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川小学,200岁了!
发布时间:2024-12-07 06:34 浏览量:8
“我妈妈以前也是闻川小学毕业的,那时候还叫王江泾镇国民学校。”“我是2004届的,教我们的是……”
每当谈及母校,秀洲人总有千言万语,一张张老旧的泛黄相片,唤起一段又一段珍贵的回忆。
时光易逝,不变的那颗对于母校的怀念之心。
今年,闻川小学
将迎来200周岁的生日
一起来听听他们与学校的缘分故事
“闻川小学,是我的青春”
一张工作证陪伴了34年
“我1990年师范毕业之后,就到学校工作了。”闻川小学三年级班主任俞小琴与学校的缘分颇深。
34年间,她辗转于中心小学、虹阳小学、田乐小学……见证了闻川小学的发展变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校)
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讲一堂课,现在多媒体的设备运用,让老师学生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原来简陋的校舍,现在已是窗明几净,成了别人羡慕的现代化校舍……
回首这一路走过来的岁月,俞小琴感慨,几十年的光景,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折射出教育质量的显著攀升。
“搬了2次家之后,有些老照片、纪念册都找不到了,但第一年工作的那张工作证,我一直保存着。”极具年代感的红色工作证已经微微泛黄,上面的俞小琴留着齐耳短发,显得青涩稚嫩。
在俞小琴的记忆里,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班级里一共有38个学生,年纪都和她相差不大,很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
“当时的学校很小,我除了要教语文,还要教音乐、体育……想尽可能让他们多学一些。”尽管已经过去几十年,但是在路上看到熟悉的面孔和自己打招呼,一句“老师好”便能让俞小琴感动很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俞小琴教书育人三十多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早已是桃李满天下。
“闻川小学,200岁了!希望闻川小学能够培养出更多有才能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继续书写和学校的缘分故事。”
“长大后,我成了你”
和闻川小学的不解之缘
缘分,有时候妙不可言。
青年教师沈锦元,2004年在闻川小学的虹阳小学读书,2020年在闻川小学工作,缘分便是如此妙不可言地将她与学校“捆绑”在了一起。
(二十一世纪初的学校)
“小学,对我而言是非常难忘的一个阶段,因为碰到了很好的老师。”沈锦元回忆道,当时碰到暴雨天,老师总会穿着套鞋,将学生一个一个抱进去。
时隔10多年,说起这段往事,她至今印象深刻,依旧觉得非常温暖,感慨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如此幸福。
也许,正是闻川小学如此温暖的氛围,在她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为他人撑起一把伞,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
更为奇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小时候,老师们教我读书写字,现在工作了,在教学上老师们又给予了我许多指导。”16年前,俞小琴和沈锦元是师生关系,现在已成为了并肩同行的同事。
除了俞小琴老师,还有姚建珍老师、如今的师傅吴春美……总会在沈锦元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为她出谋划策。
“希望自己能够做得很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这一路以来,沈锦元学得很认真,走得也很踏实,希望能够稳稳地接过手上的“接力棒”,将知识的种子传递到更多学子的心间。
再回首
闻川小学的前生今世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闻川小学,200年间起起伏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搬迁、学校改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秀洲人。
(雁湖书院)
(闻溪学堂)
据资料记载,始创于1824年,据嘉兴府志卷(八)记载,学校原名“雁湖书院”,由王江泾诗人计楠创办,后迁于文昌阁,名为“闻溪学堂”。
1915年,改名为“王江泾镇国民学校”。1949年5月,学校迁址长虹桥堍一宿庵,设六个班级。
1998年5月,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定名王江泾镇中心小学。压满枝头的紫藤花、“煤渣款”运动跑道、写满留言的同学录……是不少8090后对学校的最初记忆。
随着时光变化,闻川小学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中心小学易地新建,建筑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成为一座不折不扣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
2020年8月,学校更名为嘉兴市秀洲区闻川小学,目前学校呈现“一中心六完小”的办学格局,有100多个班级,4000多名学生和250多名教师。
“闻川小学,作为秀洲区最大的农村小学,200年的办学历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培育了无数优秀学子。”闻川小学党总支书记郑锦明希望站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秀洲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闻川小学,200岁了!
承载着一代代学子的美好回忆
欢迎大家来留言
说说你和母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