两个礼拜,还把亲戚朋友们都叫过来,大家一起带我去高档饭店吃美味大餐,一起去唱卡拉OK,令我非常开心,非常感动。

其实,她家当时条件并不太好,住在一个特别小的胡同里,房子也不大,并且上厕所都要跑出去很远,是那种有十几个蹲坑的公厕。

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说实话卫生条件也很不好,但我一点也没觉得别扭,每天都乐呵呵地跑来跑去,过得非常快乐。

(上大学时和同学穿上中国旗袍,参加唱中文歌的社团,我像个丰满的格格)

十几天的美好时光,让一个初出国门的小姑娘,对中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我从迷恋一个人到喜欢一座城,然后爱上了这个国家。这也促使我回去更加努力地学习,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再来中国。

2002年,我以汉语特长生的身份,顺利考入韩国外国语大学的中文系。2004年,我又作为交换生去了上海复旦大学,在这个古老又璀璨的繁华都市,我度过了六个月的美好时光。

回国之前,我又用了一个月时间,马不停蹄地去了云南、九寨沟和内蒙古大草原等地旅游。

(请中国朋友们帮我看看我这是在哪里旅游,我记不清了)

如果说,第一次来中国,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友好和热情,那么第二次来,我的感受就是:中国真的太大了!名副其实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从南到北数不清的美景美食,令我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先是在培训学校做中文老师,后来又被派到企业对员工进行汉语教学。

那时候,中韩关系飞速发展,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所以会中文、学汉语在韩国非常热门,我这个中文老师也跟着格外吃香,受宠。

(这个班上有14个三十到五十多岁的学生,看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觉得很可爱啊!)

我庆幸自己在年少无知的时候,认识了林志颖,他不仅仅是我的偶像,冥冥之中更像一个领路人,给那个叛逆迷茫的青春期少女,指明了一条学习中文、走进中国的阳光快车道,让我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并且学以致用。

2009年,在高强度、满负荷地工作了三年之后,我忽然很想换个环境去充充电,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当然还是中国。

那个时候,我跟当时的男友(现在的老公)交往了没几个月,我跟他说我想去中国读研,如果愿意可以一起去,不然可能就得分手。

(一起来中国读研,做甜蜜的校园情侣)

男友比我大两岁,当时他工作的那家公司规模很大,待遇和效益也都非常好。我以为他不会轻易放弃,没想到他二话没说,当即就决定跟我一起去中国。

那时,我已经申请到了奖学金,他也赶紧去申请,结果没有成功。后来我想了个办法,帮他去申请离北京不远的天津的大学,这次很幸运地申请上了,或许也是上天眷顾我们吧。

2009年,我和男友一起来到中国读研,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他在天津的南开大学。

(张家界、黄山、泰山、曲阜...这些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都留下我们爱的印记)

研究生课程不是很多,完全可以应付自如,所以一周时间里,我基本上是三天在北京、四天在天津,两边跑,两头都兼顾。

在天津生活的那几年,是我和老公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当时,他在天津有一个朝鲜族的大学学弟,通过这个学弟,我们认识了一些天津的朋友,很快就与当地人熟络起来,并喜上了这座与我家乡一样的海滨城市。

(中国朋友提前给我们画好了结婚照,是不是特别传神?)

天津人跟北京人一样,都热情而友好。区别是,天津人说话都跟说相声似的,自带风趣幽默。

比如,在天津女性不管多大,都会被人叫“姐姐”,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统称,与年龄无关。

“姐姐”的读音为“结介”(第二个读轻声),经常有大妈对我说:“结介”你长得真“尊”那(尊四声,俊的意思),“你介丝干嘛尼?”(你这是干什么去呢)。

男友也跟天津人学,把“我爱你”说成“我耐你”,那种语气特别好玩,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有意思呢。

(我俩的第一次创业,虽然不太成功,但我也算是当过老板娘的人)

读研的第二年,我俩脑洞大开,在天津大悲院附近的商场里,开了家韩国时装店,本想大干一场,可惜经营不善,一年多就倒闭了。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不同领域的人,交了很多新朋友,每天忙忙活活,生活得多姿多彩,也是极大的收获。

2013年,我们双双毕业回到韩国。我继续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男朋友去了一家待遇更好,规格更高的国家单位,做与中文有关的行政工作,目前正在向研究员的方向努力。

(经过在中国三年的恋爱,我们决定以爱之名永结同心!)

2014年我们结婚,并一起去读博,老公顺利地取得学位,我因为怀孕生子中途停了下来,然后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生下了两个宝贝儿子。

闲下来,我偶尔会想,如果当初老公不辞去那份工作,不跟我去中国,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可以肯定的是,我俩一定是分手了,不会结婚的。老公自然也不会从事现在这份与中文有关的工作,那也就没有我们现在,衣食无忧、岁月静好的四口之家幸福生活了。

(感恩中国)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追星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和生活轨迹,决定了我的婚姻和后半生的生活。当然,也决定了我孩子们的出生与未来。

2019年,小儿子上幼儿园了。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迫不及待地重拾老本行,开通了自己的网络账号。

(我们的第一张全家福)

我先是在线上教韩国学生汉语,后来又结识了很多在韩留学的中国学生,我义务帮他们纠正韩语发音,解答一些语法和学习难题,与好多人的友情一直持续到现在。

同时,我又开始学习粤语,每天都在中国的网站上发小视频,分享收获和心得。经常有中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学粤语,是打算要去香港或广州那边工作吗?”

我说这个真没有,我就是单纯地不想停下学习中文的脚步而已,或许,也与我小时候太痴迷偶像,看了太多的港台片,听了太多的粤语歌曲有关吧,脑子里就刻下了对粤语的美好记忆。我学起来也并不吃力,每天都乐在其中。

(一家人在一起最幸福)

虽然我现在粤语说得还不太完美,但是与人交流没有问题了。而且因为太痴迷,每每跟家人和朋友说话时,动不动就会冒出几句“雷猴哇”、“母鸡呀”什么的,令对方莫名其妙,然后哈哈大笑。

我总结了自己近30年学习汉语的经验,又结合10多年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终于在2021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今年又出版了第二本,内容都跟汉语教学有关,让我有了不小的成就感。

两个月前,我从新闻里看到林志颖出车祸的消息,非常难过,跟自己亲人出事般的那种心痛,原来少女时期的美好回忆,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深处。

(第一次和爸爸见面时,我这小眼神明显是不太信任他,后来证明我眼光不错)

为此,我在视频里发了一大段文字,分享我与偶像的故事,引起不少粉丝的兴趣和共鸣。我也在这里,再跟中国朋友们说点我成年后,仍然痴心不改的追星点滴。

2013年7月31日,偶像为妻子补办婚礼,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我,在第二天的个人动态里发了这样酸溜溜的文字:

他们终于补办婚礼了!!!我脑子里一个念头:那女的肯定在前世做了什么精忠报国的事情,不然的话……我太坏了

(少女时期的美好回忆,仍在我脑海深处)

两个月后,看到偶像带儿子小小志参加影视节目,我叒生气了:“林志颖比别的爸爸要好很多,对他老婆我实在是嫉妒羡慕恨……”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多么执着的人啊,从11岁小学生到30岁研究生,我一直都目标单一,方向明确,态度坚定。

是啊,28年的追星之路,让我从一个叛逆的韩国小姑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名说标准普通话,外加流利粤语的中文教师。

(看到没?我竟然一连用了五个感叹号,还有,“不然的话”后面的省略号,是多么地不甘心!)

偶尔,在网络上看到些盲目追星的报道,有的荒废学业、放弃工作,有的声援打赏、不惜负债累累,真的是太失理智得不偿失了,这是哪跟哪呀?怎么能这样追星?!!

我记得有个节目有这么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

偶像是镜子,折射的是你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

偶像是陪伴,共同成长,各自精彩;

偶像是陪伴,共同成长,各自精彩;

偶像的意义,是带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偶像和粉丝最好的关系,应该是八个字:

彼此守望,相互成就。

(这是我发的动态)

庆幸的是,我做到了,我没有辜负偶像,更没有辜负我自己。

现在的我,累并快乐着,除了每天周而复始地照顾好家人、锻炼好身体之外,就是准备教学资料,为学生们解疑答惑,剩下时间练习粤语,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

感恩上天眷顾,让我遇见了偶像,让我接触到汉语,拥有了现在幸福的一切。

(和两个大姑子出来吃饭好开心啊,这里是韩国的朝鲜族居住地,像到了中国一样吧?)

如果能有人从我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那必是我的荣幸,也是我写此文最大的愿望。

【口述:朴炫贞】

【编辑:梦在路上】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