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为什么大多数年轻人工作几年后都不想再晋升了?
发布时间:2024-11-20 18:51 浏览量:21
年轻人初到一个单位,大多是勤快、踏实、老实、上进的。
可是,你会发现,过上三、五年以后,这批年轻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褪掉曾经穿在身上那些积极上进的外衣,重新穿上让自己舒服的马甲,安分守己,得过且过,只求每天做好本职工作,对得起拿到手的工资,再无任何晋升的想法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告别了那个充满幻想的自己,看清了现实,与其整天梦想着不靠谱的运气的光临,不如放自己一马,舒服工作吧。
他们看明白了在体制内想晋升,一般有五条路: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的确如此。
如果上面有你的人脉,组织提拔人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你。
即使你跟大家干一样的工作,能力一样平庸,但是只要没犯错,组织说提拔你,就提拔你。
要是没人,组织提拔人的时候,谁又能想到你呢?
你跟大家一样平凡,干一样强度的工作,组织为什么要提拔你呢?
你说你人诚实、干工作踏实,专业能力强,这些品质并不是组织考虑提拔你的关键,这只是工作应有的品质,大家基本都是这样的。
除非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在人群中能脱颖而出。
也许你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什么背景,但是,你的综合能力领导得到了领导赏识。并且你还具备了领导需要的、并且看重的某些能力。
比如,你的社交能力超强,能在酒桌上左右逢源,话说得滴水不漏,能给领导挡酒,能像秘书一样让领导用你用得得心应手,而且你忠诚于领导,让领导觉得自己晋升必须要有你当他的左膀右臂。
再比如,你的文字功底很强,每次给领导写的总结材料、汇报材料、讲话稿等都让领导十分满意,你简直就是领导的“笔杆子”,这样的人才,领导去哪都想带着你。
那么恭喜你,这个领导会提拔你;如果领导也晋升了,你跟着他也会渐渐晋升。
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大家都知道你是这个领导的人,倘若有一天领导被排挤了、或者出事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你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你在单位待久了,就会发现领导中也有非常老实、肯干的人,他们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勤勤恳恳、本本分分,虽然不是当的一把手,但是也是副职之类的。
这种获得晋升完全真的是靠着自己踏实肯干,干别人不想干的工作、加别人不想加的班,随叫随到,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单位所有人都下班了,他还在加班,有时候加班晚了,就睡在办公室。
这种劳动楷模似的人物,非常典型,他的努力不是一时的,而一直都是这样,这样的人全单位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品质,领导自然也知道。
如果组织再不提拔这样的人,那就不利于团结人心,不利于调动整个团体的工作积极性,今后工作就没法好好开展了。
所以,组织为了能调动大家积极性,让大家卖力工作,还是会提拔这种典型的肯吃苦、拼命干活的职工。
但是,他们提拔也只是为了做给大家看,细心的、敏锐的你一定会发现,关键的领导岗位,手握大权的领导岗位基本上没有他的,他们只适合继续能干活的领导岗位,或者担个虚名而已。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假如你能像当年明月那样,上着班又能写出《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经典的书籍,你就是香饽饽,被提拔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领导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感觉自己脸上有光,当地也会利用你的名声去搞一些商业活动,拉动经济增长。
还有的领导看到你的才华与智慧,他会欣赏你,愿意提拔你当自己的左膀右臂。
假如你上学的时候知道自己没背景、没资源,抓得住的只有学历,然后一门心思的读书,一口气读到名校博士毕业。
那么你就超越了大部分人,到一个单位去根本不用再从最底层干起,不用跟他们抢资源,你一开始就是在上层,不管你的上限有多高,最起码你的下限是无数人拼搏一生都无法达到的。
这就是学习给你带来的好处。
第五条:有钱又会花
钱与权是分不开的。
大部分普通人没背景也没资源,基本上也没钱。
让他拿出点钱去请吃饭,应酬可能都很舍不得,因为靠着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还要养家,根本不可能花多少钱去应酬,更别提通过花钱获得资源和权力了。
但是如果你手里有钱,那么只要肯舍得花钱,换点自己想要的资源或者权力还是可以办到的。
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钱怎么花出去又是一个问题。
好多人有钱了,却不知道怎么花出去,花给谁,又能办成事,这是一个问题。
最后,不管怎么样,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开心,哪怕一辈子都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开心。
让人生不留遗憾,不一定非得都追求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