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场】我最感激的人

发布时间:2025-03-17 05:06  浏览量:8

【模拟考场】我最感激的人

《我最感激的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英雄豪杰如星辰般璀璨,他们或挥毫泼墨,以笔为剑,唤醒沉睡的灵魂;或跃马扬鞭,以血肉之躯筑起国家的脊梁。

然而,在我心中,最令我敬佩的,并非那些只存在于古籍诗篇中的侠客,而是那些在现代社会中,默默奉献、为国为民的战士们。他们,是我心中的“侠”,是真正的英雄。

初识“侠”影

小时候,我沉浸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太白笔下的剑客,飘逸洒脱,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让我心生向往。贯休笔下的醉客,一剑出鞘,霜寒十四州,其豪迈与不羁,也让我热血沸腾。再到复生笔下的义士,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那份视死如归的勇气,更是让我敬佩不已。我以为,侠,便是如此,快意恩仇,行走江湖。

转变认知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侠的精神远不止于此。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新闻和纪录片,看到了那些身处边疆,守卫国土的战士们。他们穿着厚重的军装,手握钢枪,在烈日下、风雪中坚守岗位,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的安宁。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另一种“侠”的身影——他们不再是仗剑天涯的侠客,而是身披戎装,为国为民的战士。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敬佩他们,敬佩他们在和平年代依然选择了最艰苦的道路。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与安逸,选择了边疆的荒凉与孤寂,只为守护那一方土地的和平与安宁。每当夜深人静,万家灯火之时,他们却只能与星辰为伴,与寒风为伍,这份牺牲与奉献,怎能不让人动容?

我更敬佩他们,敬佩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无惧生死。无论是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还是抗洪抢险的最前沿,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真正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如今,当我再次回望那些曾经让我心生向往的侠客形象时,我的心中已有了更深的感悟。侠,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了他人、为了国家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那些为国为民的战士们,正是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者。他们,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是真正的“侠”,是时代的英雄。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侠”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我最感激的人》

同学们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自己的妈妈,有人说他的妈妈太严肃,整天板着脸,有人说他的妈妈“爱挑刺”,总是看他哪儿都不对,最后难免遗憾地轻叹一声。而我一想到自己的妈妈,就会忍不住露出笑容——因为我妈哪像一个妈妈,她简直就是我的铁哥们儿,确切地说,她就像我的一个“战友”。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叠被子——叠军被!因为她读的军医大学,养成了军事化的生活习惯。她告诉我:“你不知道提高效率的美妙,比如,在五分钟之内完成起床、叠被、洗漱,快速到达跑早操的场地,你会觉得自己好了不起!”我崇拜军人,所以不厌其烦地学习叠军被、整理内务。妈妈将被子叠了拆、拆了叠,用手肘和手掌一遍遍擀压被子,我有样学样地跟着练习。叠出的被子从软塌塌到棱角分明,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当我看到我的小床上放置着一个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豆腐块”时,我感觉自己成了一名合格的新兵,而我的 “战友”老妈,也露出了欣慰笑容。“又快又好”是妈妈为我制定的做事原则。而我也因为有这个习惯,后来两次参加军事夏令营,分别被教官任命为队长和班长,我带着“士兵”们与其他班级、小组进行多种项目比赛,都拿到了优异的成绩,赛出了军人的风姿。

妈妈军人守规矩讲效率的一面,还很幽默呢,是我的开心果。妈妈好像从来不知道发愁,在外面始终保持微笑,回家更是动不动就笑的前仰后合。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有时候扛着一袋50斤的大米上楼,放下米袋后喘上半天。邻居说:“你真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妈,要是我呀,早就累哭了!”我听了这话满怀歉疚,觉得单薄的自己帮不上妈妈的忙。而妈妈却一挥手,笑着引用了一句广告词:“我们从来不生产粮食,我们只是粮食的搬运工!”逗得大家都笑了。

每当我感到学习累了,满肚子抱怨,想要拿起手机放松一下时,想到妈妈扛大米时的那句话,就重新燃起斗志。妈妈用她的诙谐转移劳累,用她的乐观面对艰辛,无论每天有多少繁琐的家务活儿,她都欣然接受,从容面对,而我的任务只是读书学习,我还抱怨什么呢?

妈妈很尊重我的意见,有些事情她虽然不认同,但还是愿意和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很喜欢小动物,妈妈却不怎么喜欢,她觉得小动物身上有寄生虫。每当抱回家一只流浪猫时,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爸爸的意见是把猫丢回大街上,可我哭着喊着不肯。最后妈妈皱着眉头,戴上手套给猫洗了澡,带它去打了针,并声明:“猫是你带回来的,你负责喂食和铲屎!”我满口答应。但第二天,面对猫砂盆里那一坨坨难闻的猫屎,我怎么也不愿意靠近,还是妈妈帮我清理的。妈妈后来还承担了买猫砂、猫粮、肝泥、鱼肉,给猫洗澡、吹风喂食等工作。后来猫越长越大,猫屎的产量也更加可观,妈妈每次都戴上口罩清理,还数落我:“才把你养大,却又要养只猫,等于养了个二胎!”

之后,我的学习紧张起来,妈妈也经常加班,我们决定将猫送人。但这时猫突然患了猫癣,浑身的皮毛开始脱落。有邻居劝我们扔掉这只猫,可妈妈买来药膏和喷剂,每天准时给猫消毒、上药。连个多月后,小猫恢复了健康,浑身的皮毛更加油光发亮。我问妈妈:“是不是你也喜欢上了小猫,不然你为什么对它比对我还上心?”妈妈说:“没有,但即使某种东西你不喜欢,也要对它保持尊重。小猫来的时候是健康的,决不能让它带着病离开,这是负责人的体现。”

作为“战友”,妈妈和我还有很多“并肩作战”的往事,比如一起读书,一起跑步,一起克服对“舒适区”的依赖,等等。如今,我已是十四岁的少年,渐渐有了自己的圈子,常常和朋友们打球、骑行,和妈妈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但这位“老战友”一直是我成长路上的明灯,指引我前行。

别样妈妈,实例丰富,形象独特,指路明灯,佩服至极。

《我最感激的人》

成长,恰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漫长征途。在这蜿蜒曲折的旅程里,困惑与迷茫常常如浓重的夜色,将我紧紧包裹。而我的老师,宛如那熠熠生辉的启明星,总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穿透黑暗,为我指引前行的方向。

梦想·迷雾中的曙光

怀揣着对绘画的热爱,我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学校的绘画社团,满心期待能在这片艺术天地里大展身手。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我的热情。初次接触高难度的绘画技巧,我感到力不从心,笔下的线条歪歪扭扭,色彩搭配也显得杂乱无章。每一次尝试,换来的都是不尽人意的作品,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甚至开始动摇继续坚持绘画的决心。

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将我带到了学校的艺术长廊。长廊里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老师停在一幅画前,轻声说道:“孩子,你看这幅画,画家在创作时肯定也遇到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才成就了这动人的作品。绘画之路本就充满坎坷,只要你保持热爱,不断练习,那些曾经困扰你的难题,终会迎刃而解。”老师的话语,如同破晓的曙光,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我重拾信心,在绘画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绘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失落·低谷中的暖阳

校园运动会上,我满怀信心地报名参加了长跑项目,渴望为班级争光。然而,比赛过程中,意外突然降临,我不慎摔倒,与奖牌失之交臂。看着同学们失望的眼神,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愧疚,觉得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老师来到我身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你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样子,大家都看在眼里。摔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重新站起来的勇气。这次的经历,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老师的安慰,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我冰冷的心。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积极投入训练,只为在下一次比赛中证明自己。

选择·岔路的指向标

初三那年,面临着升学的重要抉择,我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是选择竞争激烈但教学资源丰富的重点中学,还是选择相对轻松但离家较近的普通中学,我犹豫不决,内心充满了焦虑。

老师察觉到了我的困扰,把我带到了学校的天台。站在天台上,微风轻拂,视野格外开阔。老师指着远方说:“孩子,人生就像这眼前的道路,会有许多岔路口,每个选择都有它的利弊。重点中学虽然竞争激烈,但能给你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普通中学离家近,能让你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调整。你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内心的渴望来做决定,无论你选择哪条路,老师都相信你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老师的话,如同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我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自己的情况,最终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

老师,您就是我成长途中那永不熄灭的启明星。在我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在我遭遇失败的低谷时,在我面临人生抉择的岔路口,您始终用温暖的话语和坚定的支持,引领我不断前行。因为有您,我在成长的旅程中不再迷茫,勇敢地向着未来大步迈进 。

《我最感激的人》

每当看到老师的作业批语,我都会心中充满温暖,都会想起您。

您是我六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姓刘,同学们都亲真切地称呼您老刘。

你其实并不老,也就四十岁出头,言辞简洁,不爱多说话,习惯把自己对学生想说的话都写在作业后边,您的红批语很好看。

还记得,开学的第一次作业,您要求我们在作业中写当天的知识回顾和下节课的“预习”,每题完成后都要写出题目所查的“知识点”。数学布置这样的作业,真新鲜,还真跟小学时候大大的不同。但是,这作业真要做好,还真不容易,很多同学都偷工减料,而我真是用心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可第二天,作业一发下来,我才发现,自己十道题错了三道。看到空行处的红字,心生惶恐,再定睛一看,感动不已,您用极其秀气、美观的字写道:“你的态度很端正,态度决定高度,你一定是个学数学的好苗子,希望你继续保持,勇攀高峰。”我十分的震惊,万分的激动,因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结束,我的数学一直不温不火的,小升初数学更成了我的“瘸腿”,没想到,升入初中第一次作业,竟被您称赞是“学数学的好苗子”!虽然半信半疑,但我还是倍受鼓舞。

从那以后,我树立信心,除了您每天布置的十道作业外,我自己还自觉加压,额外刷题。可因为题型复杂,还不断有新知识加入,我进步的很缓慢,隔上几周才能少错一题。每当我少错一题时,您都会写下热情的话语,火红的批语,像红红的火苗。

有一段时间,我似乎遇到了瓶颈,怎么也无法达到“错题在一两道之内”的目标,彷徨失落之时,我在作业空白处给您写道:“老师,以我的能力是不是不可能将错题控在一二道之内啊?”作业发下来,又见刘老师温馨的文字:“孩子,你整理的知识,你刷过的题目,你流过的汗水,是你通向顶峰的小径,是你达到美好彼岸的小舟,是催开胜利之花的复合肥料……”您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困惑,但却以独特的魅力将我拉出彷徨的泥淖、困惑的低谷。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终于在喜悦、失落与重新振奋之后,在“题海”之中游出了好成绩——120分的卷子,考了119分,年级第二。您将试卷发下来,一样的红色,一样的批语:“孩子,你的认真与刻苦终于得到了回报,再接再厉,我看重的,果然是好苗子。欣喜中,不知不觉,您的红批语已经带我完成了数学上甚至是人生的蝶变。

刘老师,您的红批语不只是好看,它还具有一种魔力,确切地说,那是您的魅力,它能陪伴不自信的学生,让他们一点点地变得自信起来。

想到您,就不由得想到您的红批语,您关心热爱学生的一颗赤心,我的心里就泛滥开了浓浓的感恩之情。

【适用题目】记忆中的红批语、陪伴、启航、感恩、遇见你,真好……

外部推荐